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明輝
(華北醫療健康集團邢臺總醫院,河北 邢臺 054000)
隨著現代醫學模式影響的不斷深遠,人文醫院建設已經成為一家醫院需要開展的常規性工作。國家衛健委一直提倡有能力、有條件的醫療機構,要率先嘗試開展人文醫院建設工作。人文醫院建設在醫院管理發展歷程中,已經成為了醫院發展頂層設計的必選項,這關乎著醫院發展所需要擔負的使命精神,關乎著醫學人文精神的鞏固、加強和回歸。人文醫院是醫院品牌建設和優質服務的重要內容,是“以患者為中心、以職工為核心”的理念落地,需要不斷增強醫院職工為患者服務的意識,職能后勤人員服務臨床的意識。逐步建成管理規范、技術精湛、服務優良、設備完善、環境優美,醫學與人文并重,職工幸福、患者滿意、業界推崇、社會認可的人文醫院。
人文醫院是踐行“患者利益至上”,同時關注醫護人員利益和需求,以人文管理理念為指導,關注人性,通過對技術、思想、行為等多方面的戰略性管理來實行可持續發展的新型醫院發展理念。
人文醫院建設是醫院自身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的內在訴求。以人文精神為指導,以人文關懷為手段,以患者與醫護人員為雙主體,通過醫院內部的管理,增強醫護人員的職業認同感、敬業度、尊嚴感和榮譽感,從而激發醫護人員自覺追求“患者利益至上”的價值取向。近年來,人文醫院建設在多地多家醫療機構中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特別是湖南省人民醫院、浙江省人民醫院等的一些做法,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前瞻性。醫學人文思想與社會主流價值觀結合后,在到醫療工作中,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從而產生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在人文醫院建設的理念下,國內多家醫院“以病人為中心”的流程改造,同時借鑒國外多家醫療機構的做法,產生了一大批“患者服務中心”、“診療服務中心”、“后勤服務中心”等“一站式”醫療服務部門,讓患者就醫更加便捷、安全。在關愛職工方面,以“員工為中心”的管理理念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團隊建設、心里疏導、職業生涯發展規劃、豐富多樣的協會、職工活動室、職工營養餐廳等,職工樂意接受且幸福感較高;有的地方,醫院與優質教學資源簽約,方便職工子女受教育;有的地方,醫院與大學簽約,開展綜合素養的職工培訓等等。
人文醫院建設與滿意度之間存在辯證關系,醫院通過滿意度調查,獲取數據變化和反饋信息,并有針對性的加強管理改善薄弱環節。在改進的具體措施中,注重人文關懷,是基本出發點。反之,人文醫院建設的成功與否,關鍵在職工和患者的滿意度評價。
在門診患者滿意度方面,影響門診患者滿意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門診醫生服務態度,門診醫療技術水平,排隊等待時間,就醫環境公共設施,健康知識宣傳等等。除了醫院方面的因素外,患者自身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無痛患者和疼痛患者就診時,滿意度差距較大。學歷較高的患者和低學歷的患者,在與醫生溝通時,滿意度差距較大,等等。
在住院患者滿意度方面,非醫療技術服務質量欠缺,是患者產生不滿意的主要原因。住院患者對醫院有形服務不滿較高,患者認為醫院的設備配備不足,或設備陳舊,病房不安靜,人流量大,公共設施損耗速度快,周圍硬件維修不及時,標識不清楚等等。住院患者的不滿意見集中反映在醫務人員態度上,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是患者在住院期間最為關注的評價標準之一。
在職工滿意度方面,醫務人員工作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優質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勻,導致醫務人員工作負擔加重,高年資醫務人員還要超負荷承擔教學科研工作,年輕醫生要兼顧業務、科研研究、發表論文和外出進修等。醫院需要不斷提高職工的福利待遇,注重績效薪酬分配,優化工作環境,激勵職工進取,創新職工培訓模式,讓職工掌握更多的工作技能。
人文醫院建設必須具備可操作性,要在設計層面考慮到落地變現,在執行層面考慮到可實施,在總結時要對人文醫院建設的措施進行再評估和再設計,以便尋找到適合人文醫院建設落地生根的優化路徑。開展人文醫院建設活動,對患者提高滿意度,對職工增強凝聚力,要得到患者和職工雙主體的認可。人文醫院建設措施,需要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可以融入到各個診療服務環節中,還可以根據患者和職工的需求,擴展到院外開展特色活動。
門診患者希望醫生看病時間更長一些,態度更和藹一些,在檢查時流程更加便捷,對文明禮貌用語、解釋溝通等人文關懷傾向性更強。在行為識別層面,深挖“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落地,不斷打磨就診流程,規范職工文明服務標準,讓常規診療工作有規章可遵循,讓突發診療工作有應急預案,把人文關懷的色調根植在診療環節中,進一步增強醫院職工為患者服務的意識,讓患者在就診就醫過程中感覺流程更加簡捷、醫療服務體驗更加舒心,醫患溝通更加有效,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得到進一步保護。在視覺識別層面,設計院內導向標識時,要兼顧色調柔和與醒目突出的協調,讓患者可以不用詢問,只通過標識就可以找到想去的位置。在院區實現既定食宿交通等功能的前提下,對停車場、食堂、花園、部分診室、走廊等環境進行美化和提升,讓患者感受到人文醫院的氣息。在對內和對外宣傳上,營造患者看得見的人文醫院價值輸出,得到患者的認可。在院區環境建設上,融合醫學專業性和人文感觀舒適性,提升人文醫院建設的品質。
住院患者希望醫務人員交待病情更多一些,增加與醫生見面的頻次和時間,對治療方案更加關注,大多數住院患者對人文關懷要求強烈。作為病人,患者希望醫務人員能全力以赴治療疾病,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高度看重,對人文關懷需求感受更加突出。從患者入院開始接受入院宣教,到進行各種檢查以及手術,到最后出院回訪等,患者通過實際存在的多種溝通方式,切實感受著醫療行為的冷熱溫度,感受著醫務人員是否真正關心患者。遇到突發狀況時,患者服務中心承擔維系醫患雙方溝通的任務,能不能給予患者滿意的答復,能不能保護患者的隱私,是院內醫患溝通最后一道屏障。強化醫患溝通工作,注重患者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及時進行整改和反饋,是提高患者滿意的重要做法。
職工是人文醫院建設的另一個主體。職工的人文素養,決定著人文醫院的建設水平。在職工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中,醫院對職工關注度越高,職工未來的可變性和進步空間正常情況下成正比例增長。關注職工成長、保障職工權益、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以及培養職工人文執業能力,是人文醫院建設職工方面的主要內容。
關注職工健康快樂成長。對職工進行人才培養,是人文醫院建設的重要方面。醫院要持續關注職工的專業技術能力,為職工提供專業書籍、網絡課堂、外出培訓等多種學習方式,打通多種晉升渠道,讓職工在不同崗位上能得到鍛煉,在不同崗位上能施展才華,在不同崗位上能得到尊重和擁有成就感。要持續關注職工身體健康,除每年進行體檢外,還要提供外出療養、周末徒步爬山、拓展訓練等多種文體類活動,加強科室的團隊建設,使職工身心健康成長。保障職工權益得到維護,開展普法教育,暢通維權渠道。
人文醫院建設,確實在職工和患者感受方面有所提高,但數據會存在迷惑性。同時,滿意度調查時,對患者贈送的感謝信、錦旗和口頭感謝等情況,未進行統計以及分析。對患者投訴的具體原因不做個案回顧,只看數據;這就讓本不是醫務人員責任的問題,因滿意度調查,造成了醫院的被動局面。當然,這些都是特例。醫院每個月都有滿意度分析,對回訪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介紹。國家滿意度調查,以二維碼的形式開展,中青年多使用手機,老年和兒童患者的數據采集,相對困難。在看到滿意度數據的同時,我們還要看到醫院的感謝信數量、患者投訴登記情況等等,以實際發生的具體數據為基礎,參考滿意度數據,有針對性的進行分析和整改。
人文醫院是以“患者利益至上”的核心價值觀為基礎,關注醫患雙主體,是一種通過內部的人文管理對外提供人文服務的新型組織形式,不僅強調關心患者,而且對醫院職工也實行人文管理,從而激發員工的人文道德關愛,用心為患者服務,促進和諧醫患關系的建設。但大多數醫院的人文醫院建設工作,僅僅停留在倡議、引導、學習的層面,能否實現預期的目標完全依賴于醫務人員的綜合素質、道德、涵養、認識的高低,對于建設效果的考評、操作實踐等規范性制度建設還有欠缺。人文醫院建設需要想到患者心里,做到患者前面;需要提前為職工做好打算,保障職工正常工作。人文醫院建設如何走進臨床實踐,走進臨床思維,滲透到醫療的各個環節之中,是人文醫院能否落地的難點之一。
醫患之間是即陌生而又利益相關的特殊陌生關系。在治療過程中,人文關懷過程是一個系統解決問題與滿足人性需要的過程,即要解決身體疾病,又要滿足人性溫暖的需求。
有的學者提出,要求醫務人員要與患者產生共鳴(共情)。誠然,在西醫的一些名著中,確實提出過這樣的要求,但是讓醫務人員和患者共情,也確實高估了醫務人員的能力和接受度。在現實中,更多的是要求醫務人員要換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了解、理解和諒解患者感受,并用各種方式向患者表達善意和關懷,與患者達成情感共鳴。人文醫院建設體現醫務人員對患者的人性化服務和關懷,還體現在醫院領導對員工的關心激勵和人文管理上,后者是前者的基礎和保障。只有醫院首先對職工擔負起人文管理的責任,保障員工的人文權利,才能使員工主動將人文精神實行于患者身上,才能回歸醫學的人文本質,即醫者仁心。對患者開展人文服務,讓醫務人員發自內心的對患者進行人文關懷,才是人文管理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