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宇珊
作為一名中學生,是否可以利用有限的時間掌握一門樂器特長呢?
相比小學生而言,中學生的課業負擔更重,自己可支配的時間也相對較少一些。但其實,中學生更需要一項可以投入的個人愛好來豐富自己的日常生活。一門樂器特長能帶來的好處,遠優于將閑暇時間打游戲、“追星”等,并非是否定這兩者,而是從長遠角度來看,在人生學習力最強的階段,學音樂是一件受益終身的事情。學一門樂器,不僅可以放松我們緊張的神經,也能培養一門過硬的特長和技能。中學生如何有效地掌握一門樂器呢,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學習樂器的好處毋庸置疑,那么是否適用于每一位中學生呢?首先,要對自己的興趣愛好有一個正確的評估。學音樂并非適合于每個人。有的人提起“音樂”就完全沒有感覺,或是從小到大很少接觸音樂,音樂不屬于自己的“涉獵范疇”,那么,這類同學就不必強求了。
如果你從小學習過音樂,或者掌握過一種樂器,不管學習到什么程度,那么,樂器的學習都是你中學階段不錯的一個選擇。另外,一些同學雖然小時候沒有特別學習過音樂,但對其有一定的興趣,也可以考慮將音樂作為自己的愛好或者特長來培養。
樂器種類千千萬,如何選擇一種既是自己喜歡的,又適合自己的樂器呢?首先,作為中學生,個人有了更多的自主選擇權。當我們還小的時候,可能很多事情是父母來決定,該學什么,不該學什么,自身的聲音沒有被充分傾聽。另外,現在的我們學習音樂不再是為了考學加分、取得考級證書這種比較“功利”的目的,那么,選擇樂器跟隨自己的心意就好。
樂器分為銅管樂器、民樂器、西洋樂器等。我的建議是不管你選擇了哪個種類,最好不要選一個太冷門的樂器,一方面這樣的樂器很難去尋找對應的老師,另一方面掌握這類樂器也讓你表演的受眾群體較為狹小。
銅管樂器多在樂團里演奏,當你脫離了團體,單獨的銅管樂器演奏起來并不好聽,發展起來會比較受限,除非走專業路線,不然發展空間不大。
民樂器也有很多種,如琵琶、古箏、笛子、二胡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樂器,獨奏起來也都很好聽,而且具有中國特色。這幾種樂器只需要掌握簡譜和基本技巧就可以演奏,難易程度比較適中。西洋樂器,如鋼琴、小提琴、大提琴、吉他、尤克里里、架子鼓等也是可以去學習的。鋼琴的受眾是非常廣泛的,只是對于沒有基礎的同學來說,鋼琴的學習過程會比較漫長,很難立刻見成效;小提琴和大提琴對聽力的要求比較高,也是比較難掌握的;吉他中的民謠吉他,就是我們平常看到電視里面歌手用來伴奏的樂器,它通俗易被掌握,是建議去學習的,半年到一年的學習就會看到明顯的成效;近些年很流行的尤克里里也很推薦零基礎的同學去學習,它不僅便宜、好攜帶,學習起來也是毫無壓力,很好上手;打擊樂中的架子鼓也受到很多同學的喜愛,它律動感強,很有激情,也是可以去學習的。
作為中學生,雖然學業占據了很多時間,但文娛生活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天用來練習樂器的時間有30分鐘就很好,寫作業累了,可以拿起樂器練習。周末休息,可以去上一節課,接下來也有一周的時間用來練習鞏固。其實只要時間分配好,中學生掌握一門樂器是很容易的。另外,中學生的理解力、身體機能以及自律性都要遠優于小學生,易于和授課老師做良好溝通,這為中學生學習樂器奠定了基礎。我們做事情都要有所規劃,學習樂器也不例外,要合理評估自己是否有上課和練習的時間,以此來判斷自己學習樂器的可行性。
俗話講“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學樂器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師。這里有幾個途徑來選擇老師:1.熟人推薦,同學、朋友或是家人推薦,一般只有他們學習了且有收獲才會推薦給身邊的人,這樣的推薦通常會可靠一些。2.選擇專業機構,可以在網絡上搜索想學習的樂器,找到專門的培訓機構來學習,建議選擇專業度、口碑、規模都較好的機構。現在的專業機構都會提供試聽課的機會,可以去親自感受授課氛圍及老師和自己的契合度,多選擇幾家機構并進行綜合比對后再做決定,畢竟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選擇機構時留心詢問授課老師在這里的任職年限,學習音樂需要一個長期穩定的老師,老師的不穩定有時對學習是致命的打擊。好的機構也會為學員提供很多舞臺表演機會,這對于音樂學習而言非常有益。
音樂是很有感染力的,不管你的演奏水平如何,與他人分享都是很好的。分享音樂,也是與他們傳遞一份快樂;在朋友圈打卡練習,讓大家來督促自己練習,也見證你的進步;互聯網也有很多音樂平臺,都支持上傳視頻,將你的音樂以影音形式與網友們互動,是不錯的促進進步的方式。另外,建議尋找更多的機會去分享你的音樂,如學校的藝術節演出、新年音樂會、機構舉辦的演出等,都是表現自我的機會。學音樂,一定不要羞于表演,一定要勇敢去表達,勇敢將音樂分享給他人,讓大家感受到你所傳達的感情。
以上5點,是給想要學習音樂、學習樂器的中學生們的建議,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獲!
(編輯 汪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