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海北 供圖 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
“十三五”以來,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交控”)以“蘇高速·茉莉花”營運管理品牌創建為抓手,打造了陽澄湖、梅村、芳茂山、東廬山、沙溪等一批網紅服務區;通過七個轉變探索數字化轉型,開啟了新一輪的服務區品質提升工作,使得江蘇高速的流量、服務、文化及品牌紅利不斷釋放。

仙人山服務區
江蘇交控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提升高速公路服務區服務質量和經營效益的實施意見》《江蘇交通控股系統服務區發展2016-2018三年行動計劃》《關于推進服務區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等引領性文件。2019年,江蘇交控開展《江蘇高速服務區智慧化管理平臺方案需求》課題研究,探索從數據歸集入手,逐步發展至全業務鏈的智慧化管理漸進實施路徑;梳理搭建統一平臺,創新整合服務區業務軟件開發商、專業軟件提供商、智能設施生產商等各類資源的生態培育思路,為江蘇服務區數字化轉型提供理論依據和規劃指導。
最初江蘇高速服務區的信息化主要體現在利用POS收銀系統記錄經營數據臺賬,信息化建設處于荒漠期;20世紀90年代末,以網絡視頻監控及情報板為代表的技術在服務區得以應用,但各系統之間相互獨立,存在信息割據現象;2010年后,江蘇交控開展了服務區入口車牌識別、多媒體信息發布、誘導指示等信息技術的局部系統對接,但尚未形成體系;2016年之后,江蘇交控將智慧停車場、智慧廁所、能耗監測等信息化手段逐步運用到服務區日常管理中,但服務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缺乏整體規劃的問題依然存在;目前,江蘇交控正從服務區系統體系化、集聚化角度出發,統一規劃,打造新一代服務區數字化信息體系。
在“江蘇高速96777”微信公眾號開發“茉莉管家”服務功能,通過一張簡圖集成服務區外場視頻、廣場停車、商業業態、銷售商品、蘇通卡充值點及各類道路交通信息等,讓公眾享受“一圖在手,高速出行無憂”的服務新體驗。
以“車位分析、智慧引導、精準分流、集約建設”為四大建設核心,利用廣場入口處LED屏和外場引導屏誘導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車輛道閘系統進行車位分區,實現引流疏導。采取“區域檢測+模糊誘導”的方式將停車場劃分為多個可檢測、可控制區域,通過誘導屏將車輛引到有停車位的區域,該方式將“機械邏輯”思路轉變為“生物邏輯”思路,并引入模糊數學理論,解決了“停車難”問題。
此外,智慧停車場的車輛檢測方式由單一檢測升級為“傳感器+視頻監測+智能糾偏”;功能規劃從單一的停車誘導擴展到違規停放監測、有序停放監測、擁堵監測、重點車輛監測(?;奋?、畜牧車等)等多方面。
在服務區改擴建過程中,通過輸入相關技術參數和基本運維信息,做到數模一體及數據可視化。在建設過程中,BIM建設管理平臺以模型構件為管理單元實現工程業務信息與BIM的互聯互通,對關鍵節點工作進行風險預警與模擬展示,記錄工程建設的全過程信息,實現工程建設的精細化管理。在服務區投入運營后,以BIM為載體,融合物聯網的實時運行數據,利用BIM的可視化運維管理空間與設備更直觀、清晰地了解服務區的相關信息,并結合BIM向公眾展示服務區導覽信息,提升公眾體驗。
“十三五”期間,江蘇路網運營時間超15年的服務區占35%,10年以上的超過80%。江蘇交控承受經營業績減緩回落的“陣痛”,對老舊服務區進行停業升級改造,同時推進信息化建設,引入新技術,構筑服務區數字化轉型根基。
作為江蘇高速服務區數字化轉型的試驗田,沙溪服務區在改擴建設計階段就明確將數字化建設作為重點。從“管理控制應用場景”“商業運營應用場景”“公眾服務區應用場景”出發,打造了“智慧引導+智慧停車+智慧燈桿”及智慧樹公眾服務、智慧安防、能耗監測、設備管理、環境監測等數字化系統。

陽澄湖服務區
通過布設人流監測攝像頭,錦豐服務區對各商鋪的人流熱力情況、人群駐留規律等進行統計分析,從而優化服務區業態分布,評估店鋪商業價值。與此同時,搭建服務區數字化管理基座,將規范標準、檢查內容、考核量度等編碼化,衍生出日常檢查、安保巡更、明察暗訪等信息化手段,建立了包括商戶、人員和管理等在內的全量數字檔案。
開發“匯蘇特”網上商城,積極探索數字化經營之路,運用大數據算法采集、分析公眾消費信息,通過“勾勒”消費者“畫像”,“洞察”公眾喜好并進行線上精準營銷,達到用戶數量幾何級數裂變,實現千萬級銷售增長;利用數字化平臺會員注冊、公眾號推文等形式多渠道引流,形成10余萬人的平臺規模效應;構建“服務區實體店線下引流,匯蘇特商城線上銷售”的新零售經營格局,目前該商城在售商品種類已破萬。
江蘇交控在服務區轉型升級過程中,不斷創新變革,在信息技術方面不斷突破。經過四年的探索,包括云黨建、云調度、云內控、云收費、云服務和云資管在內的“六朵云”,正逐步滲透到服務區日常管理之中。其中,云收費的資金歸集和云調度的?;奋囕v管理與服務區的數字化升級息息相關,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服務區經營管理中,經營單位需及時掌握商鋪的經營情況,規避經營風險,防范“商戶避責、業主擔責”的情況。2018年開始,江蘇部分服務區開始嘗試資金歸集模式,將商戶的營收統一納入監管賬戶,再按期進行劃撥。2019年,江蘇交控充分發揮自身擁有專業服務區管理團隊、專業金融管理公司、專業信息技術公司的優勢,在全省范圍推進資金歸集,并于2020年在儀征服務區試點運行,目前已在全省推廣應用。
?;奋囕v管理是高速公路安全監控的重點。江蘇交控設立?;奋囕v數字管理試點,將以往的安保人員手工登記轉變為服務區入口自動抓拍識別,同時將危化品車輛入區信息自動推送至安保及監控中心,協助安保人員引導危化品車輛規范停放并及時登記。如?;奋囕v未按照規定停放或停放超時,系統還會發出預警。此外,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手機端全盤掌握江蘇省內服務區的危化品車輛停放情況,當發生安全事件時,云調度還可以一鍵觸發安全預案。
當傳統管理運作模式不斷受到電商、短視頻、直播帶貨等新事物的沖擊,江蘇交控選擇主動擁抱變化,對新事物快速作出反應,借勢而為,引入新技術為行業發展添磚加瓦。
進一步釋放“蘇高速·茉莉花”品牌效應,增強服務質感,嘗試“服務區+互聯網”融合。2020年,江蘇交控邀請相關媒體走訪了蘇通大橋服務區和溱湖服務區;8月7日,攜手“中國交通”快手官方直播平臺走進陽澄湖服務區,發起約2個小時的線上直播,累計觀看人次423萬,累計點贊120萬余次。在直播活動引流下,江蘇高速服務區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國慶中秋長假期間,通過“媒體走進服務區”活動,江蘇高速服務區沖上微博熱搜榜,微博熱搜話題“江蘇高速服務區甲天下”閱讀量達3.2億人次,位列微博熱搜榜第六名,江蘇服務區因“數字”爆紅各大媒體。
沙溪服務區的智慧樹公眾服務系統通過人機互動為公眾提供路況查詢、點餐購物、天氣預報、路況信息等服務;陽澄湖服務區安裝的全息炫屏裸眼3D屏幕,成為網紅打卡點。
為統一推進服務區新基建建設,江蘇交控部署了95個服務區SD-WAN網絡節點,全面提升信息化支撐能力;布設400多路服務區外場和卡口視頻上云;安裝185個服務區全景攝像機、95套卡口車型識別設備,進一步推動服務區數字化轉型升級。
江蘇交控探索開發“蘇交控服務區智慧化管理平臺”,建立集統一收銀、資金歸集、品牌入駐與退出、經營數據分析與評估、商戶與人員管理、?;奋囕v管理等諸多功能為一體的全方位管理體系。平臺搭建了日常管理、數據歸集、資金歸集3大功能模塊,建立了與之匹配的6大體系與38項子系統,主要包括經營管理、內部管理、對外監管、安全監測、公眾服務、數據分析等內容。
蘇交控服務區智慧化管理平臺建成后,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4家服務區進行試點,應用日常管理、數據歸集、資金歸集3個功能模塊,打磨服務區智慧化管理平臺和服務區實際業務的契合度。
2021年4月,蘇交控服務區智慧化管理平臺正式發布,在全省范圍內上線應用。目前,江蘇交控95對服務區已實現線上管理、線上巡更、線上考核,“一鍵”管理全省服務區;全省1886家商戶基礎信息、經營數據全部實現線上歸集、線上更新、線上分析,可動態掌握全部商戶的經營管理情況。
隨著公眾對出行質量需求的提高,江蘇高速服務區的功能定位也在逐步發生改變,傳統的服務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出行要求,數字化服務區帶來新模式和新體驗。其中,五峰山、湖服務區頗具特色。
五峰山服務區運用“數據中臺+微服務+系統”的模式,同時按照服務區的業務屬性建設管理駕駛艙,通過“圖形+數字”相輔的方式,展示主要經營指標數據,賦能經營管理者數據驅動決策的能力;在展現形式上首次引入室內三維地圖服務,通過3D繪圖技術和輕量化引擎實現服務區導覽、全景漫游、設備監控、能耗檢測等可視化展示,并結合數據分析為公眾提供便捷的出行體驗。
下一步,江蘇交控將通過打造“云上服務區”和建設?;穼偻\噮^,立足內循環新發展格局,呼應數字化發展新趨勢,積極探索數字化應用和智慧化管理,聚力提升公眾快速暢行體驗感和品質服務體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