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劍峰
一、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存在的區別
學校的教育形式是群體性的教育形式,一個老師負責幾十人的教育任務,所以學校不可能像父母那樣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把教育的對象集中在一個學生身上。孩子在同樣的年齡段里,同時走進同樣的學校,在同樣的班級里就讀,授課的時間是一致的,教育環境是一致的,然而接受教育的效果則有很大區別。這種大優大劣分化的原因,很多時候并不僅僅在于學校教育質量,還在于家庭教育的配合上。所以只強調學校教育質量,而不檢查自己家庭教育配合的家長,一定是教育知識空白的家長。
通過調查發現,各種家庭對子女教育方法都存在著程度不同的缺陷,其中最為典型的一種現象是:由于疼愛,不少家長都在孩子的教育上存在“三過”即過度寵愛、過度保護、過度期望現象。但是如果家長愛得不恰當,到頭來這種“甜蜜的愛”恐怕就會結下“苦澀的果”。
二、家長教育孩子的策略
(一)重視孩子的品行教育、安全教育和青春期教育
1、不要迷戀網上游戲,私自上網吧,要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
2、教育孩子端正審美觀,言行、儀表要時刻銘記自己是小學生,要舉止文明、著裝美觀大方,上學要穿校服、佩戴紅領巾。
3、關愛生命,提高防范意識,即防交通事故、防煙花爆竹、防火、防氣、防盜、防電。
4、是做好青春期教育。受當今開放性的多元化的媒體影響,有些學生在情感方面過早成熟,而會對出色的異性同學產生朦朦朧朧的好感、仰慕等情素,這時,家長應該正視這種朦朧的好感,尊重并理解他們??梢酝ㄟ^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分散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得到足夠的情感滿足。讓每一個孩子坦然地愉悅地度過青春期,體驗新的人生賦予,充分享受花季的燦爛絢麗,這是我們的職責。
(二)學會將孩子的成績進行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
目前看,好多家長對孩子考試成績太看重。考試是診斷,是看學習過程存在什么問題,好的繼續發揚,不足的需要改進。重要的是發現問題尋求改進的辦法,孩子學習的改進是最重要的。利用考試,分析診斷,改變孩子的心智模式,改變學習的方法,得到有效學習,實現快速發展這是考試作用的根本所在。學會縱向比較,就是將孩子現在同過去不同時期所取得的成績相比較。
(三)“關注孩子作業”
對孩子作業的一個關注。對孩子的一次交談,就是一個幫助。放下手機,多陪陪孩子寫作業,多陪陪孩子做游戲,讓孩子多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護。
(四)培養好的習慣,習慣決定命運
認真辦事的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辦的習慣。經常讀書的習慣,今日的事今日畢的習慣,每天總結的習慣。怎樣培養,橫下心來,反復做,時間長了,語言、行為、思維就會成為一種慣性,就叫做習慣。 (五)教育孩子遇事多做自我批評。
在孩子和其他同學發生口角或矛盾時,述說自己受到的委屈時,先讓孩子從自身找原因,不要總是幫孩子說話,不然會縱容孩子的缺點。受到老師批評時,要讓孩子分析:班主任和老師為什么批評你,是老師找自己你的茬嗎?自己有哪些不對的地方?任何時候嚴格要求都對學生有利,老師的批評教育是對孩子負責,表揚是愛,批評更是一種愛。
(六)要與老師坦誠相待,保持一致,形成教育的合力
作為家長,要正確對待教師的不足,人無完人,教師的教育水平有高有低,出現失誤和不足在所難免。家長應與老師溝通解決分歧和看法,一定要維護教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不能在孩子面前議論老師的不足和短處,更不能貶低老師,堅定地站在學校老師一邊,同樣老師也會維持家長的形象,那樣教育才能形成合力。
(七)家長應當從哪里入手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呢?
①抓作業。如果孩子不認真做作業,家長要及時了解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如當遇到孩子放學后把書包一扔就去玩,或一邊做作業一邊聽上網、看小說、看電視時,父母就應勸導孩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學習上來。
②抓態度.要求學習專心、細心,勇于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書寫要工整、清潔、準確,不能虎頭蛇尾或龍飛鳳舞。
③抓檢查。文化水平低的父母雖不一定能看得懂孩子的作業,但也要仔細檢查孩子的作業本,因為作業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學習情況。如果發現作業馬虎潦草,亂涂亂畫,甚至不完成作業,父母就要及時追問原因,要求孩子重新做好。
三、給家長的建議
1、盡量多鼓勵多表揚,孩子有一定的自信心才能樂于學習。
2、多關心孩子的學習內容和實際進步程度。
3、經常制定幾個易于達到的小目標,這可使孩子覺得能夠做到,從而有利于發揮潛能,增加自信。
4、刺激學習欲望,不只限于書面,還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種機會讓孩子練習。
5、幫助孩子樹立責任心,讓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6、為孩子作好表率。父母喜歡讀書,孩子耳濡目染。要求孩子做的,家長要做到,不讓孩子做的,家長最好不做。
各位家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孩子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讓我們相互配合,攜起手來,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