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向華
本文運用四部分內容,詳細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業互聯網融資的風險及防范工作。首先,簡單闡述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其次,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互聯網融資模式;再次,說明了科技型中小企業互聯網融資模式的主要風險;最后,提出了具體的防范措施。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競爭壓力較大,尤其是存在融資困難等財務管理難題。其中,很多中小企業開始選擇互聯網融資,但是互聯網融資也存在較多的困境和難題。
根據調查研究發現科技型中小企業選擇融資方式時,主要通過股權融資、債務融資以及政府融資方式。然而,從整體上看中小企業的融資風險相對較高,很少選擇內部融資方式。借助銀行貸款開展融資活動成了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方式。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企業競爭形勢的轉變,國內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工作開始面臨較多的困境和弊端。首先,很多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性質屬于民營企業,缺乏必要的融資風險防范意識。其次,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銀行貸款融資方式,其工作程序較為繁雜,貸款資金額度也受到較大限制。因此,銀行貸款融資方式無法獲得足額的融資資金。
投資者一般會通過第三方平臺,借取一定款項,具有信息透明性高、交易成本低、涉及范圍廣等特點,深受中小企業的青睞。互聯網金融借貸雙方的需求匹配是有一定關聯的,所以,從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傳統銀行借貸的束縛。該融資模式是針對借貸雙方進行一對一的金融借貸模式,但是在實際借貸中,資金額度與期限并非完全匹配,更多的是一對多或多對多的模式。第一,大數據借貸金融模式。這是依托于大數據技術之下建立的定量借貸模型,它能夠直接為電子商務平臺中的中小企業進行貸款,是一種多對一的模式,具有高效性、靈活性和系統性。第二,網絡眾籌模式。同樣依托于互聯網平臺,借助公眾籌資,利用集體團購和預先申購的方式匯入資金,是一種一對多的模式,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點。

互聯網融資方式既能夠彌補傳統銀行機構的缺陷,也能夠更好地滿足借貸雙方的需求權益,所以互聯網融資模式開始受到中小企業的強烈歡迎。然而,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互聯網借貸金額與借款期限無法完全匹配,從而使得中小企業運用互聯網融資模式出現弊端。其中,大數據借貸金融模式主要是借助大數據專業技術,構建量化的借貸模型,從而完成融資工作。這種模式能夠為中小企業及時提供小額貸款業務,同時其審批流程也較為簡單。而網絡眾籌模式主要是通過互聯網平臺或者軟件向社會公眾籌資。這種模式的資金成本相對較低,審批效率也相對較高。
1.互聯網融資模式缺少規范的監督和管理。科技型中小企業在運用互聯網融資模式過程中,可能由于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規,所以容易出現法律風險。比如:無法確定借貸雙方是否具有合法性和合規性,同時也無法確認借貸合同是否有效。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很多互聯網貸款平臺都未取得相應的資格牌照,僅僅運用擔保的方式實施網絡借貸。因此,部分互聯網融資平臺存在較大的交易風險,缺乏規范且合理的監管。
2.互聯網融資模式容易出現信息安全風險。互聯網融資模式主要借助互聯網平臺或軟件,實施融資工作。但是,互聯網平臺的安全性、穩定性都可能影響融資的安全性,甚至可能出現安全威脅。比如:互聯網融資平臺出現技術故障之后,不僅會泄露借款單位的信息,同時也可能影響款項的入賬等工作。因此,互聯網融資平臺的運用,使得融資工作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國內的互聯網相關技術手段也在不斷完善,但是依然存在較多的漏洞和弊端。因此,科技型中小企業運用互聯網融資模式時,依然可能出現安全隱患。
3.互聯網融資模式可能出現信用風險。由于互聯網融資模式發展不夠成熟,所以并未建立規范的信用評估標準,所以互聯網融資模式下存在著較多的違約行為。然而,部分中小企業開始運用這些漏洞實施違法的融資活動。比如:信用等級較低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可能存在欺詐貸款的狀況,也可能存在貸款后潛逃等問題。因此,有些科技型中小企業搭建互聯網金融平臺,開展非法集資等不良活動,甚至進行大范圍的詐騙行為。盡管部分中小企業信用較為良好,但其融資平臺功能不完善,可能導致不法分子侵入平臺實施違法活動。因此,在互聯網融資模式的開展過程中,可能存在較多的信用風險。
1.增強投資者互聯網融資風險的防范意識。首先,政府部門要積極宣傳風險防范意識,引導社會公眾的投資者正確認識互聯網融資模式。比如:借助網絡制作風險防范宣傳片,使得廣大群眾都能夠了解風險的嚴重性,并引導其識別正規的融資平臺和違法融資軟件。其次,政府部門要及時披露互聯網融資平臺的失敗案例,警告投資者要規范理財。比如:相關的政府監管部門要及時公布違法的互聯網融資平臺。
2.完善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改進互聯網平臺的淘汰機制。當前,互聯網融資平臺數量較多,既包括銀行內部的在線銀行,也包括移動支付和電子商務。然而,這些互聯網融資平臺缺乏規范的法律法規制度,進而確保其平臺的合法性和穩定性。因此,我國相關的政府部門要結合金融市場發展現狀,不斷完善互聯網融資的法律法規。互聯網融資模式的運用過程中,社會中出現了很多違法的互聯網融資平臺,所以政府部門必須要聯合金融與法律方面的部門,出臺適合我國經濟市場的監督管理辦法。具體來說,政府部門必須要明確主要監管的單位,并制定系統的法律法規限制互聯網融資平臺進入的資格。同時,金融市場方面的部門,必須要不斷完善其淘汰機制,積極淘汰違法和不規范的互聯網金融平臺,確保互聯網融資業務的高速發展,進而不斷提高其經濟市場的發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