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巍
(遼寧省審計服務中心,遼寧 沈陽 110000)
建筑施工企業在工作中其包含的環節眾多,施工現場的管理以及內部的財務管理工作都非常復雜,新時代下,傳統審計技術存在的問題和弊端也逐漸凸顯了出來,顯然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下審計工作的開展。而審計工作對企業經營和后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此,在新時代下如何讓審計技術在現階段上進一步創新發展,是很多施工企業在經營中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在這一背景下,針對審計技術的創新展開分析和研究其意義非常重大[1]。
審計信息系統的構建情況是決定審計工作開展是否順利的關鍵所在,特別是在大數據時代下針對審計技術創新,信息系統的構建能直接決定技術創新的成敗。部分施工企業在針對審計技術進行創新時,并沒有從審計信息系統這一角度出發,沒有重視到這一系統是審計工作開展的必要條件,不在針對此系統進行創新會直接影響到后期審計工作的開展。還有部分施工企業在針對審計技術創新展開分析研究工作時,沒有針對審計過程進行全面分析,不僅不能保證審計工作開展的真實性,也不能滿足審計技術創新的基礎條件。除此之外,一些施工企業在針對審計信息系統進行分析時,沒有注意到審計信息系統的特殊性,也沒有針對其特殊性進行相應的總結,會直接導致審計技術的創新和審計工作的開展無法一致,不能讓審計技術在信息系統方面得到改良和創新。部分施工企業在開展審計工作時,不重視內部信息資源的更新和變化,會直接影響到信息系統的整體功能,導致其無法在實際工作中將自身的決策作用發揮出來,也不能及時針對市場變化情況為企業后期發展提供幫助。
想要審計工作的開展達到預期效果,就需要先保證審計工作的客觀公正,而在企業內部影響其客觀公正的重要因素就是監督技術。現目前部分施工企業在針對審計技術創新時,沒有明確審計工作開展的主體,無法從財務收支和經濟責任等方面來針對審計工作的構成進行分析和總結,導致其監督技術無法得到發展和創新。一些企業在前期設計審計監督措施時,不重視審計工作的構成情況,針對前期采購各個環節的審計工作不重視,導致在審計工作開展中,既不能體現出審計技術創新的重點,也不能將創新后審計技術的重要作用完全發揮出來。還有部分企業針對審計技術進行創新時,沒有認識到審計工作的復雜性,特別是在針對其中的監督技術創新時,沒有重視監督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導致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無法與工作技術同步發展,也就不能利用審計工作人員工作中積累的各項實踐經驗等來完成審計技術的創新[2]。
在施工企業內部開展審計工作能夠直接影響企業各項資源的分配情況,對成本控制和項目的質量也有一定影響。雖然審計技術創新能提高整個審計質量,可以將資源的分配以及成本控制等管理工作再上升一個高度,但是隨之增加的還有風險。大數據技術是通過互聯網技術衍生而來的,包含了互聯網技術中存在的一些風險與不足,部分企業對大數據時代下審計技術創新工作的風險認識不足,無法將創新過程中存在的各項風險進行總結,不能完成風險規避方面的創新。部分施工企業的審計工作人員對風險控制有一定認識,但是沒有注意到大數據時代下信息儲存和使用情況的重要性,其最終結果也是不能對風險進行總結和創新,其前期制定的風險防控策略也無法應用到實際工作中。還有部分施工企業只關注到了大數據背景下對審計技術創新帶來的好處,沒有重視大數據時代為審計工作帶來的風險,在實際工作中,直接摒棄傳統的審計技術,利用存在風險的新技術開展工作,由于其整體具有較強的不穩定性,一旦新技術在開展工作中出現問題,將會直接影響到審計工作的開展。
施工企業開展審計工作主要是通過優化財務管理和經營管理,來提高整個項目的質量,讓現場的管理工作能有序開展,為施工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在施工企業內部開展審計工作,需要貫穿施工的所有環節,其中包括前期的材料采購,和實際施工中采取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技術等。對于這些在施工中會產生相應費用的環節都需要開展審計工作,對于審計工作人員來說是一場考驗,在工作中既要保證被審計施工項目的可行性,同時也需要保證各項費用和成本的支出是合理的。想要針對施工項目開展全方面的審計工作,對審計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要求就較高。如若審計人員在招標、合同、預算、經濟和法律等其中一方知識掌握不夠,審計工作在開展中就會出現相應的問題,會在不經意間讓人鉆空子。除此之外,如若審計工作人員專業水平不夠,使用傳統審計技術開展工作都有較強的局限性,審計技術創新之后,對審計工作人員的要求只會更高,對此審計工作人員專業水平不夠也是制約審計技術創新的一大因素。
施工企業前期在制定審計技術創新方案時,一定要對信息系統的構建引起重視,特別是在大數據背景下,要凸顯出完善的信息系統對整個審計工作開展的積極意義,讓企業將整個審計技術的創新重點放置在審計信息系統的構建上。同時還要對審計工作開展的性質等引起重視,要明確在施工企業內部開展審計工作的流程,根據其開展流程進行全方面的總結,來實現對數據信息存儲管理系統的創新[3]。施工企業的審計工作人員要針對信息系統的操作和管理情況給予重視,只有將審計工作中產生的各項數據結合在一起進行分析,才能從中明確構建完善的信息系統需要具備的基礎條件,為企業后期針對審計信息系統的創新提供相應幫助。還需要重視構成信息系統的各項因素,將各項構成因素與目前發展較快的大數據時代結合在一起進行分析,給施工企業建設完善的信息系統提供技術支持,并將審計信息系統對企業的決策和動態發展分析的積極作用凸顯出來,讓企業能在變化速度如此快的市場中一直占據優勢地位。
施工企業在針對審計技術進行創新時,一定要先針對審計工作中需要使用到的監督機制等有足夠的了解,監督機制需要跟隨審計技術一同創新,在前期制定監督機制時,需要將大數據時代的發展方向等結合在一起,要保證制定的審計監督方案符合時代的發展,保證其能針對審計工作的運行進行有效監督。在針對監督技術進行創新時,需要圍繞著企業審計工作開展的重點來進行,不僅要加大對企業實際資金流動和經濟責任等較為重要因素的關注,同時也要找到增加審計風險的領域和側重點,才能讓監督方技術能更加符合施工企業目前的發展,同時還能保證在大數據時代下能將自身的監督作用完全發揮出來[4]。
在前期制定審計監督技術創新方案時,需要針對施工企業前期的采購環節引起重視,要重視在施工企業內部開展審計工作的難度和復雜性,才能保證監督技術和審計技術完成創新之后能有效契合,將自己的監督職能發揮到最佳,讓審計工作的開展更加有效,幫助企業進一步發展。針對監督工作來說,除了技術創新,其團隊的組建情況也非常重要,需要針對施工企業內部開展審計工作的實際情況以及內部審計工作對監督機制的需求等進行分析,針對審計工作的實際需要,對內部技術人員展開相應培訓,有了專業的技術團隊做支撐,能為監督技術的創新提供有利條件。
在利用大數據來完成施工企業的審計技術創新時,企業需要重視大數據所帶來的雙面性,不僅需要重視大數據對創新工作帶來的好處,同時還需要重視大數據對創新工作帶來的風險,全面的對其進行分析,讓企業內部在創新工作中對風險引起重視。施工企業需要重視傳統審計方式和創新后的審計方式其內部各項信息數據的儲存的變化,并針對大數據時代下信息調取使用的穩定性進行分析,提高信息資源的使用效率以及安全性,有效規避大數據下技術創新帶來的風險[5]。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人員需要重視技術創新的條件,并針對技術創新之后可能會帶來的風險以及風險對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行預測,為后期技術創新的風險總結提供信息支持。除此之外,技術創新人員還需要針對傳統審計技術的價值進行有效分析,不能因為新技術的出現直接摒棄傳統技術,可以適當保留傳統技術中的精髓,進而降低新技術的使用風險。
施工企業想要完成審計技術的創新,需要先保證審計工作人員基礎的業務能力,在投入到實際工作之前,要針對各項專業知識進行考核,保證審計工作人員的能力能支持其審計工作的開展。除此之外,在目前的信息時代中,施工企業想要完成審計技術的創新工作,實施審計現代化建設是不可避免的,而在現代化建設中,肯定會接觸到計算機和互聯網,對此解決審計工作人員不會電腦這一問題是目前施工企業審計技術創新面臨的重要問題。對此,審計部門可以定期組織培訓工作,讓審計工作人員正確認識計算機審計,不僅要提升其綜合素養以及專業能力,同時還要重視計算機操作技術的培訓,只有審計工作人員熟悉計算機的使用流程,才能讓整個審計工作的開展更加高效。除了培養業務能力外,還需要重視職業素養的培養,只有審計工作人員具備較強的職業素養,才能在工作中剛正不阿,能有效避免審計工作人員為了一時利益,與施工企業內部的管理人員勾結在一起,導致審計工作的開展形同虛設。對此在工作中不僅要提高審計工作人員基礎的專業能力和計算機知識,還要同時提高其職業素養,才能保證施工企業完成審計技術的創新工作。
綜上所述,施工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于其施工環節和管理內容繁多,在此類型企業中開展審計工作,對企業經營和后期的發展都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而只有開展高質量的審計工作才能將這一重要作用凸顯出來,對此施工企業非常重視審計技術的創新,部分施工企業在審計技術創新過程中還存在一定問題,制約著審計技術的創新。在工作中我們需要從信息系統、監督技術、風險識別以及審計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等幾個方面來解決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從多方面入手,提高技術創新的速度和效率,讓施工企業能得到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