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永璐
孔令兵通過小創新和小技改,優化了油庫設備設施的維修方案,節約了批量的維修資金。
孔令兵是中國石油山東泰安銷售公司湖屯油庫電工維修班班長。在山東省泰安市2019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暨第二屆“泰山工匠”表彰儀式上,他榮獲了“泰山工匠”提名獎。之前,他還被中國石油山東銷售公司授予“金牌創客達人”榮譽稱號。
從“創客達人”到“泰山工匠”,作為一名普通的石油技術崗位員工、共產黨員,孔令兵又有哪些匠心獨運、不同凡響的匠技和匠作呢?
孔令兵只要發現問題就解決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克服困難。他創新方式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發明創造、技術革新的過程。
油庫要定期對在線油溫感溫裝置和實際油溫進行比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因經常拆卸感溫部分電器和電線連接接頭,容易造成連接電線短路和斷路,且有明線暴露在空氣中,不符合防爆環境作業安全要求,存在著安全隱患。發現問題后,孔令兵的創新勁頭上來了。在油庫主任和班組同事的支持幫助下,他從網上反復比對配件的性價比,選購質優價廉的配件,自行設計線路,反復測試、修改,制作出了全封閉整體拆卸式測溫裝置,既增強了油溫感溫裝置的安全性和易操作性,又保證了操作的準確度,操作用時節約一半以上。
《壓力表好伴侶》《發電機電瓶自動充電裝置》《油庫備用光纖網絡保付油》《鐵路道口太陽能信號燈》……是孔令兵這幾年的創新成果。這些小創造、小革新、小技改優化了油庫設備設施管理流程,提高了勞動和生產效率。《在線感溫改造輕松自檢》《電液閥電伴熱》等創新項目,分別獲得了山東銷售公司首屆創新成果展評會二、三等獎。《一種油庫發電機用電瓶自動充電裝置》的創新項目,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專利權,獲得了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石油工人的工匠精神。 供圖/王永璐
孔令兵“創客”之路頗為艱難,最為精彩的是破解了進口“洋設備”的換件難題。
2018年2月,油庫值班員工在巡檢過程中發現油氣回收裝置供油泵出現汽油滲漏現象。經專業維修人員診斷,發現滲漏點出現在機械密封位置。由于該泵是從美國進口的原裝設備,運行5年多,機械密封件老化,需要更換進口密封件,還需要廠家技術人員到場更換。經詢價,該美國進口密封件每只12800元,且等待供貨周期長達兩個月之久。費時費錢,油庫保供任務重,等不起也浪費不起。作為油庫電工維修班班長的孔令兵,頓感責任在肩:怎么才能盡快有效地攻克這個難題呢?
孔令兵接連幾天上網查詢、跑圖書館、咨詢同行,不知疲倦地查找技術資料,終于在網上查閱到該油泵的中文說明書。他對這份說明書進行了認真研讀,把工藝原理、內部構造、元件功能等悉數熟記在心。病入膏肓的“洋設備”,難不倒中國人。于是,在油庫主任的支持下,孔令兵決心對油泵的機械密封件“動手術”。在同事的協助下,孔令兵對“洋設備”機械密封件的每一個拆卸步驟進行了拍照,對拆卸下來的每一個元件都按拆卸的先后次序編號記錄,擺放在干凈的棉布上,再進行逐個細部元件的分解。由于是進口精密件,每個元件都須徒手拆卸。徹底分解之后,經過悉心觀察和局部測試,他終于發現了故障原因出在了兩個方面:一是密封件內微型波紋彈簧出現了微小的位移現象,導致彈簧壓力不足;二是機械密封件的密封面出現了細小的劃痕。
孔令兵拿著密封件找遍了本地的機械加工廠試制,但工廠機床精度達不到要求無法加工……功夫不負有心人。孔令兵終于聯系上國內一家彈簧制造業權威廠家。對方提出可以制造一組和進口原廠彈簧壓力值相近的彈簧進行試驗,但要多次安裝、拆卸、實驗,才能確定彈簧的準確壓力值,過程較為繁瑣。收到10個一組壓力值相近的彈簧后,經安裝測試雖然不滲漏了,但油泵工作時溫升過快,分析原因是彈簧壓力過高。再次拆卸、安裝,反復試驗,10個彈簧用掉6個之后油泵溫度正常了。歷時半個月,花費2000元,孔令兵不僅讓“洋設備”起死回生了,而且為油庫節省了上萬元的進口密封件的購置費用。
孔令兵2007年進入湖屯油庫工作以來,一直在電工維修班默默奉獻。他通過一個個小創新和小技改,優化了油庫設備設施的維修方案,節約了批量的維修資金,為公司創造了實實在在的運維效益。
油庫發電機組運轉時出現防凍液滲漏的問題,廠家售后上門維修要收取維修費用5000元,配件要單獨購買。為了降本增效,孔令兵主動請纓維修發電機組。他帶領電工維修班的同事們放棄周末的休息時間,像“庖丁解牛”似的對發電機組進行拆解,數小時后在發電機水泵上找到了故障點,只是一個很小的機械密封件損壞。孔令兵立即從當地五金市場標準件供應商店里采購到配件,維修后發電機組恢復了正常運轉,為公司節約維修費用近5000元。
油庫運行了十多年,很多老舊的設備設施難再實現自動化。庫區生活消防用水系統還是水塔供水方式,難以直觀檢視塔內水位情況,一旦不能及時加水就會嚴重影響到罐區消防和員工生活。孔令兵就從實現油庫基礎設施自動化運行的方向上下功夫研究,著手解決老式水塔自動加水供水問題。他查找了相關資料,設計安裝了一種自動感觸上水裝置,經過一番檢測和調試,實現了老式供水系統的全天候水位自動檢測和自動化上水、供水功能。
油庫付油系統發油過程完全依賴網絡傳輸數據,一旦付油網絡“掉線”,就會直接影響整個油庫的付油生產,有可能造成加油站的油品斷檔。為確保油庫付油系統正常運行,必須破拆油庫地面埋設的備用光纜,對付油網絡實施升級改造工程,從而導致既產生工程費用又影響油庫保供的問題。孔令兵在對現有監控光纖網絡進行測試分析時,驚喜地發現視頻監控光纜有一對閑置光纖,于是利用這對閑置的光纖安裝了油庫雙路付油網絡。此舉不僅使付油系統有備無患,而且節省了大量的施工工時費用和物料費用,沒有影響到油庫的正常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