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曄
啟迪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000
上海市長寧區為推進城市更新、發展社會事業、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擬新建一個集群眾體育健身、青少年科創活動和社區文化服務三位一體的以群眾性、公益性為基礎的非營利性綜合建筑工程項目。該項目作為區級城市空間的組成部分,有助于加快天山地區地標性的時尚商業文化娛樂區建設,提升市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該項目從方案中標至竣工建成將耗時三年,并計劃于2024年初投入使用。建設單位為長寧區體育局、教育局和天山路街道辦事處。婁山關路和紫云西路交叉口透視圖如圖1所示。

圖1 婁山關路紫云西路交叉口透視圖
該項目基地位于婁山關路和紫云西路交叉口西北側,地塊內已完成拆遷,現狀為空地。該項目西臨虹橋華庭小區,北臨金虹橋國際中心,均為高層,東和南兩個沿街方向為多層,東面隔婁山關路為天悅住宅小區,南面隔紫云西路的居民住宅已拆遷,屬待建公建。在基地周邊沿街已建較完善的商業服務設施,附近交通有公交站和地鐵站。按建筑任務書需求進行分析,該項目工程的建設具有建設用地緊、建筑類型多和使用品質高等特點。
(1)建設用地緊。該項目用地為矩形,大樓體形為立方體,鋪滿地塊。用地面積約8590m2,總建筑面積約44850m2,建筑占地面積約3950m2,建筑密度為46%,容積率為3,故此用地相當緊張。要在有限的用地范圍內,爭取最多最好的空間利用,唯一辦法只有盡量開發地下空間。現地下共有建筑面積約18600m2,地上共有建筑面積約26250m2,可見地下開發量較大。同時,該項目還因受場地限制,綠化面積僅有1031m2,綠地率只占12%。
(2)建筑類型多。該項目建設內容和功能組合為三個中心,即體育中心、青少年科創中心和社區文化中心,三個中心歸屬于三種不同建筑類型。體育中心在地下一層設置游泳池及其配套設施,其他體育用房布置于大樓頂部6~8層處,包括籃球、羽毛球、網球、乒乓球、壁球館,以及體育數據室、器材室、休息廳和更衣淋浴衛生間等。青少年科創中心在2~5層,設置航模展示區、生命科學、環境科學、物理實驗室、科學活動室和場地,以及辦公和衛生間等空間。為適應科技發展需要,部分場地兩層高;且將實驗室集中上下層布置,有利于實驗設備與管網的連接。社區文化中心在首層設置多功能廳、圖書閱覽室、社區教育、特色文化、團隊活動和衛生間等,在地下2層還設有街道后勤用房。
(3)使用品質高。該建筑地處繁華地段,工程項目為一類高層公共建筑;地下有6級二等人員掩蔽所及5級街鎮人防指揮所;建筑設備和室內外裝修均符合相關設計標準。工程總投資約25億元。
該項目為點狀高層方形塔樓,由于大樓多處房層較高且有夾層,因而建筑總高度達到65m。
基地室外設有入口廣場、大樓出入口、下沉庭院、室外停車位和地下車庫出入口等,充分利用入口廣場組織人流轉換,分流到大樓出入口和下沉庭院。在大樓沿街底部后退處理凹進兩層高度,在高密度的環境中爭取到寶貴的室外用地,把城市道路、廣場建筑和自然環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廣場形成公共的通透開敞的共享空間,并使大樓出入口位置更顯眼、突出。廣場雖小但富有特色,在入口廣場兩側端部有樓電梯可達下沉庭院,并在南、北和東三面均設有地下連通口,其中北向連通口可連通古北金虹橋。連通口與場地外城市交通相互聯系,可高效合理地解決人流疏散、換乘問題,也豐富了室外公共空間。基地內由于用地緊不設環形車道,機動車由紫云西路通到車行入口后直接進入地下車庫,人們經換乘電梯至各樓層,做到人車分流。在室外場地上,將機動車停車位布置在西面,有大型車位2個和小型車位4個,將非機動車出入口布置在北面,使基地內機動車、大巴、貨車、非機動車,以及人群分別使用不同的入口進入場地,進而減少各個部分之間的干擾,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人們出行的安全。
該大樓在每層平面的四角均勻布置樓電梯核心筒,并有環形走道相連,不僅對結構起到很好穩固作用,還有利于安全疏散。大樓在底層南向和東向分設門廳,南門廳是主入口,2層通高,與2層過廳之間形成共享空間。在底層南入口兩端各設一組樓電梯,使底層南門廳既是室外空間的延伸,又是室內空間序列的轉換,成為一個融合上下的空間樞紐,并將人流較多的多功能廳設置在南向和東向兩個門廳之間,方便其人員疏散,而東門廳主要供體育中心疏散使用。大樓除在底層設有兩個門廳,還在2層東側設有門廳,并設有兩個室外樓梯可從底層的入口廣場直接上2層,可供作青少年科創中心14歲以下兒童的專用疏散出口。
中庭空間為正方形,軸線尺寸為25.2m見方,位于大樓3~8層處,實際高度為52.7m。中庭上部和下部的使用功能不同,采用不同的開窗方式。在3~4層處以玻璃和銀色鋁板間隔;在5層處設大玻璃窗;在6~8處以玻璃幕墻和百葉格柵間隔。特別在中庭3層處設共享空間大廳,供航模展示區使用,是理想的公共場所,且在屋頂設玻璃天窗,不僅使中央空間較通透開敞,帶有中心感,能對6~8層水平空間內圍繞中庭東、南向的大休息廳起到很好的內向景觀效果。現籃球、羽毛球和網球練習房分層設置,均為專用練習房,其面積、高度和規模都可以滿足各種不同的訓練要求來設置,有利于單獨對外開放、互不干擾。
地下空間共設有三層,總高20m。其中地下三層設置機動車庫、物業用房和人防等;地下二層設置機動車庫、物業用房和街道后勤用房;地下車庫共能停車99輛。地下一層設置50m標準游泳池、戲水池、更衣淋浴衛生間等;地下一層夾層處可停非機動車庫150輛。
建筑物的外觀造型需要考慮到當地文脈和地域特征,以及建筑空間與城市空間相協調融合,并運用新技術、新材料進行創新。在周圍的復雜環境中如何凸顯其自身的標志性尤為重要,現8層建筑為高和寬均約65m的立方體大體量,可成為視覺中心而控制整個地塊。其在基地東、南兩側均為沿街建筑的城市展示面,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墻和弧面金屬穿孔板,運用材質的虛實觀感,形成強烈對比。基地西、北兩側建筑展示面以豎向線條為主,主要采用玻璃窗和灰色鋁單板。
為豐富建筑整體效果,結合各種不同功能區域對于外立面的不同要求,在外立面上有意識的形成不同的體塊收縮和切割手法,通過材料、色彩的運用,反映在大樓東面6層和南面7層的休息廳處,以空間延伸辦法凹進局部空間設置室外走廊,使外立面處理更為生動。
為增加近人尺度的空間豐富性,在首層設置室外樓梯共享平臺,其外立面面層為鋁板,體現厚重質感,使之與底層門廳入口的大玻璃形成虛實對比,并同四周的環境融為一體形成一個有機的建筑群體。整棟大樓簡潔明快的建筑形象和城市環境和諧協調,并力求現代大氣的風格,充分體現活力、開放、時尚和科技的城市生活元素,打造天山商圈具有現代氣息的標桿工程,成為本地區有特色、有創新的地標建筑。
綠色建筑是人類行為與自然共生的目標載體,同時也關注資源消耗與資源使用效率的關系。該項目經綜合分析、整合資源,達到綠色建筑等級二星級。
(1)設置屋頂花園,在屋頂平臺上可眺望東、南面的街景和市容。
(2)在地下三層設置有效容積為60m3的雨水收集池,收集基地內雨水,進行處理并用于綠地灌溉、道路澆灑及車庫沖洗。
(3)在屋頂上設置太陽能集熱器制備部分生活熱水,能使熱水占比小于20%。為降低光污染,主要對西側住宅的影響,將西立面的窗墻比,由原來的55%降低到40%。
(4)關于裝配式建筑,樓板采用鋼筋桁架樓承板及重復使用隔斷,充分利用和發揮構件的受力特點和作用,使整體結構達到安全、合理和經濟。
(5)該大樓使用人員除成人外,還有老人、青少年和14歲以下兒童,其安全性非常重要。現根據計算,疏散樓梯實際疏散寬度大于要求的疏散寬度。
當前伴隨時代的發展,城市在不斷拓展,而人們對于土地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高品質的綜合建筑具有功能多、建筑技術先進和風格多樣的特征,可為人們提供多種功能的活動中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土地資源不足,也可為創造具有特色的現代化新型綜合建筑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