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侃



我不懂繪畫的技巧,看畫的時候,我只看畫面給我的直觀感受。
看東旺的畫,想起馬爾克斯說的:為命運所決定,作家必須盡少地求助于想象。東旺的畫是寫實的,我喜歡他畫的白菜。小時候每到冬季家家戶戶都要儲存大白菜,它有著枯葉,有著蟲眼,但是,它與漫長的冬季相關,它與你的現實生活相連,所以你看它,不會覺得它只是一棵簡單的植物,它有著生命的倔強。
東旺的肖像畫為大家所稱道。他有極強的寫生能力,但是他的油畫給我的視覺沖擊卻并非是因為寫實。我看了他的一些創作場景的照片,模特和畫像之間,并不是照片里的對應關系,東旺畫出的,不是一個具象的人,而是他所理解的這個人的神,是那個人生命的悸動。這種悸動是模特自身精神世界的流露,也是東旺對于模特和模特所處的生活環境、生活狀態的把握。東旺的筆下沒有宏大的敘事,沒有高大的英雄。他著力描繪的是農村的父老鄉親、四處謀生的農民、城市里下崗的工人,描繪的是一個個在社會的底層為生活而倔強著的靈魂,因為這些靈魂是他所熟悉的。他要塑造的是底層民眾的生活心相,所以,這必然要使他超越具體的物象,在這里,東旺賡續了中國古代的藝術精神,正如東旺所說:“我意不是要顛覆已有的學院寫實體系,而是希望在西化的造型訓練中,注入中國意象精神的基因,使中國的寫實藝術身心健康,而營養品就是那些散落在中華大地的古代遺存。”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一個真實的、有瑕疵的世界被我們一天天遮蔽起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像被濾鏡過濾,打上了一層溫情脈脈的面紗。但是,現實的生活不是這樣的。東旺經歷過從農村到城市的艱辛,在他的畫作里,我看到的不僅僅是他將自己對社會與生活的敏銳感受,以及對生命的尊重,傾注在畫面的每一處細節中,他的內心一定是敏感、自尊而又倔強的。他畫筆下人物的悸動,是與他自己精神的悸動是合拍的,他們是寫實的,但從那些人物的表情里,我又分明讀出了他對這個時代強烈的責任意識與充滿希冀的抗爭。北島說:在沒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個人。北島的這句詩所具有的張力,東旺的內心一定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