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祥

作為一名醫生和教育工作者,梁貴友淬煉自己的思想本色和業務能力,始終發揮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對黨忠誠、勇于擔當,在重大自然災害和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處置中勇往直前作出突出貢獻;愛崗敬業、護佑人民健康,創建遵醫附院胸心外科,開展心血管外科臨床新技術,心肺移植處于西部領先水平;精益求精、開拓創新,推動了貴州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發展,開辦貴醫“協和班”,開啟貴州拔尖醫學人才培養新模式,對貴州醫學教育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無私奉獻 大醫精誠獻人民
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1966年5月,梁貴友出身興仁縣一個少數民族家庭,目睹父老鄉親飽受缺醫少藥之苦,從小便立下了懸壺濟世的遠大志向。以優異成績從中山醫科大學碩士、四川大學博士畢業后,毅然放棄發達地區優厚待遇返鄉回報桑梓。
傾心盡力護佑人民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2004年,梁貴友創建遵醫附院胸心外科,學以致用、踏實躬耕,把該科從組建時的18張病床、年收治病人不足200例,發展到床位150余張、年收治病人3000余例的規模。科室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先后成為衛生部胸腔鏡人才培訓基地、貴州省胸心外科及胸腔鏡診療質控中心、貴州省重點學科等。
他始終以領路人的定位鞭策自己開拓奮進、勇毅篤行,在省內開展10余項臨床新技術,其中,成功開展了貴州省首例心臟移植、首例肺移植手術,心肺移植技術處于西部領先水平。他每天最早上班、最晚下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致力于解決貴州胸心外科疾病患者看病難問題,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
精益求精 勇立潮頭謀創新
初心指引,勇立新時代潮頭,推動了貴州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發展。梁貴友始終堅持創新事業發展,以“雙一流”引領學校內涵建設,搶抓教育幫扶和東西部協作機遇,貴州醫科大學成功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聯袂開辦貴醫“協和班”,既將優質生源留在貴州,又充分利用協和優質教學資源,為貴州培養了高素質精英型醫療衛生人才,具有強烈的現實需求和深遠的戰略意義,是貴州醫學教育劃時代的歷史成就。
梁貴友治校有方,注重加強醫教協同、創新發展,強化“科技強校”理念,積極推進科學研究及成果轉化。該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取得歷史性突破,近2年資助數位居全省第二,2019年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創歷史新高,為貴州高校獲一等獎的第一位;臨床醫學增列為貴州省國內一流建設學科,該學科在ESI全球學科前1%的位次穩步提升;獲批教育部“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為貴州省唯一入選高校以及全國唯一獲批的醫科院校。
忠誠于黨 獻身使命勇擔當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梁貴友不畏艱險、勇挑重擔,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用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忠誠。汶川大地震、甲型H1N1、H7N9等重大自然災害、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中,他始終沖鋒在前、靠前指揮,為貴州省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處置作出突出貢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梁貴友敏銳地認識到這將是一場防控持久戰。在他的帶領下,貴州醫科大學建立了黨委統籌部署、基層黨組織高效協同、黨員干部堅決執行的“三位一體”戰疫防控體系。1月21日,貴醫附院確診了貴州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打響了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2月8日元宵佳節,梁貴友受命擔任全省新冠肺炎確診收治醫院——貴州省職工醫院管理工作組組長,他當即組建醫療團隊奔赴抗疫一線,于次日收治首批7名新冠肺炎患者。2月10日,接到援鄂命令后,他又通宵調度,迅速抽調200余名醫護和管理人員,做到當天部署、當天集結、當天出征。2月12日凌晨4點,作為貴州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長,梁貴友率隊抵達鄂州,并擔任貴州援鄂醫療隊前線指揮部副指揮長、醫療救治組長、黨建組組長。
前線指揮部的挑燈研判部署,病情例會上的悉心指導,病房內外的精心調度,深入一線的親切慰問……艱辛的付出和辛勤的汗水換來了欣喜。
貴州醫科大學是貴州省援鄂醫療隊的中堅。在全省派出的1443人中,該校占比達20%,派出人數最多,也是全國唯一一家黨委書記帶領兩位班子成員一同援鄂的高校。援鄂醫療成績突出,得到中央督導組、貴州省委的高度肯定和廣大病患群眾的一致好評,梁貴友獲貴州省委省政府記功獎勵。
有一種力量叫黨旗所在,有一種身份叫我是黨員。梁貴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愛崗敬業、開拓創新,大醫精誠、舍生忘死,用共產黨人堅強的意志品格和執著無畏的英雄氣概,在重大考驗中踐行著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宗旨,忠誠于黨、以醫報國,不負韶華、不負重托、不辱使命。(來源:天眼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