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隨年齡增長出現不同程度的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等現象,一般屬于正常衰老過程。但如果突然發生視力下降及視物異常,則很可能是眼科或神經科疾病的表現,常見的有急性青光眼、眼底出血、視網膜中央動脈栓塞、急性腦卒中、視神經炎等。因此,如果發現原來沒有視力問題的老人突然愛瞇眼看東西,應及時與老人溝通,盡快到眼科或神經科就診。
人的聽覺系統會因衰老退化,進而出現聽覺功能減退,引起感音性耳聾,俗稱“老年性耳聾”,一般表現為低音聽不見、高音不愿聽、畏懼嘈雜環境。它是人體衰老的一種自然現象,約有1/3的老年人有老年性耳聾。但若老人發生耳朵疼痛,有水性或膿性分泌物,或者聽力快速下降等癥狀,可能是聽覺系統腫瘤或炎癥所致。出現突發性耳聾應盡快去醫院診治。
正常老人會因機能衰退出現吞咽反應變慢,偶有進食嗆咳,屬于生理性。若頻繁出現進食嗆咳,則多是某種疾病引起吞咽反射障礙所致,多見于腦血管意外、腦退行性疾病或肌肉疾病。
多數老人由于胃腸道消化功能減弱,進食量普遍不多,若老人突然胃口大增,切莫大意,很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現。比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由于甲狀腺分泌旺盛,機體代謝及消耗增快,出現多食、易餓、易怒、失眠、多汗。
老年人偶然口角流涎,尤其是出現在不自覺發呆時、打盹時、過度疲勞時,多為功能性,而非器質性病變,大可不必過度緊張。值得注意的是,有高血壓、糖尿病等中風危險因素的老年人,若經常流口水,很可能是腦血管病的先兆;患有癡呆或帕金森病的病人也會出現口角流涎的現象,但前者常伴有很明顯的記憶力衰減,而后者可出現“面具臉”和動作遲緩表現。
病理性手抖常是某些疾病的征兆,醫學上稱為震顫,是指手部隨意地顫動,常反復出現,主要分為靜止性手抖、運動性手抖,需細心甄別,及時就醫。
若老人腿腳不利索,除了衰老帶來的影響,接近20%可能是疾病導致的運動能力下降。1.畫圈步態:行走時病側上肢屈曲,手臂擺動少,下肢伸直,腳從后向外向前畫圓弧形,該步態可能是腦血管意外導致。2.醉酒步態:抬腳緩慢,步態不穩,軀干搖晃,不能走直線,常見于小腦疾病。3.跨越步態:行走時患腿抬高,而患足下垂,怕腳尖碰地,常見于坐骨神經損傷、腓總神經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