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莊連』指導員李云鵬家書背后的故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姚江嬰

李云鵬(1920-1943)
抗日戰爭時期,在江蘇淮陰劉老莊,曾發生過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戰:面對數十倍于己的日、偽軍,全連82名官兵英勇搏殺,有死無退,最后全部壯烈犧牲。這支英雄的連隊,就是新四軍第三師七旅十九團二營四連,亦即著名的“劉老莊連”。“劉老莊連”82位烈士的身后,現僅有連政治指導員李云鵬寫就、寄出的兩封平安家書得以留存,被珍藏于徐州沛縣檔案館。

“劉老莊連”連旗
李云鵬,原名李亞光,1920年3月16日出生于江蘇沛縣王店鄉李集村。父親李夢祥民國初年畢業于徐州師范,執教鄉里,頗有清譽。李云鵬幼承家教,后考入沛縣城中小學高級部就讀。目睹列強入侵,國家蒙辱,13歲的李云鵬痛心疾首地在課本上寫下“賣國可恥,愛國光榮”8個大字,還時常吟誦“大丈夫焉能久居筆硯間乎”等名句。因家庭負擔重,1935年李云鵬被迫輟學。1938年5月,沛縣淪陷。同年底,李云鵬參加了當地的抗日宣傳工作。次年初,他在豐縣華山參加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隨后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編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游擊大隊,很快又正式編入八路軍蘇魯豫支隊。1941年,李云鵬所在的蘇魯豫支隊一大隊的連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三師七旅十九團二營四連,李云鵬被任命為政治指導員。
1941年7月4日,也就是劉老莊戰斗發生的一年半前,20歲出頭的李云鵬給家里寫了這樣一封信報平安:
父母親大人大鑒:
自兒離家已經年余,記得曾在本年四月間,于泗縣鄭集寄家信一封,不知大人收到否?回音否?如家音回報,可惜我也不能等收了。我已離開此地轉入本省淮陰了,以致家音不能等收,兒異常為念。不知大人身體近來健康否?不知家中生活情形和收成怎樣?更不知當地情形如何?兒在外甚為惦念之。兒在外身體很好,生活也很好,而現在的我,比從前粗壯而高大了,請大人不要為念。兒還在這里工作,工作也非常忙碌,可是為了——所以我之工作精神也非常興奮。此信至家,不過慰問而已,因現無一定的地止(址)。兒現在心目中所最掛念者,以我年老悲慈之祖母。兒離家時,祖母曾染重疾。不知大人的病痊愈了否?身體健康否?不知祖母飲食起居怎樣?兒心中非常掛念。希二大人將我之情講給他聽,以免大人之懸念。這次離家,未報此恩反而離家,是我之罪過也。待風息波靜,凱然而歸,全家團聚,以報此恩。兒現已將亞光改為云鵬,請父之指教之。現因時間之短促,不能再敘。
并祝各位叔父母的身體安康!各位小弟弟好嗎?侄在外甚為掛念。
待(代)問外祖母大人:現在他老人家的身體好嗎?生活好嗎?我在外生活、身體都很好,請老大人切勿掛念為盼。
祝身體安康!
兒云鵬上
七月四日

李云鵬家書之一(部分)
李云鵬的這封家書雖然用鋼筆書寫,卻遵照傳統的書信格式,對尊長的稱謂采取雙抬頭、留空、另起一行等格式,以示尊敬;提及自己的“兒”“侄”字則一律于右側方小寫。不過,嚴謹講究的格式禮儀并未束縛住寫信人思親想家之情的起伏蕩漾。如李云鵬到底忍不住,向親人透露了自己投身抗戰之精神愉悅、振奮:“兒還在這里工作,工作也非常忙碌,可是為了——所以我之工作精神也非常興奮。”但出于對家人的保護,只能蜻蜓點水般略微提及就轉換話題。不過所轉的話題卻有些沉重,是有關于“心目中所最掛念者”、對自己有撫育之恩的祖母的身體狀況的。對此,李云鵬誠惶誠恐地表示:“這次離家,未報此恩反而離家,是我之罪過也。待風息波靜,凱然而歸,全家團聚,以報此恩。”之后,李云鵬又告訴父親自己已改名,將“亞光”改為了“云鵬”。雖畢恭畢敬請父親“指教之”,卻暗藏高昂、樂觀之意態。
在之后的另外一封家書中,李云鵬傾訴了自己驚悉祖母逝世消息的錐心之痛:“正如晴空霹靂,心中悲傷,恨不能插翅飛來。男從三月母親去世,一切都由祖母照料,不辭勞苦,把我養活成人,不孝男竟棄年邁之祖母,踏上這流浪的道路。像我這忘恩負義東西,真愧為世人!”因擔心父親牽掛自己前來探望,他又懇切說明:“此處地面荒亂,土匪猖獗,交通不便,皇軍常常下鄉掃蕩與清鄉,使兒也沒有一定住所。待時局平靖一些,兒定回鄉。此處直到徐州都是如此的荒亂,望大人切忽(勿)駕臨為佳。”
就在這封滿溢愧疚、惦念之情的家書寄出后數月,戰斗在敵人星羅棋布據點之間的四連數次襲擊了棉花莊,粉碎了敵人的搶糧計劃,又破壞敵人的公路橋梁,拔掉敵人的電線桿,弄得日、偽軍惶惶不可終日。
1943年春,侵華日軍對淮海抗日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殘酷“掃蕩”。3月16日,日、偽軍重兵交互包圍駐扎在梁岔的新四軍三師七旅十九團二營四連等部,四連奮勇阻擊各路敵人,在掩護淮海區黨政機關安全轉移后靈活跳出包圍圈。日、偽軍窮追不舍,跟蹤追擊。17日,四連在老張集和朱杜莊一帶和敵人遭遇,激戰半日,黃昏時突出重圍,轉移到老張集西北的劉老莊村一帶。
劉老莊村是蘇北平原上的一個普通鄉村(今屬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劉老莊鎮),人不足百戶,南距淮陰城約25公里,緊靠淮沭公路。3月18日凌晨,聽聞哨兵報告敵軍已經潛至劉老莊南5里后,連長白思才和指導員李云鵬商量,若在村莊內組織巷戰,勢必會讓未撤離的群眾遭受巨大傷亡,于是決定集合隊伍,向西北走,撤往村外的一條交通溝展開阻擊。
上午9時許,敵人發起第一次沖鋒,被堅守在交通溝里的四連用重機槍、手榴彈等打退。接著,敵人組織了第二次、第三次沖鋒,集中所有炮火對四連陣地狂轟濫炸。20多名四連官兵接連犧牲。在敵人進攻的間隙,李云鵬和白思才一起召集干部和黨員分析形勢,認為敵人的人數、火力遠超預計(據日方史料,此戰敵投入日軍步兵第五十四聯隊的主力及偽軍等,而日軍一個聯隊一般約3000人。從日軍繪制的《劉老莊附近戰斗經過要圖》,可以看出日軍僅重火力就投入了步兵第五十四聯隊的野炮中隊、機關槍中隊和大隊的步兵炮小隊。其中僅步兵炮小隊就向我陣地發射63枚炮彈),且交通溝是個“斷頭溝”,突圍無望,惟有硬拼!
午時,四連殲敵近百名,但自身傷亡也很大,白思才和李云鵬等均已負傷。負傷后臉色蒼白的李云鵬依然鼓勵戰士們血戰到底,并從容寫就了一份給營首長的戰斗報告。報告敘述了戰斗情況,并請求批準火線接納新黨員。
臨近黃昏,全連只剩下20多人,槍彈以及手榴彈幾近打光。白思才下令迅速燒毀文件、地圖;輕機槍等全部拆散,零件埋進土里;為死難的戰友蒙上面容;步槍裝上刺刀,準備同敵人肉搏!夕陽西下,當敵人涌到陣地前沿,李云鵬高喊: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和敵人拼了!殺啊!白思才、李云鵬和馬漢良(排長)、劉守業(戰士)等一躍而起,跳出戰壕與日軍展開肉搏。一時間刀光起落、殺聲震天。戰士們的刺刀捅彎了,就用槍托砸;槍托砸爛了,就用鐵鍬砍、雙手掐、牙齒咬……
夜幕降臨,喊殺聲沉寂下來。陣地上的四連官兵終因寡不敵眾,已全部壯烈犧牲。此戰,82名官兵連續作戰12小時,斃敵170余人、傷敵200余人,擊斃日軍沖鋒指揮官船越正。
82烈士以身殉國的壯舉,極大地鼓舞了敵后的抗日軍民。新四軍代軍長陳毅贊嘆82名官兵浴血劉老莊是“驚天地而泣鬼神的壯舉”,并撰文表彰:“烈士們殉國犧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勵來茲。”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在《八路軍新四軍的英雄主義》一文中,把劉老莊戰斗與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等并列,稱它們“無一不是我軍指戰員的英雄主義的最高表現”。
劉老莊戰斗結束一年后,李夢祥收到在部隊的表兄弟的一封信得知李云鵬已經犧牲。又直到1963年,李家人才從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宣傳“劉老莊連”的英雄事跡中得知李云鵬犧牲的準確時間和下葬地點。年已70多歲的老父李夢祥急切地動身前往淮陰烈士陵園。那個曾允諾“待風息波靜,凱然而歸”“待時局平靖一些,兒定回鄉”后來卻杳無音信的大兒子雖然食言,卻已成為他一生最大的驕傲。聽說有烈士的家人前來祭掃,當地干部群眾紛紛前來看望李夢祥。萬千情意化為淳樸的一句:英雄的父親就是我們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