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青年只要“醒來”,只要獲得更理想的本土發展機遇,就將成為改變小鎮“沉睡”局面的生力軍。
媒體評論員 王鐘的
過去一段時間,小鎮青年離開家鄉去大城市發展是主流,是大勢,但近年來出生在三、四、五線城市和縣城的青年選擇在家鄉創業、就業的比例不斷提升,這與我國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推進鄉村振興的政策導向有直接關系。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 魏后凱
很多小鎮青年身上閃動著“小白精神”:他們的出身平凡普通,時代給予了他們一個并不響亮的標簽,同時也給予了他們拼搏的韌勁和對成功的渴望。他們自信自強,有志,有識,有恒。
資深品牌公關顧問 慧超
小鎮青年因為電影院線的建設、因為互聯網被連接進來了。他們開始在中國的社會舞臺上展現自己的力量。這是一股新力量,他們的價值觀、消費口味和我們熟悉的人迥然不同。
得到App創始人 羅振宇
從“返鄉潮”中,不難看出小鎮青年這一群體的職業期許和人生理想,這是新時代的青年群像記憶,也是我國新生勞動力和新型勞動力資源自然性流動、規律性變化的動態縮影。
媒體評論員 閻巖
小鎮青年囊括了龐大的下沉市場和青年群體市場,他們人數眾多、有時間、有存款、敢花錢,是目前細分增量市場的重中之重。
經濟觀察網記者 胡群
小鎮青年既有對鄉土文化的內在認同與參與小鎮建設的主觀意愿,又掌握現代知識、引領先進文化,有可能成為活躍在小鎮之中的“新鄉賢”。
湖南師范大學鄉村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葉波
小鎮是個熟人社會,熟人社會有利有弊,總體利大于弊。生活在熟人圈里,做事有人幫襯,生活意義感更豐富。如果無法在大城市買房,大城市只能提供較好的收入,面對未來,個體始終有較大的不確定感,而小鎮生活的歸屬感和確定感很強,還能在買房等大事上得到家庭的支持。
武漢大學社會學院特聘研究員 呂德文
別哭,大城市打拼艱難,你還可以回小鎮“歲月靜好”。而那些本身就是大城市的人,他們可沒有你這條退路。其實,你已經贏了很多人。
豆瓣“小鎮青年”小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