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萍
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有幾個困擾信息技術教師的問題,亟待解決:一是信息技術學科課時少,一周一節課,在教學中發現,學生有上了下節忘了上節的現象;二是受地域、家庭條件的影響,學生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參差不齊,差異較大。然而一節課的時間有限,老師不可能對每個學困生都進行輔導;三是由于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智能手機的普及,學生對信息技術課學習的興趣不濃厚,加之信息技術課是“副科”,不統考,學生、家長都不重視該課程的學習,導致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淡薄。部分學生忽視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在課堂上主要目的就是“放松”,玩玩游戲、上上網,學習興致不高。
那么如何激發并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筆者認為巧妙運用微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微課巧妙穿插,讓信息課堂豐實
微課是微教學模式中的核心教學資源,可以在課堂上使用,也可以作為課堂外學習的一種有效補充。從教學環節上來說,微課應用于課堂可有三種作用。
第一種是新知導學。此類微課一般是在課前播放,用于創設情境,起到引入授課內容或者啟發學生思考,可選擇典型的范例或是故事,創設情境,使學生的思維在此情境中激蕩起來,并迅速使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中來,同時還要對課堂教學產生興趣,產生主動求知欲望。
第二種是突破重難點。此類微課一般用于課中,嵌入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教師可以直接在課上插入微課,用于重難點講解,還可以進行差異化的分層教學。教師首先展示范例,出示范例中的小任務,引導學生分析任務,明確解決的問題。其次,利用微課自主探究,可把這節課的知識點包含在微課中,學生利用微課,自主探索,小組互助,掌握了本課的知識點。在這個環節,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學習的進度。這樣可以實現分層次教學,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吃飽”。
微課輔助教學一般都是在這個環節應用,信息技術課大部分是技能課,低年級和高年級應用有很大差別。低年級一節課一般1-2個技能知識點的學習,選取重點和難點制作微課,低年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一節課一個微課輔助效果最好,多了容易引起混亂。微課的時間控制在2分鐘以內,操作步驟3-5步,時間長了或者步驟太多,學生會因記不住不感興趣,轉而去問同學,失去微課輔助教學的意義。高年級一般一節課2-4個技能知識點,課堂內可選擇2個微課輔助教學,微課時間控制在3分鐘之內,操作步驟5-7步。然后匯報交流,精講點撥。通過匯報交流自主探索的結果,讓學生上臺演示操作,從而加深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教師做總結。引導學生通過對“個別”認識的遷移來把握“類”,從而發現規律。接著自由創作,拓展提升。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出示不同層次的創作要求,學生可以要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選擇,發揮想象力進行自由創作。最后作品展示,評價交流。小組內進行作品展評,然后選出優秀作品,進行全班展評。進行多元評價。
第三種是課后鞏固。此類微課一般在課后觀看,幫助學生復習本課所學、鞏固所學、開闊視野。通過實踐驗證第一種微課的意義不大,教學中經常用到的應用于教學環節中的微課和課后鞏固的微課。
這種巧妙的穿插豐實了課堂教學,使得信息技術課堂重點突出,內容豐富,生動有趣,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微課靈活運用,使信息課堂增效
微課是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方案,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理念和技能的過程中擁有較大的特點,課堂教學中教師靈活全面運用微課,既為學生拓展更為廣闊的知識空間,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更使得課堂教學驟然增效,綻放光彩。
一是微課可以作為分層教學資源,實現異步式教學。學生的差異性是不可避免的,老師有責任關注到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同時盡可能創造條件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獲得各自的發展。
二是微課作為自主學習資源,幫助學生自我建構。自學能力是一個人獨立學習、獲得新知識的基本能力,也是終身學習所必備的一項重要能力。有了微課,我們提倡學生在上信息技術課時,不妨先自主探究,即按自己的理解嘗試操作,遇到困難時,再看微課提示。這樣一來,學生信息技術課上的學習,就不再是機械的操作與模仿,而是主動地去建構。
三是微課作為課堂演示資源,高效再現操作細節。信息技術課上,操作技能類的學習是一個連貫的過程,如果其中有一個步驟沒做到位,就會導致后面的操作全部失敗。而利用微課輕松地再現了教師的操作細節,學生一次記不住可以再看一遍,哪里不會看哪里,有效突破重難點,學快速地掌握制作技能。
三、微課用心制作,促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制作微課時搜集大量資料,翻閱大量圖書,針對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所有領域包括教學理論、教學理念、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學習方法、考試技巧等等內容進行高密度深入細致地反思和研討,互幫互學,在微課制作過程中就極大地使教師們在各個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更為重要的是教師們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形成了問題即課題的意識,學會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并且找到了各自專業成長的方法和途徑。
四、微課普遍運用,減輕信息教師負擔
一般情況下,每所學校的信息技術學科教師的數量非常少,每名教師一般都擔任1個或多個年級的授課任務,一節課機械性地重復講幾次、十幾次,非常無聊,講課的質量也越來越差。再一個,信息技術學科一般每周一節課,兩節課的間隔周期長,上課時前一節學過的內容已經遺忘得差不多了,需要復習一下,教師還要再講一遍,這些重復性勞動量也非常大。微課可以無限次地重復播放,教師把重要內容做成微課,利用微課教學,可以成倍地減輕教師的授課負擔,把教師從繁重的講課工作中解放出來,使教師可以有更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備課,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和學困生的轉化問題,而這對教師來說具有新鮮感和挑戰性,消除了教師的職業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