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強
隨著我國的農業企業的持續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業企業使用其自身的資金,這些資金的數量和方向變得越來越復雜。與此同時,資金使用風險和潛在風險也在增加。這些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以科學和有效的方式管理資金。農業企業的發展關系到大多數農民的利益,因此企業必須重視這些問題。
農業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制度不完善
從目前的財政農業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情況來看,雖然政府部門對這項工作非常重視,但是它的投資渠道過多,管理模式也比較混亂。一是資金的使用情況比較模糊,權責分配不明確。因為各項專項資金的來源是比較分散的,所以形成統一的管理方法比較困難,部門之間也缺乏溝通和協調,立項與審批的方式也各有異同,形成過度的重復投資和大量的資源浪費;二是權力過于分散,比如在基礎設施、公用事業、農業開發、技能培訓等方面,都是由不同的部門來管理與使用財政農業專項資金,這就大大增加了統籌安排的難度,因此也就難以進行合理的分配。
農業企業專項資金缺乏有效的監督
中國農業企業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在規范各種專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方面仍有許多工作要做,農業企業專項資金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在使用資金之前,農業企業缺乏全面的項目研究,包括對項目資金使用情況的調查和評估、需要一個更專業的審計小組。審計程序和相關標準仍然薄弱,而且沒有系統的評價制度,這種管理不利于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準確的科學評估,也不利于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更好的管理。與此同時,農業項目資金的管理和使用仍然是一個挑戰。農業項目與農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農業企業應建立健全農業項目開發制度,以確保其科學性和合理性,并盡可能避免因項目失敗而浪費資金的情況。此外,在使用資金方面,農業企業必須加強對資金的監督和管理,當局必須明確界定企業各部門的作用和責任。
農業專項資金界定范圍比較模糊不清
財政農業專項資金具有“專用性”的特點,這說明它應該適用于與農業相關的專項項目和事業。但是到了具體實施過程中,這部分專項資金的管理與核算之間存在比較大的差距。例如,制度已經明文規定要求所有額外的收入都應轉入財務專戶存儲。若有使用要求,應該根據項目實際進度撥付資金。這種管理模式需要分別核算收入和支出。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對專項資金的定義范圍并不明確、比較模糊,資金管理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的單位將資金納入全面預算中,可以實現收支在管理中的脫離。然而,有的單位將額外收入資金納入全面預算中,收支核算沒有實現脫離,這就造成專項資金賬戶變成了獲取利益的“法寶”,為腐敗的發生創造了條件。
農業專項資金核算不規范
首先,項目單位缺乏適合自身情況的財務管理制度,沒有建立農業專項資金??詈怂阒贫龋斐赊r業專項資金與日常使用資金混淆;其次是文件的實效性不高,大量空白條和代開發票的出現反映了專項資金支出的不確定性,難以驗證很多專項資金支出的真實性,存在挪用、擠占專項農業資金的情況;最后,農業專項資金難以被真正地投入使用。由于種種原因,農業專項資金存在著嚴峻的滯留現象,大部分專項資金撥付發生在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每年年末都會出現資金結余,嚴重影響及時撥付農業專項資金。
資金申報管理與核算并不規范
一些農業機構在申請農業專項資金、追加發展資金時,經常虛報項目規模和資金需求。例如,某些農業機構在申請農業機械補貼的農業專項資金時,明顯違反了國家法律規定,將《農業機械補貼目錄》以外的設備納入農業機械補貼的范圍。部分農業單位獲得農業專項資金后,由于這筆資金的無償性,部分違法人員挪用、擠占資金。預算編制不服從質量保證、降低成本的要求,同時忽視了項目進行中非常容易出現的各類問題,除了造成后期頻繁調整、預算變更的影響外,還會造成部分農業單位在財務核算上出現很多問題(如白條核算、文件管理不規范等)。
監督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建立健全資金使用績效評估機制
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加強對專項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首先,對項目的監督檢查要重視起來。注重項目的篩選以及立項調查、立項審批和立項實施的全過程監督。必須確保農業專項資金的專管人員實施嚴格的激勵和威懾措施,并根據報賬制的相關規定報送項目的執行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配合審計和監督部門進行審計或檢查農業專項資金。其次是建立健全績效評估制度。金融部門和項目管理部門根據項目類型建立一個農業專項資金的業績評估指標體系,并量化指標體系??冃гu估制度應建立一個基于專項資金使用周期的績效制度,以鼓勵良好行為和懲罰不當行為。在項目完成、審查和驗收后,項目執行中應安排或委托有關專家審查專項資金項目的申報、甄選、實施、評估和驗收的整個過程,提升嚴肅性,改進科學性和實效性。最后,建立公開的績效評估制度。財政部門和項目管理部門必須建立一個公開發布績效評估信息的制度,公開部分業績評估的結果,逐步實行公布制度,提高公共支出的透明度,接受社會和人民的監督。
增強農業企業專項資金的監管
關于農業企業特別基金的管理和監督問題,有關部門和企業應予以重視,繼續解決資金日常管理和使用的管理和監督問題,從而完善企業特別基金的監督管理制度。第一,關于農業項目的制定和批準。有關企業必須嚴格審查農業項目,重點規劃項目資金的使用,嚴格防范風險,堅決拒絕不符合要求的項目。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標準化評估,組建專業的項目實施評估和審計小組,引進專業人員,避免不合理的現金損失。第二,在資金使用過程中,企業必須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監督和管理。監測資金的使用是一個優先事項,目的是確保資金的使用符合規劃,嚴格管理項目資金的使用,同時不偏離既定模式,及時評估資金的使用情況,及時解決問題和風險,建立嚴格的監測和控制機制,以便逐步提高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在資金被濫用的情況下,監管機構應立即進行監測和檢查,以消除濫用的早期跡象,并加強對資金使用風險的控制。第三,農業企業應創新和完善專項資金管理的模式。及時引進高端人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專業資金管理隊伍,提高資金管理的科學性;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制度,借鑒農業企業的成功經驗,為管理行業專項資金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