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玉
(山西汾西宜興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孝義 032300)
液壓支架是井下煤炭回采時不可或缺的機械設備,承載采煤工作面頂板管理并為采煤機、作業人員提供相對安全的作業環境[1],由于液壓支架承受較大的頂板壓力作用,液壓支架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的故障[2-4]。對生產影響小的故障在井下即可實現修理,但是受井下作業空間以及設備匱乏等因素影響,部分液壓支架需要運輸至地面進行檢修。傳統的液壓支架檢修方式存在液壓支架檢修速度慢,效率低等問題,無法滿足礦井高效生產需要[5-6]。為此,對礦井地面機修廠液壓支架檢修工藝進行改進,提出采用流水作業模式對液壓支架進行檢修,從而達到提升液壓支架檢修效率目的。
1)檢修車間液壓支架在檢修過程中,采用交錯網狀模式對液壓支架進行檢修,個別工序、班組等有生產效率不高、作業工序充分以及工序間銜接不緊湊等問題。具體檢修車間現有的生產、管理流程見圖1。從圖1 看出,井下升井的液壓支架從進入檢修車間到驗收返庫期間拆解、沖洗、焊接整形、組裝噴涂以及驗收返庫等各環節均有一定的重復。檢修車間4 個班組上述工序重復20 次,工序重復開展會顯著降低液壓支架檢修效率,同時在液壓支架檢修期間檢修工具調配、人員配備以及作業場地安排等方面仍有一定程度的工序重復、時間浪費等問題。總之,在檢修車間液壓支架檢修過程中工序重復問題較為明顯。

圖1 檢修車間現有的生產、管理流程
2)維修材料超額領取問題明顯。液壓支架檢修工作重復使得檢修材料消耗量有所增加,按照現階段液壓支架檢修成本應控制在支架采購價值60%以內計算。當檢修的液壓支架使用時限較短、液壓支架整體狀態較好時,液壓支架檢修成本可控制在60%以內,但當液壓支架工作時間較長或者液壓支架檢修工期較短時,液壓支架檢修成本很容易超過支架采購價值的60%。其中,維修材料消耗量過大是導致液壓支架檢修成本過高的主要問題之一。
3)管理效率以及人員配備等方面有待提升。由于液壓支架檢修存在多個作業工序重復顯現,每個作業班組均需要多次領取同一種類、同一批次的配件。單個作業工序均需要8 人(一個班組8 人)共同完成,造成作業人員工作效率不高。重復工序使得每個作業班組管理效率較低,檢修設備、工具等隨意放置,作業現場整體較為混亂。
4)由于現場管理效率以及管理水平等均有顯著的提升控制,液壓支架檢修現場存在有危險點、危險源。液壓支架檢修作業環節無法安全、有效開展,機修車間整體工作效率無法達到較為理想的水平。
根據檢修車間液壓支架檢修需要,對作業班組原有的檢修流程進行重新安排,并重新對作業安排進行膝蓋,具體措施工藝流程為:拆解沖洗→焊接整形→組裝噴涂→自檢→聯合驗收→返庫。縮減每隔作業班組均需進行的工作,如支架拆解、沖洗、焊接整形等重復率工作,將作業人員劃分為拆解沖洗、組裝噴涂以及焊接整形等三個板塊,避免生產工序大范圍重復,充分發揮各個環節作業人員技術優勢,提升作業工效。具體流水線作業模式見下頁圖2。

圖2 流水線作業模式
從圖中看出,對作業班組以及工序等組合方式進行優化,可明顯降低各工序耗時。以往檢修車間支架拆解速度平均為3 架/d,采用流水線作業模式可將檢修車間拆解速度提升至5~6 架/d。
對班組作業組合進行優化,減少或者消除復雜、重復的作業工序,便于液壓支架檢修設備、工具等集中存放、管理及使用。多個作業班組間的具體化、專一化以及標準化檢修工作施工,可顯著降低原有作業模式下危險源、危險點以及現場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給液壓支架檢修影響,而且在流水線作業模式下可明顯提升現場管理水平,各種設備、工具井然有序擺放可減少危險點數量,滿足現代化業企業發展要求。
如何提高作業人員積極性是企業生產管理中面臨的現實問題。采取原有的作業模式時,作業人員每天可拆卸2 套高壓膠管、2 套閥組,日均平均工資收入105 元。現采取流水線作業模式后,作業人員每天可拆卸3 套高壓軟管、3 套閥組,工作效率提高了33%,日均工作收入也增加至140 元。
通過在煤礦檢修車間液壓支架檢修過程中采用流水線作業模式,顯著提升了作業人員勞動效率以及現場管理水平。現場應用取得主要成果為:
1)對檢修車間原有的多個作業班組均需充分開展的工序進行優化,降低了重復性工作耗時,提高了作業班組工作及生產效率。
2)作業班組工序一致,便于對班組材料成本控制,原本每個班組均需領取檢修材料,現班組僅需領取自己作業工序材料即可,從而可簡化材料領取環節而且可充分利用已有的舊材料,避免材料使用費超標問題。
3)采用流水線作業線模式后,各個班組場地、設備、配件以及工具等均可實現科學規劃,使得檢修車間空間利用率以及現場管理水平等均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4)通過使用流水線作業模式,每個作業工序存在的危險點、安全隱患區等有進一步劃分,有助于提高作業安全保障能力。
在煤礦檢修車間采用流水線作業模式對液壓支架進行檢修,并依據檢修車間距離情況制定流水線作業模式工作安排,使得各個作業班組有其各自對應的作業工序,現場管理更為簡單,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風險、安全隱患更為明確,從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現場管理水平以及檢修車間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