劉曉燕 母劍俠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社區是基層基礎,與居民群眾挨得最緊,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紐帶和橋梁,是群眾思想問題和社會問題最集中、最容易暴露各種矛盾的區域,也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陣地,因此,做好社區思想政治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加強和改進基層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一)社區思想政治工作是城市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
市場經濟體制下,單位意識開始淡化,過去那種人與單位的關系模式逐漸在改變,社區作為每個人的生活區域,逐漸替代了“人居住在單位”的生活區域。必須依托社區,使得思想政治工作通過社區開展舉辦的各類活動得以貫徹落實,貼近民生,走進民心。
(二)社區思想政治工作是社會穩定與發展的重要保證
如今,大量城市離退休人員和無業人員以及流動人口都聚集在社區,社區已經逐漸成為這些人員以及工作人員下班回到家的主要活動區域。各類社會矛盾和人們的思想情緒也主要集中在社區反映和爆發出來。如果能夠把問題在社區里就處理化解,那么很多影響社會安定團結的因素也就將會消解在萌芽狀態。因此,做好社區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化解問題和矛盾,就是在為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三)做好社區思想政治工作是創建文明社區的思想保障
當前,全國各個城市都在爭創文明城市,社區是城市的細胞,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創建文明社區,才能推動文明城市的真正建立。近幾年,我市的社區建設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與之相適應的社區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也不斷探索創新,但還是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筆者通過對我市極具代表性的部分社區的調研走訪,以期根據問題“對癥下藥”,實現社區思想建設的長遠發展。
二、存在的問題
(一)社區干部對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夠
通過對我市一些社區干部的訪談調研發現,大部分社區干部更加重視社區的居住環境建設,而忽視居民的思想建設,“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普遍存在。大部分的社區干部對此認識不足,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比較抽象,不像經濟工作那樣能夠取得直接效益,因此干得好與壞不是很重要,甚至有些社區干部思想還停留在“只要單位管好了,天下就太平了”的錯誤認識上,使社區思想政治工作多流于表面的形式,而喪失為居民排憂解難的實質作用。
(二)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和方式還需進一步豐富
筆者在走訪調研我市一些社區時發現,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著教育模式單一、教育效果不佳等問題,從而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有時不強。如通過墻報板報宣傳多,在提升社區人員思想認同上下功夫不夠;社區網站單向傳遞信息多,社區工作人員與居民互動交流少等。
(三)缺乏高素質的專職社區思想政治工作者
一是缺少專職的社區思想工作者。目前,我市社區思政工作隊伍中有許多人都是由其他崗位的工作者兼任,他們本職工作就很繁重,加上沒有受過專業的培訓和訓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差強人意。二是社區工作者的隊伍結構不合理。社區工作者隊伍中年齡結構不合理,普遍偏大,年輕人少;學歷偏低,畢業于名校的少,畢業于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專業的就更是屈指可數。三是社區思想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質有待提高。社區工作人員有些本身就是社區作為就業安置進來的,作為新時期的社區工作者,需要及時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進而使得社區居民對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的認同和滿意度不高。
三、創新基層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議
(一)提高思想認識,豐富時代內涵
一要提高對新時代加強和改進社區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要從加強黨對基層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新時代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的極端重要性。二要不斷豐富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內涵。要在堅持傳承和弘揚我們黨長期以來在實踐中形成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論和方法的同時,鼓勵和支持以人文關懷、心理疏導、社會工作、法律咨詢、社區服務、社區營造、志愿服務等表述來不斷賦予社區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時代內涵。
(二)創新內容方法,提升社區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
一是因人因地精準施策。根據社區實際情況,針對居民需要,精準施策。例如在老年人比較多的社區,要在為老人等特殊群體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可采取康樂中心、老年大學等形式,在城市社區中營造溫馨和諧的社區家園良好氛圍。二是加強載體建設,豐富教育方法。一方面加快推進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過網絡、手機等暢通“一對一”“點對點”的溝通傳播渠道。二是將社區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根據社區居民的興趣愛好,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科普、教育、娛樂活動,引導扶持合唱團、武術協會、曲藝社、老人協會、籃球協會、僑聯會等傳統文化及群眾文化藝術團體和趣緣性社區社會組織成長壯大,使社區居民在參與活動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三)完善體制機制,為創新社區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保障
作為社區的上級,街道和鄉鎮黨委政府應當重視和支持社區建立和完善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機制、激勵與考核評價機制和服務機制。一是加強對社區工作經費、宣傳教育陣地和組織隊伍保障,為社區創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二是完善激勵機制。將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細化、量化考核,推進思想政治工作,激勵先進,樹立典型,發揮榜樣帶動作用。此外,要建立權責明確的考核評價機制。把上級認可、群眾滿意作為根本評判標準,研究制定定性、定量相結合的績效考評科學體系,將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的標準要求轉化為群眾關心、可感知、好操作的具體指標,轉化為基層干部樂意干、創新干、有實效的具體措施。三是完善機關服務社區的機制。激勵機關干部帶著任務下社區,“串百家門、知百家事、解百家難、暖百家心”,并將這一活動作為一種工作機制固定下來。
(四)整合各方力量,壯大工作隊伍
一要繼續充實專職社區思想政治工作主體隊伍。按照實際工作需要配備專職工作人員,選拔一批綜合素質高的干部充實到基層社區。鼓勵專職工作人員參評政工師職稱,并給予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待遇。提高社區“兩委”成員的政治地位和各種待遇,打通其向公務員、事業單位的晉升通道。二要發動社會力量構建社區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兼職體系。強化駐社區單位的社會責任,實現駐社區單位與社區的聯動。引入律師、心理咨詢師、社會工作師等專業人士成為社區思想政治工作主體。三要加強培訓,不斷提高隊伍素質。實施社區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培訓計劃,把專職社區思想政治工作人員納入干部培訓總體規劃。
中共衡水市委黨校 0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