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誠
一年一度的校籃球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我卻接連接到了11班同學和學校籃球裁判社對我班的投訴。
經過一番調查,我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上周,我班在與11班的小組對戰中以1分之差敗落,我班以小梁為首的籃球隊員對這場比賽頗有微詞,他們一致認為11班籃球隊在賽場上無視比賽規則,總是拉扯推搡,而裁判沒有根據規則公平判罰,對方好幾次犯規都沒有吹哨。于是,小梁寫了兩封信控訴11班和校籃球裁判社,并多次質問他們,語氣不太友善。這才有了11班和校籃球裁判社向我投訴這一幕。
我想,以小梁為首的同學之所以做出如此過激的舉動,歸根結底在于未能做到“尊重”二字,缺乏尊重籃球規則、尊重比賽對手、尊重籃球裁判的意識。如果我擺出說教者的姿態,對他們劈頭蓋臉一頓臭罵,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火上澆油,讓同學們對11班和裁判社的意見更大。反之,如果我給予學生合適的心理疏導,言傳身教,那么他們就能在平等的教育對話中體會到尊重的價值與力量,從而發自內心地反省自身行為。
第二天,我聯系了體育處孫老師,邀請他在班會課上為同學們講解籃球比賽規則,特別是肢體接觸、賽場語言等方面的細則,間接引導小梁復盤之前與11班的比賽,反思自身行為。班會課上,我先肯定了全班同學團結拼搏的精神,以及籃球隊在比賽中的精彩表現,隨后,我對大家說:“接下來,我班還將迎來好幾場比賽,為了讓大家在后續比賽中發揮得更好,今天我們邀請了孫老師來為大家講解籃球比賽規則。”同學們歡呼雀躍。孫老師結合NBA比賽視頻,詳細闡述了籃球比賽規則。下課后,我看到籃球隊成員從我面前走過時,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隨后,我又策劃了一次以“成長,從尊重開始”為主題的班級交流會。如果說孫老師的講解是為了讓同學們進一步了解比賽規則,引導他們消除對11班和裁判員的誤解的話,那么,這次交流會就是讓他們重新認識“尊重”二字。交流會上,我結合類似的比賽沖突事件創設了交流情境,讓同學們暢所欲言。
同學們的發言十分精彩。“規則是為比賽雙方制定的,雖說可能并不完美,但我們必須尊重,否則賽場的秩序就得不到保證。”“我們不僅要尊重對手,更要感謝對手,因為對手的強大鞭策著我們不斷進步。”“賽場上沒有絕對的公平,我們要學會寬容對待對方無意的過失。”“裁判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他們是規則的執行者,沒有吹哨意味著他們認為對方沒有犯規。”……
聽完大家的分享,我鄭重其事地說:“是啊,正是有了大家對規則的尊重,才有了比賽場上和諧有序的場景。比賽雙方激烈競爭,裁判在場上公正裁決,如此,才有比賽的精彩。尊重是一種美德,我們尊重規則、尊重對手、尊重裁判,甚至尊重隊友,尊重身邊的每一個生命,其實就是在尊重自己。”
沒過幾天,小梁在我的辦公桌上留下一封信,信里寫道:老師,對不起,我們不應該給11班和裁判員安上莫須有的“罪名”,是我們心胸狹隘了。我會向他們道歉,您不用擔心。同時也謝謝您的一番良苦用心,您用巧妙的方法維護了我們的自尊,也讓我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尊重。看完這封信,我知道,小梁是真心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籃球比賽還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在后面的比賽中,無論輸贏,班級籃球隊的成員都會在開場和結束的時候主動和對手、裁判握手。我慶幸自己在尊重中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引,引導他們認識了“尊重”這個詞的含義。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
責任編輯? 魏?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