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印發《教育督導問責辦法》,自9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是新中國歷史上首次出臺的教育督導問責文件。
《辦法》共有六章、29條,著重從4個方面對教育督導問責作出了系統制度設計。第一個方面:“問誰的責”,明確了問責對象。一是地方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二是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三是有關工作人員。第二個方面:“誰來問責”,明確了問責主體。《辦法》明確,各級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負責本地區教育督導問責工作,依法追究存在違規行為的單位、個人的責任。第三個方面:“問什么責”,明確了問責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六類情形:一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黨中央、國務院教育決策部署不堅決不徹底;二是履行教育職責不到位;三是教育攻堅任務完成嚴重滯后;四是辦學行為不規范;五是教育教學質量下降;六是安全問題較多或拒不接受教育督導。第四個方面:“怎么問責”,明確了問責方式。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針對被督導單位,主要采取公開批評、約談、督導通報、資源調整、行政處罰等問責方式。第二種情況,針對責任人,主要采取責令檢查、約談、通報批評、組織處理、處分、移交監察機關或司法機關等問責方式。針對民辦學校和教育培訓機構責任人,還可采取依法罰沒違法所得、從業禁止、納入誠信記錄等問責方式。(摘編自教育部網站202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