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笑云
摘? 要:進入二年級的體育課學習,孩子們表現出行動敏捷、活潑自信、善于模仿喜歡競爭和關注同伴的心理特點。無論是精神面貌還是運動能力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改變和提高。在開學初集中進行了達標項目的訓練和測試后,我筆者的課堂轉入以強化基本隊列隊形練習、球類活動、跳繩和投沙包練習、快速跑練習以及各種發展學生身體靈活性和柔韌性以及游戲活動為主的教學。在立冬節氣之前,天氣晴好,學生沒有穿上厚厚的冬裝,相對運動起來比較方便,適合多種跑的練習。因此我筆者嘗試進行了折返跑的教學。
關鍵詞:敏捷;善于模仿;折返跑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6-0185-02
Analysis and Probe into the Teaching of Turn-back Running in the Low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s
HU Xiaoyun? (Xiangruiyuan Primary School,Zhangdian District,Zibo City,Shando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Entering the second grade of physical education,the children showed agility,lively and self-confidence,and were good at imitating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iking competition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ir peers. Significant changes and impro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both mental outlook and athletic ability. After intensive training and testing of the standard projec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chool,my class was transferred to strengthen basic formation exercises,ball activities,rope skipping and sandbag throwing exercises,fast running exercises and various teaching activities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hysical flexibility and flexibility,as well as game activities.Before the Lidong Festival,the weather was fine and the students did not wear thick winter clothes. It was relatively convenient to exercise and suitable for a variety of running exercises. So I tried to teach the reentry run.
【Keywords】Agile;Aood at imitating;Turn-back Running
1. 教學的基本切入點
(1)新時代背景:一個新時代的到來,總是以新思想、新理論為標志。體育則在運動實踐中指導學生探索機體奧秘,激發未知潛能,讓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觀察我們現在的少年兒童不難發現,他們正處在兩種生活環境下:一是科技的進步改變了孩子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時間留給了電腦和手機;二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了身體活動的機會大大減少,無意中喪失了很多生活中可以給我們帶來運動的機會。我們的體育課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不但幫助學生熱愛體育,自覺參與體育運動,更要讓孩子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體育課基本知識與技能的安排和學習,特別要注意同一個運動項目,在各水平之間要體現出逐步遞進、螺旋式上升的規律。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運動項目技能形成與提高的一般規律,同時要保證各個水平的學生能接受較為完整的運動項目內容學習,最終能夠達成體育課程核心素養。
(2)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規定了各學習領域、各水平的學習目標。同時確定了依據學習目標選擇教學內容的原則。教師可以依據學習目標,靈活選擇、處理教學內容,這既要求教師能聯系、把控、處理教材,又要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出發,合理利用教材,挖掘潛能,激發運動興趣,讓每一個學生受益。我們在日常備課,確定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時,往往都會進行學情分析和教材分析,不同的運動項目有各自的特點,但是小學階段更要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利用游戲激發學習興趣,讓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的學習實際,更具有操作性。在《體育與健康教育》二年級上冊(西苑出版社)的教材中,基本運動--跑的教學內容里,主要教學內容是障礙跑:20米中速跑,途中分別跳過、爬過單個障礙練習;30米快速跑,用跳、爬、跨、鉆、繞等方法連續通過四個障礙物;進行障礙跑接力比賽;利用自然地形,用跳、爬、鉆、跨、繞等方法通過障礙物等練習。并沒有規定折返跑的教學內容。嘗試在二年級進行折返跑的教學,意在拓寬課程學習內容,靈活處理運用教材,讓教材有連續性,注重身體健康的同時挖掘學生的潛能,探究發展低年級學生體能的可行方法,讓學生在學練折返跑的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和成功,增強孩子自信心,為以后的耐久跑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此內容還比較適合班級多,小場地的情況下選擇練習。
(3)折返跑能較好的發展學生的靈活素質、協調素質,提高短距離跑的速度和腿部的爆發力,還能發展一般耐久跑的能力,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給學生一個全新變速跑的體驗。在《國家體質健康測試標準》中,小學五年級的體質健康測試項目有50米×8往返跑(逆時針方向繞桿)的測試內容。往往到五年級測試這一項目時,學生會因為受各種因素影響(自身耐力素質較差、往返時要做變速,急停,啟動等動作體力消耗較多、不愿跑或是害怕跑400米的距離,有畏難情緒等),成績不是很理想。我嘗試從二年級開始就確定具體的折返跑學習目標,循序漸進的指導折返跑訓練,不斷提高學生耐久跑的能力,培養學生勇于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期待經過三年級、四年級的提升再到五年級,學生能無縫銜接過度,從心理到體能都可以輕松駕馭50米×8的距離和練習強度,為耐久跑的教學提供可行的經驗和實踐方法。
2. 教學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1)問題導學,多看精練。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筆者會提前準備好高年級學生練習折返跑的視頻,跟學生一起在教室里認真觀看,同時提出問題:說一說看到的練習項目有什么特點?與30米快速跑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經過孩子們小組討論、教師引導著全班進行交流發言,初步了解了折返跑的項目特點:不同于30米快速跑,加速跑一趟就結束,而是觸及標志物或踏線后直接“折回”起點,練習中有停頓、有變速、有重新啟動,還要來回多次的折返跑動。此時學生對折返跑就有了直觀的第一印象。教師板書--折返跑,總結折返跑的練習特點及練習方法,讓學生很容易就明白了什么是折返跑以及怎樣去跑。然后教師帶領學生去擺好標志物的跑道上,采用看一看、數一數、跑一跑的方法進行教學。①看一看:就是看一看練習的場地是什么樣子的,看一看練習的距離,同時認識標志桶;②數一數:師生一起數一數折返跑要折返的趟數,折返幾趟數幾趟;③跑一跑:學生分組嘗試練習折返跑。此時,通過第一次課的多看精練,學生就初步掌握了折返跑的練習方法和練習要求,本課時并不過多強調跑的快慢和如何的去折返。
(2)對比觀察,精準指導。第二課時教學,先讓學生回顧說出上次課練習項目的名稱--折返跑,并說一說自己是跑去標志物折回起點這樣練習的,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隨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導入具體的觀察任務:“仔細觀察兩個同伴觸到標志物折回時跑的路線是什么形狀的?”然后請兩位學生演示后,教師順勢在地上畫出他們折返的路線形狀:一種跑得像字母“D”,一種跑得像圖形“∩”,教師也來演示正確的折返動作:到標志物時減速,稍降重心,手觸標志物后側身一腳踏線(或數字)后轉身變向折返。也畫出相應的“↑↓”圖形標示折返的路線。這時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交流、討論,最終確定直線形式的折返路線又快又省力,并利用兩個相距3米的標志桶模仿學練變向折返動作(由于學生年齡小,所以教師可以直接給學生規定好用右腳踏線折返,用右手觸及標志物,或者根據學生練習的實際情況規定可以不用觸及標志物就折返)。最后,嘗試距離25米×4折返跑練習,教師重點指導快到標志物時減速、側身變向踏線后折返的動作方法,對跑得速度不做過多要求。這樣經過兩課時的訓練,二年級的學生己能很順利的進行折返跑的練習了。后期練習主要以精準指導個別學生出現的錯誤動作和矯正跑姿、提高折返動作的質量、發展奔跑能力為重點。
(3)情境教學,實踐反饋。折返跑練習就是耐久跑的一種練習形式,內容相對也比較枯燥,為了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可以多采用情境教學法來進行教學。比如導入獻愛心--為災區人民“運送物資”的真實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加大距離進行30米×4折返跑練習。練習前教師還要與學生一起再練習數一數折返的趟數,并講解合理的平均分配體力的方法,避免學生出現起跑時情緒興奮速度很快,返回時體力消耗或能力不足越跑越慢的現象。練習后要及時帶領學生做放松活動,讓學生盡快恢復體力,消除來回跑動帶來的心情緊張和肌肉疲勞,調整學生的情緒,用輕松愉快的音樂創設氛圍來感染學生,并做好反饋小結,點評出現的問題,鞏固練習成果。
(4)運用游戲,助力教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游戲是我們課堂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喜歡做游戲,游戲可以活躍教學氛圍、緩解學習疲勞、激發學習興趣、提高運動技能的學習效果,所以我們還可以大量運用學生喜歡的游戲來組織教學:比如手拿接力棒折返跑、雙手抱球折返跑、跳繩跑折返、春種秋收、點鞭炮、不同距離取放沙包和礦泉水瓶等多種形式來練習折返跑。不但能保持學生練習信心,還能激發學生練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達到理想的練習效果。在課上折返跑的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采用規定練習時間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練習積極性。比如,筆者的二年級孩子我就可以考慮用站立式起跑姿勢,固定計時2分鐘,指導學生來進行練習折返跑。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充分關注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讓體力好的學生“吃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潛能,跑出優異的成績;讓體力相對弱一些的學生也能量力而行,相對平穩安全的完成練習任務。在筆者的課堂中時常還會出現不服輸,能夠奮起直追,勇敢拼搏,不遺余力的趕超同伴,“超額”完成任務的孩子,這時教師就要抓住稍縱即逝的時機,使用激勵性、期望性的語言,伸出一個大拇指,給予學生及時、積極的評價,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易犯錯誤與解析
(1) 不記折返趟數,多跑或少跑現象。二年級孩子年齡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折返跑練習時精力往往集中在快速跑動上,想要爭第一、想要超過同伴的這些事情上,要折返幾趟卻會常常忘記數,多跑或少跑現象時有發生,孩子也會因練習中出現錯誤而情緒低落,影響到后面的練習。只要教師在每次折返時及時報數或是讓下一組的同伴伸出手指,提醒、幫助記數就可以了。
(2)不能合理的分配體力。低年級學生容易出現起跑后加速很快沖出去,越跑越慢的現象,甚至有的最后一趟還會出現實在跑不動就走回隊伍的情況。這都是因為不能合理的分配體力、不能正確的評價自己的體力體能,導致前快后慢的問題出現。這時教師就要不厭其煩的重復講解分配體力的方法及好處,讓學生及時體驗,嘗試,明白分配體力可以更好的幫助自己練習,從而改進前快后慢的問題。還要提示學生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合理的去練習,量力而跑,不要爭強好勝,一味的沖在前面。
(3)不到標志線就著急折返。這種情況最容易出現在落后的學生身上。因為落后所以就想盡快返回,追上其他跑得快跑在前面的同伴,有“投機取巧”的意思。教師這時要教育學生做誠實的孩子,同時要提醒學生遵守規則,提高學生規則意識,還能把德育教育滲透在教學中,一舉兩得。
(4) 做好熱身運動,提醒學生跑直線,一人一條跑道,提高安全活動意識。練習前教師要帶領學生做好熱身活動。低年級學生容易出現亂道的情況,特別是變向折返時,更容易跑到其他同伴的跑道上,導致兩個人爭搶一條跑道,出現安全問題。教師跑前要給學生分好跑道,提醒學生一人一條跑道;還可以隔一條跑道安排一隊學生練習,這樣就最大限度避免了學生的亂道問題。即使還有個別學生亂道,也不會出現一條跑道上有兩個孩子的問題,保證練習的安全。
4. 結語
健康第一,激發學生運動興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堅持鍛煉的前提。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要堅持反思,勇于實踐,進行體育課堂微創新,在保證絕大部分學生能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達到自己應該有的高度,滿足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楊貴仁,盛志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王明亮.折返跑與往返跑的區別[J].中國學校體育,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