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朝霞
(河南省洛寧縣人民醫院中醫兒科 洛寧471700)
喘息性支氣管炎主要由感染和過敏所致,病情進展緩慢,一般在急性期接受行抗感染治療后癥狀可有效緩解,但病情易反復,且部分藥物(如抗生素、糖皮質激素等)長期使用的安全性存在爭議[1~2]。喘息性支氣管炎屬于中醫“哮喘”范疇,臨床治療以祛痰止咳、清瀉肺熱為原則。人參蛤蚧湯可溫脾補腎,定喘止嗽,與哮喘治療原則相一致,因而運用人參蛤蚧湯治療可能具有一定效果[3~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觀察人參蛤蚧湯加減對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炎癥指標的影響,以便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已獲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采用前瞻性試驗方法選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6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1~9歲,平均(3.01±0.25)歲;病程6個月~2.5年,平均(1.05±0.24)年。對照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1.5~10歲,平均(2.98±0.23)歲;病程7個月~2.6年,平均(1.06±0.26)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對比性。患兒家長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入選標準(1)納入標準:西醫參照《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8版)[5]中相關標準,出現發熱、伴喘鳴音、粗濕啰音等癥狀;中醫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6]中風寒束肺證候,主癥為咳喘哮鳴,惡寒怕冷,痰液清稀;次癥為四肢欠溫,面色淡白;舌脈為舌質淡,苔薄白,脈滑;胸部X線可見雙肺紋理增多。(2)排除標準:對本研究藥物過敏的患兒;合并支氣管哮喘、肺炎等患兒;存在嚴重呼吸困難的患兒。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常規藥物治療:口服孟魯司特鈉咀嚼片(注冊證號H20181209),<5歲者,4 mg/次,1次/d;≥5歲者,5 mg/次,1次/d;靜脈滴注注射用鹽酸溴己新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57396),4 mg/次,2~3次/d;靜脈滴注注射用頭孢呋辛鈉(注冊證號H20160012),0.75 g/次,時間20~30 min,3次/d;發熱患兒可冰敷頭部降溫。連續治療14 d。
1.3.2 觀察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人參蛤蚧湯加減,組方:生曬參10 g、蛤蚧(去頭足)1對、麻黃3 g、杏仁6 g、白果肉6 g、桑白皮10 g、生姜6 g、紅棗2枚、炙甘草3 g。隨癥加減:寒痰者加法半夏6 g,紫菀、款冬花各5 g;肺氣虛者加黃芪6 g;脾氣虛者加白術6 g;腎氣虛者加仙靈脾6 g。由我院中藥房制成中藥顆粒:<2歲者,半劑/次,2次/d;2~5歲者,半劑/次,3次/d;>5歲者,1劑/次,2次/d。連續治療14 d。
1.4 評價指標(1)臨床效果:治療14 d后,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6]評定,痊愈為咳嗽、氣喘等癥狀均消失,胸片陰影消失;顯效為咳嗽、氣喘等主癥大部分消失,且肺部陰影基本被吸收;有效為主癥較治療前有所減輕;無效為癥狀無好轉或持續性惡化。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炎癥指標:治療前、治療14 d后,清晨采集空腹靜脈血2~3 ml,3 500 r/min離心10 min后,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邁瑞Mindray BS-420)檢測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及降鈣素原(PCT),均為免疫比濁法,試劑盒選自福建三迪生物技術有限公司。(3)不良反應:記錄患兒用藥期間胃腸道反應、皮疹、白細胞減少等癥狀。
1.5 統計學方法數據處理運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系統,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例(%)]
2.2 兩組患兒炎癥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CRP、TNF-α、PCT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4 d后,兩組CRP、TNF-α、PCT水平較治療前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炎癥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兒炎癥指標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同指標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n CRP/(ng/L) TNF-α/(mg/L) PCT/(ng/L)治療前觀察組對照組30 30 t P治療14 d后觀察組對照組30 30 t P 61.25±4.20 61.18±4.17 0.065 0.949 8.69±2.05*15.02±2.10*11.814<0.001 201.04±10.55 198.45±10.52 0.952 0.345 111.74±5.12*132.02±6.03*83.282<0.001 17.33±2.57 17.28±2.61 0.075 0.941 4.52±1.02*6.83±1.24*7.880<0.001
2.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情況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情況比較[例(%)]
喘息性支氣管炎是兒童呼吸道多發病,可激發上呼吸道感染,感染和過敏是較為常見的發病因素,因此臨床常采用抗感染、平喘等治療,如抗生素、糖皮質激素等。其中糖皮質激素可快速控制臨床癥狀,但是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產生的毒副作用較多,可導致患兒出現全身性不良反應,影響其生長發育[7~8]。此外,抗生素也不宜長期使用,因而安全用藥是目前臨床治療兒童喘息性支氣管炎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中醫學中喘息性支氣管炎被歸為“哮喘”范疇,發病機制在于外受風寒之邪,陽虛溫煦不足,而致痰飲郁肺、肺失肅降;且飲食不潔可導致宿食內滯,脾失健運,釀成痰濁,致肺氣失降,產生咳嗽。因而本病治療時需以除痰止咳、清瀉肺熱為主[9]。但同時喘息癥狀多虛實夾雜、寒熱并存,治療時需兼顧其本。人參蛤蚧湯中生曬參可補脾益肺、安神增智;蛤蚧補肺益腎、定喘止嗽,與生曬參共為君藥;麻黃、杏仁可宣肺平喘,共為臣藥,可助君藥平喘;白果肉、桑白皮、生姜可斂肺定喘、化痰止咳;紅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炙甘草調和諸藥,均為使藥[10~11]。此外,隨癥加減中法半夏、紫菀與款冬花可燥濕化痰、降逆止嘔;黃芪補氣固表;白術可健脾益氣;仙靈脾可補腎陽。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CRP、TNF-α、PCT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喘息性支氣管炎采用人參蛤蚧湯加減治療可提高臨床療效,并降低炎癥介質水平。分析其原因在于,人參皂苷可促進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同時提取的濃縮液具有抗菌作用[12];蛤蚧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激活機體免疫系統,降低炎性介質水平[13];麻黃中麻黃堿具有抑菌作用,抑制炎癥反應[14];杏仁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可抗氧化,防止自由基侵襲細胞,緩解炎癥[15]。此外,兩組用藥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明顯差異,可見人參蛤蚧湯加減聯合常規西藥治療喘息性支氣管炎不會增加藥物毒副作用,安全性較高。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中藥為天然藥物,幾乎無毒副作用,進入人體后適應性較好,因而不良反應較輕微。綜上所述,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采用人參蛤蚧湯加減治療可提高臨床療效,并減輕炎癥反應,且藥物毒副作用少,安全性較高,是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