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超
【摘 要】終身教育背景下數字化學習資源管理還存在不少問題:缺少完善的監管機制及體系;未能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缺乏總體規劃和宏觀調控等。基于當前管理現狀,本文提出要完善統籌管理和宏觀調控機制;加強質量監管及優質資源適性配置;實現資源個性化發展;開發并完善管理與服務平臺;提升學習者信息化能力和素養等,對資源進行深度信息化管理。
【關鍵詞】終身教育;數字化;學習資源管理;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1-7384(2021)010-086-03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網絡教育”的新時期教育創新戰略。隨著教育信息化快速發展及終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教育資源愈加開放,移動學習、智能學習等新型學習方式和依托大數據、機器智能技術等資源開發與共享方式應運而生。教育現代化不僅僅是教育資源和教育手段現代化,對學習資源的深度信息化管理,也是真正實現教育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更是推動終身教育發展、提升終身教育質量的關鍵舉措。
數字化學習資源的概念及特點
數字化學習資源是指為實現教育教學目標而專門設計與開發,經過數字化處理并能在信息化環境中運行,服務于教育教學活動的資源集合,是網絡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超媒體技術。
數字化學習資源種類多樣化、存儲量大、更新速度快;可以智能化管理,通過大型數據庫實現快速的查詢和檢索,且具有良好的互動性;可以實現信息的傳送、接收、共享和儲存,使學習者可以采用更加便捷、靈活和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滿足多元化的學習需求。
終身教育背景下數字化學習資源管理信息化的問題
1.數字化學習資源建設缺少完善的監管機制,質量參差不齊
在資源建設早期,由于教育管理部門偏重于教育信息化的進程,數字化學習資源呈現方式逐漸豐富,加上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參與資源開發,很多資源內容類似,創新性不強。加上資源建設指導思想不夠統一,導致部分資源與使用者適配性較低,資源利用率偏低。部分資源技術手段落后,影響了資源使用的便捷性、流通性以及安全性。缺少明確、規范的評價標準,導致很多企業或個人開發的資源魚龍混雜,準確性和權威性經不起推敲,可信度不高。
2.各學段數字化學習資源缺乏完善體系
終身教育包含學校教育及之外的學前教育、校外教育、繼續教育等,覆蓋內容多,時間跨度大。但當前階段,各學段之間缺乏貫通、完整的教育體系,很多學習資源不連貫,利用率不高。使用者搜索信息多,篩選信息難,耗時耗力。其繼續教育學習需求差異性大,對學習形式、學習內容的需求更加靈活多樣,推動了學習資源呈現出紛繁復雜的現象,缺少統一的標準和體系支持。
3.數字化學習資源未能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
終身教育背景下,學習者受教育背景、地域文化、學習目標等影響,對學習資源的內容和形式需求呈現多樣化、差異化。受傳統思維影響,優質資源的開發更加傾向于學校教育尤其是義務教育,而校外教育、學前教育、繼續教育資源中,一般性、普及性的較多,個性化、針對性強的優質資源較少,未能滿足學習者個性化的學習需求。當前,各種適應網絡環境的新型學習資源應運而生,如移動學習小程序、AR/VR平臺與資源等,都在推動個性化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進而對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的數字化學習資源開發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數字化學習資源管理與服務缺乏總體規劃和宏觀調控
數字化學習資源的傳播及運用不受時空和方式限制,加上資源開發者不僅是學校,還有企業及社會機構,影響了教育管理部門對資源的總體規劃和調控,缺少系統的管理標準和完善的支持服務。各地區之間教育資源建設、管理、占有率存在不平衡性。且由于市場競爭,部分資源開發者只追求市場占有率,而忽視了資源的質量和適配性,資源缺乏創新教育理念,技術手段更新慢,科學嚴謹性差。同時由于監管不足,數字化學習資源隨意傳送、接收、共享和儲存,部分資源中可能包含違背教育規律和影響青少年身心發展需要的網絡游戲、色情暴力、商業廣告等內容,嚴重影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數字化學習資源管理深度信息化的實現路徑
基于數字化學習資源管理當前存在的問題,完善對資源的深度信息化管理,是促進終身教育發展與質量提升的必然要求。
1.完善統籌管理和宏觀調控機制
調控資源分配。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數字化學習資源要為終身教育服務。教育管理部門要打通各學段教育的壁壘,推動教育體系更加系統、完善;加強對數字化學習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指導,對教育數據、信息、資源等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與分配,構建全方位的資源開發網絡。
完善資源建設標準。教育管理部門要立足宏觀的教育決策,分析終身教育背景下的學習需求,充分利用大數據帶來的精準分析和反饋,提升政府及教育部門的科學決策能力,指導資源建設。
規范資源市場的監管。要通過監管,保證學習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先進性;提高資源利用率;提高資源質量;提升資源利用價值;調配地區之間的資源開發與利用,推動資源分配均衡合理。
完善評價標準。要明晰資源評價標準,提高資源豐富程度及交互深度,開發多元化和多層次的優質教育資源。以評促建,提升教育治理水平現代化。
2.加強質量監管及優質資源適性配置
教育規律是教育的核心,學習資源的開發要避免輕內容、重形式,要建設符合教育規律、有教育內涵的學習資源。要持續加強質量監管,通過大數據收集,建立長效、全面與可持續的教學評價方式,監管資源的開發和流通,積極探索建立數字化的長效管理機制。加強國家項目的引領和帶動,加強資源市場的調節、公眾媒體的推動及資源使用者與研發者的互動生成,保證資源質量,提升資源安全性和有效性。
3.利用大數據分析用戶畫像,實現資源個性化開發和使用
資源管理部門以及研發部門要利用大數據的智能分析技術和云計算深入研究,挖掘不同學習者的內在需求,建立數字化學習資源需求服務體系,開發個性化學習資源。通過MOOCs和遠程教育等在線教育形式,構建信息化與終身學習結合的教育體系,從而提高學習資源服務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滿足終身教育學習者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4.開發升級數字化學習資源管理與服務平臺
做好數字化學習資源的管理與服務,是學習資源深度信息化的關鍵保障,要加大資源管理與服務平臺的開發和利用,如資源檢索系統、評價系統、服務平臺等,加大智能化轉型升級,促進平臺間的互聯互通。將教育專用資源的開發應用向終身教育資源的開發應用轉變,健全資源更新發展以及共建共享機制,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化教育“云”服務模式,以技術豐富教育資源,實現教育資源精準管理。
目前,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可以提供3100余萬條基礎教育資源的檢索和下載。在學校信息化建設中,可嘗試依托學科教室、創新實驗室、移動學習終端等學習載體,服務線上答疑、考試招生、綜合素質評價、選修課、研究性學習等,后疫情時代還應加大研發開放型在線輔導管理服務平臺等。筆者所在的社區學院,通過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社區教育中心,為區域內家庭和學習者提供學習支持+服務,協同推動信息化資源的健康科學發展。
5.提升學習者信息化能力和素養
針對學生及在職人員,要加強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素養提升的培訓。提高對學習資源的檢索、運用、傳播以及多種媒體資源的利用能力,強化信息安全意識,提升對信息資源的收集與運用、資源檢索與獲取等綜合運用能力,使資源的使用向著互動、便攜、互聯、安全的方向邁進。也可以如筆者所在社區學院,開發社區教育課程,為在職人員之外的學習者提供有效的學習環境,提升其在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環境中獲取有效優質資源的信息化能力和素養。
教育信息化滲透在終身教育的全過程中,教育信息化建設既要快速發展,又要創新提質,才能滿足終身教育發展的真正需求。學習資源管理深度信息化是順應教育信息化發展趨勢的一次變革,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上的一次提升和跨越,是信息化與終身教育融合、創新發展的新要求,也是促進終身教育健康發展和實現終身教育質量提升的必然舉措。
參考文獻
趙桂霞. 大數據時代終身學習平臺發展現狀及策略[J]. 內蒙古電大學刊,2021(3): 99-103.
高紅星. 大數據在推動終身教育質量提升中的運用[J]. 繼續教育研究,2021(6):15-18.
余凡.“學有所教”目標下蘇州終身學習數字化平臺建設應用現狀研究[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 ( 17) :71-75.
倪玉琴,陸松巖,周忠浩.教育信息化2.0時代開放大學辦學模式的思考[J]. 成人教育,2018(9):31-37.
任友群,馮仰存,鄭旭東. 融合創新,智能引領,迎接教育信息化新時代[J].中國電化教育,2017(12): 7-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