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國

每年的4月22日,世界上很多人都會自發加入到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環保節日——世界地球日中來,通過綠色低碳生活,來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地球日于1970年發起,現今,地球日的慶祝活動已發展至全球192個國家,每年有超過10億人參與其中。
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每年都會在4月22日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今年是第52個世界地球日。在這個向“地球家園”表達敬意的日子里,我國以“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主題,引導全社會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動員社會公眾積極踐行“節約資源、保護地球”的綠色行為。
我國全力推進林草建設,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4月22日上午7時,央視新聞頻道早間節目《朝聞天下》播報的第一條新聞,就是有關世界地球日的。新聞中說:今天是第52個世界地球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最新森林資源評估結果表明,2010—2020年間,世界森林面積每年凈損失7050萬畝,同期亞洲每年凈增加1755萬畝,而亞洲森林面積的增加主要來自中國。
森林增長的背后,是我國持續植樹造林、修復草原濕地、加強荒漠化治理等一系列舉措。不僅有效推進了國土綠化,更為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了貢獻。
去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7%,達到新高,這跟中國展開的大規模國土綠化密不可分。
在全國,過去五年累計完成造林5.45億畝,森林撫育6.37億畝。天然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6.1%,草原生態狀況逐步向好,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持續增強。濕地從搶救性保護進入全面保護階段,五年新增濕地面積300多萬畝?;哪乐卫^續保持世界領先地位,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實現雙縮減。目前,全國森林面積達到33億畝,其中人工林面積12億畝,居世界第一。我國森林覆蓋率達23.04%,森林蓄積量超過175億立方米,連續30年保持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量“雙增長”,成為全球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增長最多的國家。
國家林草局生態保護修復司氣候處三級調研員張國斌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說,目前已經完成了我們國家向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秘書處承諾的到2020年的森林蓄積量增長目標,并且現在森林植被碳儲量達到91.86億噸。根據兩期的清查結果相比較,每年增加的碳儲量在2億多噸,相當于固定二氧化碳7億~8億噸。
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最新森林資源評估結果表明,全球森林植被碳儲量從2010年至2020年增加10億噸左右,增加的絕大部分來自中國。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文康農面對央視記者采訪表示:中國的森林增長呈現出相當積極的趨勢,在過去30年里,中國的森林凈增面積最大,這說明了中國的森林發展和成就對整個世界是多么重要。森林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關鍵綠色資源。
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生態文明保護理念
在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地球日主題宣傳活動周相繼展開。北京、河北、廣東、內蒙古、山西、蘭州、江蘇、浙江等地圍繞生物多樣性、碳中和等重點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倡導關愛地球、保護環境。
“讓我們攜起手來,珍愛地球,做美麗中國的建設者!”“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4月22日當天上午,房山世界地質公園舉辦了“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題活動,來自房山區城關小學的6名學生代表宣讀了《2021年世界地球日倡議書》。
在活動現場,用環保材料制作的葫蘆、扇子、相框等手工文創產品整齊地排在桌子上,無不向人們展示著“低碳環?!钡纳鷳B文明理念。在門口的主題畫作中,“家園”、“共生”等字眼赫然醒目,來自不同學校的孩子們將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形成畫作和文字躍然紙上,倡導所有人要“珍愛地球”。同時,300余名小學生發起了“關愛地球,建設美麗房山”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簽名活動。
據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管理處負責人介紹,為了豐富“世界地球日”系列科普活動內容,房山世界地質公園不僅要面向全市中小學生征集以“關愛地球,愛護環境”為主題的繪畫作品,還要啟動地學科普動漫及視頻拍攝和地學科普圖書編印的相關內容。
“我印象中的美麗家園是‘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來自城關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蘇乙冉說,她說如果讓她畫一個“關愛地球”的作品的話,她會突出每個人的義務,比如為了減少碳排放,倡導大家每天綠色出行。
在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資深地礦專家、探險家費宣創作的《46億年,穿越地球》由中國地圖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面向青少年讀者,用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識和妙趣橫生的插畫,講述地球從生命萌芽到人類文明誕生的故事,再現地球出生、成長、演化的生命旅程。
地球已經有大約46 億年的生命歷程,漫長的地球發展史讓人充滿好奇:地球誕生的時候,是個什么樣子?地球上的生命,是什么時候開始出現的?地球上曾經出現過多少物種,它們是怎么進化的?人類居住的陸地,是怎樣分分合合的?……這些問題讓人困惑又著迷,想知曉答案,就要從地球的歷史中去尋找。手繪插圖版的《46億年,穿越地球》將帶著讀者進入一個神奇有趣的世界,追蹤地球歷史上的重大地質事件,暢游神秘的古生物世界,探尋人類家園的前世今生。
在自然資源部地圖主題書店的科技互動區,一堂別開生面的地球知識普及與實踐課正在進行,北京四中的地理老師秦福來通過大屏幕為現場學生們講解中國地形圖、世界地形圖,深刻感知中國地形地貌、自然環境。他還帶著學生們通過觸摸屏感知長江和黃河地圖的形狀、發源地、流經省區,以及中國歷朝歷代版圖疆域的變遷。
此外,活動現場好多學生通過探索AR地球,深入了解地球知識、地球外觀、地理氣候、地月系統等內容。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京城”。4月22日晚,一場特殊的公益晚會在北京上演,現場樂團所有樂器都是竹子做的,在世界地球日為大家奏響了低碳生活進行曲。
這場名為“中國竹樂,綠韻悠然”的公益晚會由京城俱樂部和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自然生態基金共同舉辦。京城俱樂部負責人說,今天是世界地球日,我們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再次和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自然生態基金攜手獻上全球唯一竹樂演奏。我們將大自然的旋律、美食、色彩相結合,為大家展示健康中國的魅力藍圖,呼吁大家關愛地球,助力綠色中國。最美之音謂之籟,美籟之音出于竹。讓我們在地球日的今天,共同體味竹樂質樸的自然之音,感悟綠色生態之美。
在現場的孫先生說,聽了竹子演奏的音樂后,感覺心靈上都得到了凈化。他認為這個公益活動非常好,為這個活動點贊,在世界地球日當天參與到低碳環保的宣傳活動里來,讓自己也更加意識到,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點什么,讓我們的地球更加美麗。
除了“中國竹樂,綠韻悠然”公益晚會外,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自然生態基金在世界地球日當天還組織了很多活動,其中與TheMix多語種樂團在網上開了一場直播,呼吁大家用植物等環保行動關愛地球,并通過互動的形式科普世界地球日相關知識。
在甘肅蘭州市七里河區魏嶺鄉,占地5000多畝的甘肅青年生態修復林場4月22日正式掛牌,500多名來自社會各界的青年在曾經的煤礦舊址上種下一顆顆側柏、油松和云杉。未來3天,還有1000多名青年分批次到這里義務植樹。青年代表李海峰說:“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能夠參加植樹護綠的活動,對我來說意義比較重大,作為一名青年人,我覺得有責任更有義務投身到環境保護的活動中去。”
世界地球日浙江主場活動在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舉行。現場,人們重溫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給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李四光中隊”的回信,發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綠色發展新倡議,展望新時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藍圖。
王忱宜是崇文實驗學校首任“李四光中隊”成員。她回憶道:“記得在2006年,我們開展中隊活動時,發現許多市民并不關心環保,所以萌發了給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伯伯寫一封信的想法。收到回信后,大家都非常激動。這封信,在我們中隊每位同學心中播下了一顆綠色的種子?!背缥膶嶒瀸W校的同學們也來到現場參加活動?!袄钏墓庵嘘牎陛o導員王婷老師表示:“15年來,全校師生一直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培養低碳環保的生活習慣?!?/p>
這些年來,浙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據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全省圓滿完成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海岸線整治修復3個三年行動計劃,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近30萬畝,新增耕地7.5萬畝,累計治理廢棄礦山755個,整治修復海岸線360多公里。
當天,浙江省各地也都舉辦了形式多樣的紀念世界地球日活動。
而在江蘇宿遷,則舉辦了一場以“珍愛地球”為主題的童畫展,幾十名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用豐富的想象和多彩的畫筆畫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地球,表達對美麗地球的珍惜與熱愛。
保護環境同每個人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應該做踐行者、推動者。地球日將不再是一個具體的日子,而是成為了民眾的日常生活習慣、行動準則,真正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珍愛地球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庫布其啟動碳中和與鄉村振興行動
4月22日,庫布其碳中和與鄉村振興行動在庫布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啟動,計劃用5年時間在沿黃河流域的庫布其沙漠、烏蘭布和沙漠、騰格里沙漠億利治沙基地種植“庫布其碳中和公益林”,形成規?;奶紖R林帶。
庫布其是中國第七大沙漠,總面積1.86萬平方公里,位于黃河幾字彎南岸,內蒙古庫布其沙漠曾是京津冀的主要風沙源,也是黃河幾字灣的主要流沙源,沙塵肆虐,嚴重威脅黃河生態安全。
這里的植樹季節相較我國中東部要晚一個月左右。結合庫布其的地侯實際,每年的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確立為庫布其植樹節,2005年創辦以來堅持了16年,從未間斷。
“在生態文明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思想的引領下,庫布其成為最大受益者,不僅讓大部分的沙漠變成了綠洲,沙塵暴越來越少,氣候越來越好,而且有效保護了這一區域的黃河生態安全?!眱|利集團董事長王文彪表示,治沙工作永遠在路上。
為匯聚更多力量推動落實“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防沙治沙、黃河保護、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由資本市場公益聯盟成員18家單位與億利集團發起“庫布其碳中和與鄉村振興行動”,并發布《庫布其碳中和與鄉村振興行動宣言》,啟動種植庫布其碳中和公益林。
在啟動儀式上,行動各方宣讀了《庫布其碳中和與鄉村振興行動宣言》,倡議“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共筑生態文明之基,為建設美麗清潔的世界作出積極貢獻。從庫布其沙漠出發,沿黃河流域經烏蘭布和沙漠、騰格里沙漠啟動種植治沙護河碳匯林,以公益+產業的機制推進實施,并歡迎社會各界加入,攜手行動,形成強大合力共同實施。行動各方將發揮資本市場、技術創新、規劃實施、人才培養、傳播推廣等優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主動滿足鄉村振興多層次、多元化需求,打造鄉村振興發展新引擎。
齊看綠美廣東新風貌
4月20日,廣東省林業局在河源市新豐江森林公園舉辦尋找廣東最美公益林(天然林)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倡導共同建設南粵秀美山川。
啟動儀式上,為攝影愛好者進行授旗,號召唱響綠色發展主旋律,弘揚生態文化,調動社會力量植綠護綠愛綠的積極性,推動全省林業生態建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廣東省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實施綠色發展戰略,走生態立省之路,凝心聚力推進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高質量開展國土綠化和生態修復工作,努力提高國土綠化和生態建設水平。截至2020年底,廣東省森林覆蓋率達58.66%,森林蓄積量達5.84億立方米。
“十三五”期間,廣東扎實推進森林碳匯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累計完成造林綠化1912.33萬畝,其中碳匯造林568萬畝,森林碳儲量得到較大提高。今年,全省造林與生態修復總任務為190萬畝。當前,廣東正主動謀劃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舉措。各地正抓緊研究本地區本區域林業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方法和路徑,制定促進碳中和林業行動計劃和工作方案,進一步加強造林綠化和森林撫育,強化森林資源保護管理,使森林蓄積量穩步提升,使廣東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十四五”時期,廣東將以建設南粵秀美山川為目標,全面實施綠美廣東大行動,用系統思維推動廣東林業高質量發展,把工作重點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全面轉變。以調結構、提質量為主,更加注重發揮存量優勢,堅持自然修復和經營管護并重,推動森林質量整體提升,推動自然保護地、生態公益林、天然林和野生動植物整體保護,實現森林資源質量更高、生態產品更豐富、城鄉環境更宜居、人與自然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