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慶安縣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認真踐行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謀劃實施“五大工程”,加快把黨建工作重心聚焦到促進鄉村振興上來,為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實施“頭雁領航”工程,不斷優化能力素質。慶安縣把村級帶頭人隊伍建設作為首要任務來抓,通過配強班子、提升素質、強化管理等措施,培養懂經營、善治理、服務優、作風實的村級帶頭人隊伍。利用村“兩委”換屆契機,堅持“兩好三強”標準,超前準備謀劃,嚴格選舉程序,嚴肅換屆紀律,精心組織實施,實現了按時換屆率,一次成功率,村書記、村主任“一肩挑”率3個100%;強化素質提升,堅持“集中訓”“拉練訓”相結合,舉辦村黨組織書記培訓班1期,選派13名村黨組織書記參加甘南縣興十四村培訓班,將全縣14個鄉鎮劃分成4個片區,進行拉練式培訓,學經驗、補短板,開眼界、長見識;強化典型引帶,著力打造以帶富型、服務型、管理型、干事型為主要內容的“四型”村黨組織班子,打造典型示范村10個、農村黨建示范帶7條,其中同樂鎮同發村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強化激勵約束,全面推行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建立“選育管退”機制,結合村“兩委”成員“三項承諾”事項,對標對表進行考核,將村黨組織工作完成情況與待遇保障、獎補資金直接掛鉤,在換屆中調整不勝任、不盡職、不履職及年齡較大的村黨組織書記12人。
實施“強村富民”工程,不斷壯大基礎實力。慶安縣以富集體、富群眾為目標,著眼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發揮,實施“雙富”工程。慶安縣多元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逐步形成村級集體經濟產業鏈條;開展以清理不合理合同、化解村級債務、新增地源收費為主要內容的“清化收”專項行動,成立縣鄉村三級“清化收”專項領導小組,清理群眾比較關注、反映強烈、價格顯失公平的“問題合同”162份,化解村級債務569萬元,新增地源收費達4300余萬元;通過對上爭取項目、發展特色產業、興辦專業合作社等形式,多方投入富村產業,建立富村朝陽產業目錄,明確17條富村路徑,每個村至少確定1個以上富村路徑,其中慶安鎮保安村有5條富村產業,年均集體收入100萬元左右,截至2020年年底,全縣93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到10萬元以上;突出黨員引帶,在農民黨員中開展以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活動為主要內容的“雙帶”型黨員活動,圍繞種、養、加、銷四個體系,領辦創辦各類經濟組織,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全縣培育“雙帶”型黨員1100多人,領辦創辦農業專業合作社或企業232個,參與農戶1700戶,戶均增收近3000元。
實施“城鄉融合”工程,不斷強化外力支撐。慶安縣充分發揮縣直單位黨組織優勢,通過“以城促鄉、聯村共建、結對幫扶”,實現城鄉基層黨建工作的統籌協調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慶安縣建立聯建機制,每個縣直單位確定一名分管副職、一名聯絡員,圍繞“謀劃一個好思路、引進一個項目、建立一個基地、帶來一筆資金、發展一個產業、辦成一批實事”的“六個一”工作重點,謀劃工作思路、細化推進措施、確保工作實效;在結對共建中,各幫扶單位加強與村黨組織的溝通聯系,共商發展思路,共議幫帶舉措,普遍建立例會制,定期溝通工作情況,研究分析存在問題,討論下一步共建計劃。去年以來縣直各單位共為村集體投入維護村級活動場所、修整砂石路、購置辦公設備等資金70余萬元,爭取產業、民生等項目11個,項目資金達200余萬元,包保聯系脫貧戶實現全覆蓋;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向鄉村振興重點村、軟弱渙散村、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等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共調整選派駐村工作隊隊長18人、隊員36人,選派第一書記16人,做好業務培訓、日常監管、服務保障等關鍵環節,切實激發駐村工作隊在助力鄉村振興中的“生力軍”作用。
實施“夯基架梁”工程,不斷建強基本保障。慶安縣實施陣地保障工程,制定下發《全縣村級黨建陣地標準化建設、規范化管理的指導意見》《全縣創建農村模范村黨組織暨打造農村黨建示范帶的實施方案》等文件,建立縣委統籌、鄉鎮負責、村黨組織抓落實的責任體系。慶安縣堅持“建是基礎、管是關鍵、用是目標”的原則,大力推進村級黨建陣地建、管、用并重的“三位一體”工作格局,近年來共完成改造升級81個,建設室外黨建主題廣場21個、黨建長廊43處,今年重點整治功能設置不完善的村級活動場所12個,年底前村級黨建陣地標準化率可實現100%;實施“人才強縣”舉措,重點培養村級后備人才力量,每個村擇優選拔40周歲以下本村符合條件的致富能手、外出經商務工中的優秀青年、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種植養殖加工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等優秀群體后備干部3名以上,并建立后備人才培養機制,解決村級“后繼乏人”問題。
實施“組織覆蓋”工程,不斷完善治理機制。慶安縣以村為基本單元,將50名黨員以上的村黨支部全面升格為黨總支,同步下設黨支部,將專業合作體、農業示范園區及農業企業等經濟組織,通過單建、聯建等方式建立黨組織,納入村黨組織管理,形成“一核多元”的黨建工作格局,去年以來共升格村黨總支52個,新成立經濟合作類黨支部7個。慶安縣圍繞推動黨建引領鄉村治理,93個村全部建立黨員紅色責任區,設置黨員中心戶1362戶,按屯建立服務代辦點,為弱勢群體提供代理代辦服務,年初以來共化解各類矛盾150余起,辦實事好事1260多件;健全完善村規民約、村務監督委員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和禁毒禁賭會“一約五會”,借助村“兩委”換屆契機,配齊配強“五會”機構,讓農民自己說事、議事、主事,積極培樹社會主義新農村正能量,累計評選各類“孝賢”840余名,構建起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實現“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共同助力富美和諧示范村建設。?
(作者系中共慶安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