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寧 施熠恒 沈偉威 潘樂威


摘要:近年來,物流行業發展飛速,配合著電商行業的迅猛發展,每天要進行掃描完成入庫出庫的快遞數之不盡,倉管員要進行的掃描工作量非常巨大,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快遞出入庫的效率。基于此種情況,為了減少倉管員的工作量,加快掃描速度,設想出一種無需人工尋找條碼位置的方式,于是快遞六面掃描裝置應運而生,此裝置能夠全方面的掃描快遞,完成掃描工作,提升倉庫的工作效率。此設計方案成功與企業對接,得到了物流企業的認可,同時也進行了專利的申報。
關鍵字:物流;快遞;掃描;創新
一、引言
近些年,網上購物發展速度驚人,快遞業也在高速發展,快遞包裹數量年年遞增。快遞在經過倉庫、運轉公司每一站點都需要進行掃描入庫,快遞公司進出貨物,都需要通過掃描錄運單條形碼入物流系統,確認快遞物流信息,給快遞掃描入庫工作帶來很大挑戰。
現有的掃描工作大多由人工手持掃碼槍對貨物進行掃描,勞動強度大的同時工作效率低,影響貨物入庫時間,沒有準確掃描到貨物的物流單時會大大浪費時間,現需要一種快遞六面掃描裝置。
二、功能簡介
本項目創新設計了一種快遞六面掃描裝置,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上端面固定連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內壁銜接六個掃描儀。
本設計中,工作箱內的六個掃描儀可以方便的掃描到快遞包裝的六個面,使掃描器可以準確的掃描到物流單,快速實現貨品入庫,提升工作效率,同時降低了人力成本。
三、快遞六面掃描裝置主要結構
四、快遞六面掃描裝置的創新分析
第一,全方位無死角掃描快遞,高質量高效率輔助入庫。
本項目設計開發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從而提出的一種快遞六面掃描裝置假設,通過實際制作完成了快遞六面掃描裝置的開發,可以方便快捷地掃描到快遞的六個面,使掃碼器可以準確的掃描到物流單,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
第二,智能物流設備開發,人工成本費用降低。
本項目的開發主要針對現有的大多數掃描工作是由人工手持掃碼槍對貨物進行掃描的工作情景,通過本項目開發的快遞六面掃描裝置,可以實現機器和設備的掃碼入庫,屬于智能物流設備的創新開發,可以再企業生產過程中替代一部分勞動力,有效地降低了物流企業的人工成本費用。
五、快遞六面掃描裝置的制作工序
本項目快遞六面掃描裝置的制作工藝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設計階段——制作安裝階段——改良階段——驗收階段。
在設計階段主要進行了整體結構設計和局部結構設計;在制作安裝階段主要進行了機械結構制作、零部件安裝和線路連接;在改良階段主要進行了設備調試和設備改良;在設備驗收階段主要進行了設備測試和分析總結。歷經這四個階段,從而完成本項目快遞六面掃描裝置的制作。
定制亞克力,分別作為左右面和上面的框架,底座采用與無動力滾軸相連接的方式,在裝置的上下左右四個面的中間安裝帶有轉軸的掃描儀,分別用來掃描裝置中的貨物,而前后位置的掃描儀安裝在上方亞克力板的前后兩側,分別斜下方向對著裝置內部(圖3,圖4)。
六、快遞六面掃描裝置的使用說明
第一步:安置。將快遞六面掃描裝置安置在無動力輥軸上。
第二步:啟動。啟動快遞六面掃描裝置。
第三步:掃描。無動力輥軸上的快遞在移動的同時,經過本裝置,通過六位掃描儀實現對快遞進行全方面掃描,不管條碼處于什么位置都能將其掃描。
第四步:完成入庫。經掃描儀掃描后的快遞直接完成入庫。
七、總結改進
此快遞六面掃描裝置通過六面掃描儀能夠成功完成條形碼的掃描,完成出入庫作業,大大減少了手持掃碼槍進行掃碼的工作量。但此裝置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如外部結構材質的使用選擇,外部美觀設計等。也有部分操作可后期改進,如掃描儀的自動轉動,掃描設備的更換等。
參考文獻:
[1]孫宏英.基于自動識別技術的物流周轉箱管理研究[J].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06)
[2]馬寧蔚 孫術發 何忠旭 牟宗興 任培龍《不規則包裝快遞自動分揀掃描設備的研究》黑龍江科學.?2018,9(05)
附:作者簡介:
吳丹寧(2004-),女,浙江湖州人,湖州交通技師學院物流管理專業19級學生。
施熠恒(2004-),男,浙江湖州人,湖州交通技師學院電子商務專業19級學生。
指導老師:
沈偉威(1992-),男,浙江湖州人,助理講師,管理學學士,湖州交通技師學院物流商貿與技術專業部,從事電子商務課程教學與實訓工作。
潘樂威(1992-),男,漢族,浙江湖州人,助理講師,管理學和法學雙學士,湖州交通技師學院物流商貿與技術專業部,從事電子商務課程教學與實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