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曉
“不同的時代,對企業的要求是不一樣的。”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說。對于當前所處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已有40年發展歷史、幾乎與改革開放同齡的TCL極具發言權。身處變化的時代,轉型成為一種求生本能。
企業走向成功有兩類路徑:一類是計劃式的逐步推進,其中不乏科學家們的辛勤付出;另一類依賴領導者強烈的個人特質。
TCL屬于后者。公司的一位高管說:“他(李東生)有中國企業家難得的哥倫布精神。”對于TCL甚至整個行業來說,李東生就像探索新大陸的哥倫布不斷自我顛覆,開辟新疆土。而其他高管對老板的評價更加具體,說他“拔得高,沉得深”作為TCL這艘“產業航母”的締造者和掌舵人,李東生帶領企業走過40年歷程,先后歷經5次變革。
成立于上世紀80年代的TCL最初只是一個作坊式工廠。1997年,李東生和惠州市政府簽訂改制協議后,在企業內部引入現代管理制度,完成了自身的第一次變革。從那時起,TCL的成長便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終于凝聚成中國品牌立足世界的一個縮影。隨后第二次變革:2002年,目標直指企業的國際化轉型,兩年后跨國并購湯姆遜彩電業務和阿爾卡特手機業務;第三次變革:2006年,建立液晶模組工廠,向上游摸索,并于兩年后投資華星光電;第四次變革:2014年,提出“智能+互聯網”“產品+服務”戰略轉型,雖然失敗了,但為此后戰略落地積累了經驗;第五次變革:2017年,李東生尖銳地指出企業正如逆水行舟,隨后大刀闊斧地對業務和公司進行剝離重組。
2019年,TCL拆分成以半導體顯示為核心的TCL科技和以智能終端為核心的TCL實業。吸引力不強、契合度不高的業務被通通剝離。
“勇于變革才能以舊換新”這句話被李東生不斷引用。而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TCL已從一個“童年記憶”,脫胎換骨,以另一種方式常伴左右。
對于女性高管,旁觀者難免有“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的好奇,而對于TCL的兩位女高管,這個問題的答案清晰而簡單。
擔任TCL董事的杜娟就像一團自由的火,沒人能拘得住。1999年,她放棄銀行的“金飯碗”跳槽到TCL。而魏雪作為一個“網紅高管”,大方在社交媒體上自我介紹道:TCL科技副總裁、雙胞胎男孩媽媽……
女性角色賦予她們天然的同理心,而作為高管又必須“剛柔相濟”。杜娟就是下屬又愛又怕的“狠角色”。她說:“如果我覺得這個人不夠專業,或者是他不能跟著我一起進步時,我就會毫不猶豫地淘汰他。因為我相信對一個人仁慈,是對其他所有人的不仁慈。”
杜娟“發明”了一種獨特的團建方式。2015年起,她每年都會帶著金融團隊頂著高溫徒步60公里,一行人連續走兩天,不光勞其筋骨,還苦其心志。她自認為不懂技術,但善于優化管理。2019年底,杜娟按照李東生的變革思路,推動了TCL企業文化升級,確立了“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科技企業”的愿景。
而作為品牌建設的關鍵人物,魏雪的任務是讓TCL這個人們心中的“老牌子”以年輕的形象走進全球消費者心里。
在二次元愛好者聚集的China Joy(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魏雪打卡探展,Vlog被發在“B站”和微博上;代表家電消費趨勢的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她也沒有缺席;而在此之前,電競賽事LPL已經被納入TCL的贊助版圖。
TCL不僅跨過了不惑之年,還抓住了屏幕這個更上游的市場。魏雪為其不斷更新著品牌形象,使其持續保持著在年輕群體中的號召力。“發出聲音是最重要的,”魏雪說,“引起關注,才有解決方案出來。”她“先人一步”贊助大型賽事,擴大品牌影響力,還借此推動公眾對女性價值的關注。
如今,做慈善似乎已成為成功企業的標配,特別是在當前推動第三次分配和共同富裕的背景之下。而早在2007年,魏雪和李東生就捐資設立了華萌基金,專注于一個公益空白領域資助貧困地區的高中生。2012年,她推動TCL公益基金會設立“燭光獎”,專注于鄉村教師群體。魏雪和每個“華萌班”的學子都有過溝通,她希望不僅在物質上,也在心理和綜合素質等方面都能給予他們關懷。
和做品牌一樣,魏雪在公益與慈善方面同樣“先人一步”。
早在2001年中國加入WTO之時,李東生就敏銳地意識到,未來做到持續成功的中國企業,一定是全球化經營的。在此后品牌的發展過程中,這個判斷一再得到驗證。世界深度融合,單純做一家“小而美”的公司幾乎不可能,必須要抓住全球化的機遇。
如今擔任TCL科技COO(首席運營官)的王成此前在海外任職近10年,他奠定了TCL電視在美國市場位列前二的基礎。2016年底,王成拍板了一個大膽的策略將歐洲市場的總經理、財務經理、產品計劃供應鏈經理都換成了外派的中國人,過去這些崗位都是從更了解情況的當地人中選拔。王成認為,當TCL用差異化方式攻占不同市場時,中國人總是更能理解總部的意圖,并且更堅定地執行。全球化是一道必答題,但要堅持以“我”為主。這一策略效果顯著,如今,海外市場為整個TCL電子業務貢獻了超六成的營收。
TCL科技高級副總裁、TCL華星光電CEO金旴植是韓國人,在國內,幾座以華星命名的大型液晶顯示面板工廠是TCL如今最有影響力的增長引擎,2020年,為TCL科技貢獻了超過60%的營收。
金旴植常和下屬提起喬丹的名言:“請記住,球星可以贏得比賽,但團隊合作才能贏得冠軍。”而他給自己的定位是“執行者”李東生把握發展大方向,他負責向下宣傳貫徹。金旴植是作為技術型人才被引進到TCL的,他對細節非常重視,經常跟市場部強調:“即便是非常小的一仗也要打好,能夠打贏小仗的人才能夠打贏大仗。”
而在經過海外市場開荒拓土的歷練之后,王成開始著手對TCL實業里的電視、空調和白電等智能終端業務進行數字化轉型。他認為,數字化的本質就是經營用戶,這是他在全球化運營中,一個一個訂單拿下來后的經驗之談。“這個過程是很長的,后面還會加速。”
當下所處世界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對于TCL來說,可以確定的是,要蹚出一條國產品牌的轉型之路。這是求生的本能,也是時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