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綜合
6月15日,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全面推廣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實施方案》,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未來,當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從試點走向全國后,新政策對于廣大用路人是“利好”還是“利空”?本刊對此作出全面解讀與分析。

6月15日,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全面推廣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各地充分考慮本地公路網結構及運行特點等因素,選擇適合的差異化收費方式,創新服務模式,科學精準制定差異化收費方案,全面推廣差異化收費。差異化收費能不能降低高速通行費用,會不會增加額外出行成本,具體怎么實施,成為當前人們關心的熱門話題。
截至2020年底,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已達16.1萬公里,國家高速公路網主線基本建成,覆蓋約99%的城鎮人口20萬以上城市及地級行政中心。我國高等級公路,特別是高速公路的跨越式發展,大幅提高了公路網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滿足了物流行業的旺盛需求,降低了公路運輸時間費用等綜合成本,支撐了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據統計,公路目前承擔著全社會約74.3%的貨運量。而高速公路以3.4%的里程,承擔了全路網約58.2%的貨運量。
雖然發揮了重大作用,但高速公路發展不均衡的現象仍然存在。
“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高速公路有的路段車流量大、行車效率低,有的路段則車輛稀少,晝夜通行量不均;甚至同一條高速公路上,也會出現不同方向車流量差異明顯的現象。這樣既造成了資源浪費,也影響了通行效率。”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全面推廣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能夠更加科學合理地引導車輛通行,同時也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徑。對卡車司機來說,更是一大利好信息。
“隨著高速公路收費系統度過轉換磨合期,重載車輛確實可以享受到政策變化帶來的紅利。不過,公路貨運需要考量往返的綜合成本,因此,很多卡車司機都會選擇走路況更為復雜的國省道,這不僅增加了國省道的交通壓力,造成高速公路資源閑置,也給環保工作的推進帶來一定阻礙。”在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顧志峰看來,告別收費“一刀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回程空載貨車重新進入高速公路,也能進一步緩解貨運市場低價競爭的矛盾。
但部分卡車司機認為,相比之前一成不變的收費模式,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的確能讓運輸從業者節省一大筆通行費用。不過,他們擔心實施差異化收費后,該項政策會成為某些地區隨意定價的“尚方寶劍”。
關于上述問題,《方案》中明確表示,各地在制定和實施推廣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政策工作中,要堅持以現行收費標準為基礎、差異化下浮為原則,以現行政府定價調整為指導價,以現有政府定價收費標準為上限。這意味著,未來差異化收費的上限已經明確,且通行費用不會超過現行標準。“可以說,這是《方案》最大的亮點,能夠防止某些地方濫用自主定價權,隨意增加通行成本,不僅使通行者獲得實惠,而且可以在治理擁堵、提升效率等方面發揮作用。”中國汽車數字研究院院長陳志強表示。
有貨車司機表示,實施差異化收費后,是否會導致出行成本的額外增加呢?
“《方案》明確了分路段、分車型(類)、分時段、分出入口、分方向、分支付方式6種情況開展差異化收費,創新服務模式,科學精準制定差異化收費方案,全面推廣差異化收費。”顧志峰介紹,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就是對部分通行高速公路的車輛采用不同的標準收取通行費,通過價格杠桿,引導擁堵路段、擁堵時段的車輛實現科學分流、錯峰出行,進一步提升路網通行效率,促進物流降本增效。
“從此前的試點情況來看,也基本上實現了以現行收費標準為基礎,差異化下浮的原則。”顧志峰介紹,2017年以來,交通運輸部指導多地結合本地區實際,積極探索分時段、分路段、分車型等差異化收費,開展了試點工作。如山西省對天大高速等5條路段,在8時至20時給予貨車通行費30%優惠,在20時至次日8時給予貨車通行費70%優惠;天津市對行駛于京津高速天津段全線的合法裝載貨車實施通行費6.5折優惠。截至目前,享受該項優惠的貨運車輛達42410輛次,累計減免通行費超過250萬元,平均每車受益59元;浙江對通行錢江隧道的5類(5軸)、6類(6軸及以上)貨車實施12%的通行費優惠。例如G3黃衢南高速浙江段在實施貨車分時段差異化收費后,一輛往來于廣州和浙江的貨車,單程可節省約600元通行費,以每周往返一次計算,一年可節省6萬余元。
“從實踐情況看,實施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試點區域和路段交通量分布趨于均衡,路網運行效率明顯提升,貨車運輸成本有效降低,公路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實現了多方互利共贏。”顧志峰認為,這些措施有效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均衡了路網交通量,而最為重要的是,沒有增加額外出行成本。
一項政策的產生難免會有利有弊,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也是如此。不同高速公路收費不一樣,不同車型的車輛收費不一樣,甚至同一輛車經過同一段高速公路也會因為時間不同導致收費不同,專家普遍認為,方案實施后,將會大大提升高速公路收費的復雜性。
“差異化收費無疑將高速公路收費模式復雜化,不同標準的設定,在計算通行費用和物流成本時會遇到一定麻煩,而且會涉及到收費公開透明的問題。”陳志強認為,想要在高速公路收費標準變革后,真正實現降本增效,就必須做到明碼標價,這是檢驗《方案》能否順利推行的前提。“收費標準透明、價格實時可查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要讓貨車司機及時了解收費標準及不同路段、不同時間段的優惠信息,做到心中有數。另外,未來還要通過不斷摸索,讓差異化收費因地制宜、因路制宜、分類施策,優化、細化政策,建立長效機制,進一步提升政策的效用。”他說。
“目前來看,《方案》只能起到指導作用,具體如何確定收費模式、收費標準等,還需各地方政府決策和把關。因此,如何將政策初心轉化為政策實效非常關鍵。”物流行業專家劉暢指出,地方政府在制定收費標準時,一方面要以《方案》為核心原則,不能照搬固有模式,需因地制宜地推進,可基于大數據的精準測試,選擇適合采取差異化收費的路段進行試點,然后再結合具體情況確定試點路段的差異化收費方案,使政策效果更好地體現;另一方面,要加強動態跟蹤,及時妥善解決出現的問題,確保差異化收費工作科學規范開展,并取得切實成效。除此之外,還要充分聽取廣大群眾的建議和意見,善于從運輸從業者那里“取經”,謹防新收費制度改革“跑偏”。
鏈接:
差異化收費具體實施步驟
方案制定階段6月底前,各地交通運輸、發展改革和財政主管部門組織協調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在總結試點經驗、全面分析排查基礎上,選擇具備條件的高速公路,深入分析測算,科學制定差異化收費方案,報省級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實施。
組織實施階段9月底前,各地交通運輸、發展改革和財政主管部門督促指導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按照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的方案,認真組織實施,并加強動態跟蹤,確保取得切實成效。
總結評估階段12月中旬,各地交通運輸、發展改革、財政主管部門根據實施情況,組織開展第三方評估,分析評估方案的實施成效,適時優化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建立完善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長效機制,形成總結評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