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第六人民醫院 代 燕
小兒過敏性鼻炎是常見的過敏性疾病之一,也是兒童主要的呼吸道炎癥性疾病,又稱小兒變應性鼻炎。患兒主要表現為噴嚏、清水樣涕、鼻癢和鼻塞,可能伴發眼癢、流淚等眼部癥狀。本病癥狀與普通感冒有相似處,但一般在發病前有過敏原接觸史,且無發熱,要注意鑒別,以免錯誤治療。
小兒過敏性鼻炎為慢性疾病,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目前還不能徹底治愈,只能通過預防和治療控制癥狀。因本病多由過敏原誘發,所以找準過敏原,做好環境控制非常重要。
常見的過敏原包括花粉、塵螨、動物皮屑、霉菌等,生活中要注意采取適當措施減少室外和室內環境中的過敏原,避免接觸或盡可能少接觸過敏原。首先就要做到,為患兒提供干凈、清潔、通風的居住環境。不管是在醫院住院還是在家庭中休養,均需每天清掃房間內灰塵,定時開窗通風換氣,定時開窗讓陽光照射進房間,利用陽光殺菌消毒。若居住的房子周圍容易有灰塵,則需控制房間內濕度,比如在空氣噴灑一定水霧,減少灰塵懸浮現象。患兒的床單、被褥以及貼身衣物均需積極清潔,放在陽光下曝曬,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建議家中不要飼養寵物,不要給患兒買太多毛絨玩具,患兒房內盡量不要使用毛織品及毛毯,避免這些“毛”成為過敏原。對于花粉過敏者,在花粉季應避免出門。當外界環境污染嚴重,患兒又有出門需求時,要注意佩戴口罩,減少鼻腔和塵埃的接觸。
飲食也是誘發小兒過敏性鼻炎的一大因素,若患兒明確對某種食物過敏則應避免接觸。食物過敏原的檢測結果通常分為陰性、輕度、中度、重度4個等級。一般情況下,顯示過敏陰性的食物可正常食用;輕度過敏性食物應輪替或減少進食頻率,盡量少吃,減少接觸;中度過敏性食物建議忌食;重度過敏性食物應從食譜中剔除,此類食物需要經過復查過敏原,結果陰性后才可重新食用。在過敏性疾病發作期間,各等級的過敏性食物都應避免食用,以加快機體自身修復進程。但是,如果引發患兒過敏的食物種類很多,而小兒過敏性鼻炎的飲食要求是“多樣化”,因此全部忌口并不現實,此時可酌情少量攝入輕度過敏性食物。家長應密切觀察患兒情況,一旦過敏反應加重應立即停止食入過敏性食物,并及時就醫。
患兒因為疾病原因,常常會有睡眠質量不佳的情況。為了讓患兒更好地入睡,獲取更理想的睡眠質量,或是出于補鈣、補充營養的目的,不少家長會讓患兒在睡前喝點喝牛奶。但喝完牛奶入睡,容易發生胃食道反流現象。反流到食道中的酸腐殘奶會對咽喉部以及鼻咽部形成持續刺激,最終誘發刺激性炎癥,在過敏性鼻炎的基礎上誘發上呼吸道炎癥。若是患兒鼻腔中也有殘奶存在,還會加劇過敏性鼻炎這一疾病的炎癥以及病情。因此,為了預防胃食管反流現象,建議在患兒入睡前1~2小時給予熱牛奶飲用。若患兒年齡小,還在母乳喂養階段,在正常哺乳后需輕輕拍背,直到患兒有噯氣后,才能讓患兒平臥入睡。
家長應定時帶兒童前往空氣清新的戶外進行活動,以不容易誘發情緒激動的活動為主,比如慢跑、快走,騎自行車,或是借助休閑區的活動器械進行適當活動。運動不僅對五臟有調和作用,讓肺和其他臟腑得到鍛煉,更能讓孩子宣發陽氣,能對改善體質、提高免疫力有幫助。
最后,對于小兒過敏性鼻炎,可采取藥物治療,有助于減輕鼻黏膜水腫,減輕流涕和噴嚏癥狀。但鼻腔用藥不當或過量、過久,容易形成藥物過敏性鼻炎。因此,本病的藥物治療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千萬不要自行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