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娜
摘要:語文教學是基礎性、形象性、可感性很強的活動,在語文課堂與課外學習中實施素質教育有著比其他學科更得天獨厚的優勢,也能更迅捷地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思想覺悟。語文教師更應該在教學中善于挖掘語文教材的教育學和趣味性,靈活高效地運用教材中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全面、高質量的素質教育。
關鍵字:小學語文;教育性;趣味性
一、小學語文教材的教育性
語文教材既是實際工具,思維工具,又是文化載體,信息載體。學生通過讀書中的英雄故事,讀名人傳記,讀佳作名篇等等,可以熏陶他們的語文素養,引導他們去想、去說、去寫,去了解國家大事,去洞察社會人生,去增加文化積淀,去培養高尚情操,從而達到語文素養整體提高的教學目標。
二、小學語文教材的趣味性
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這五千年的歷史沉淀,其精髓經教育者濃縮于語文教材中,是打開學生趣味文學寶藏的鑰匙。合理利用語文教材的趣味性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以后的語文學習中更加投入,更加順利。
三、推動小學語文教育性與趣味性充分融合的策略
(一)轉變師生地位
在傳統教育中,教師為完成讓學生掌握知識的教學目標,處于教學的主導的地位,一節語文課講下來,教師處于課程的中心地位,而學生卻在課堂中聽憑教師對課程的安排。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樹立學生為主的教學觀,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逐步培養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獨立思考能力與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例如在學習《晏子使楚》一節課中,教師對晏子與楚國的三次交鋒中,通過引導、提問等開放形式,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思考,通過創設情境、提出問題等形式來激發學生對文章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課堂的活動討論中去,在對課文的思考中培養個體對文章的思考能力,在趣味化的氛圍中學習新知。
(二)通過生活實踐教學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認識
由于受到應試觀念的影響,有些教師過于關注學生的分數。在語文授課活動中,喜歡使用"灌輸式"的模式,大量講解理論內容。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小學生便會覺得語文科目過于枯燥。并且也只是被動的在聽講,如此一來,根本無法展示出自身的自主能動性。
“實踐出真知。”通過實踐可以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完成知識教學。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想在保證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性的基礎上,有效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必須認識到實踐的重要價值,以學生實際情況以及小學語文教材內容為基礎展開實踐活動拓展,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過程中慢慢感受到語文知識的實用價值,從而為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夯實根基,提高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完成語文知識學習,實現寓教于樂目標
例如,在進行《難忘的一天》這篇課文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設置如下課堂討論主題:大家最難忘的一天都是什么呢?在討論過程中,有些學生說自己最難忘的一天就是第一天上小學的日子,本來自身比較恐懼,但是同學與老師的態度都非常友好,所以我交到了很多好朋友,從而真正愛上了上學。還有部分學生在自己最難忘的事情就是去動物園參觀,在動物園當中自己看到了長頸鹿、梅花鹿、熊貓等平時看不見的動物,而且還近距離撫摸了長頸鹿。隨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練筆機會,讓他們將自身最難忘的一天描寫出來,進而為小學語文教學的健康發展起到更大的促進作用,完成對學生語文應用以及寫作能力的有效鍛煉。再如,
(三)重視語文活動的開展,點燃學生學習興致
在小學的語文授課期間,教師要重視語文活動的開展。來此點燃小學生對于語文科目的興致,唯有在小學生,產生興致之后。才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將自身的注意力完全匯聚在課堂之上。此時,對小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培養,自然也就會水到渠成。許多時候,一個小小的活動就可以巧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讀書分享會、好書推介會、讀書報告會”等讀書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家長親子讀書會、書香家庭活動等,可以激發家長的閱讀和參與興趣;“漢字英雄”“書法比賽”等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對漢字、書寫的興趣;經典誦讀比賽、古詩考級活動、成語擂臺、楹聯大賽等活動,能有效激發學生對經典文化的學習興趣等。
例如,在教授《日月潭》一課的相關內容時,教師便可以舉行日月潭的“觀賞”活動。詳細來說,就是教師提前尋找一些日月潭景觀視頻,然后在教授活動中讓學生完成觀賞。這樣可以迅速地點燃學生的興致,然后再有教師講解《日月潭》這篇課文的內容,學生便會更加有意愿完成學習,從而為語文素養的培養創建出良好的根基。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來說,要準確抓住語文教材的教育學和趣味性,是一件極為繁雜的過程。語文教學的內容十分繁多,在教授活動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偏差,都有可能,致使教學成效大打折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務必要深入研讀教材,抓住語文教材的關鍵意義,并對當前授課中常見的問題做出探究,繼而在未來的授課活動中,重視小學語文能力的培養,同時還要做好語文活動實踐課程的開展,才能夠確保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效果。
參考文獻:
[1]羅瑞雪.淺談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教育性”與“趣味性”[J].課外語文,2018(23).
[2]孫百芝,王進生,顏晗.論小學語文教材的“教育性”與“趣味性”[J].課外語文,20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