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萬明
【摘要】文章以新企業會計準則中的會計計量為主要內容,分析多重會計計量屬性并存的優勢,找出新準則會計計量模式在實際應用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幾點關于會計計量實務運用的個人見解。
【關鍵詞】新企業會計準則;會計計量;多重會計計量
【中圖分類號】F275.2
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經濟形勢瞬息萬變,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愈加頻繁,要想促使會計行業發展能夠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首先應重視會計計量屬性。為促進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協同發展,財政部重新修訂頒布了《企業會計準則》,為企業會計要素的計量提供了規范化依據體系,本文針對會計計量在具體實施中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探討各種會計計量屬性的實際應用策略,以期為企業會計工作的高效順利開展提供參考。
一、多重會計計量的現實應用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在對會計要素確認計量時,一般應采用歷史成本法,在保證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并可靠計量時,根據經濟業務性質選擇使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等計量屬性。可以看出歷史成本法是計量的基礎,其他計量屬性作為補充,對會計要素金額進行真實反映。然而,歷史成本計量屬性與其他幾種計量屬性又是相對的,在實際應用中,歷史成本計量屬性具有方便易行的優勢,對于企業的運行情況也可以做到較為精準的把握,但是也存在固有的缺陷,所以在當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下,計量結果就會大受影響,這就需要選用其他計量屬性來解決歷史成本的不足,在實際應用中多重會計計量屬性解決了以下問題:
(一)解決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
會計工作的目的是對企業經濟活動的真實反映,工作的成果是產生財務報表體現企業過去經濟運行的情況,將企業過去一段時間的經濟運行情況更加全面而客觀地反映出來,但是如果特殊經濟環境中對所有會計要素都應用歷史成本計量屬性來開展計量工作,無疑會大大影響結果的真實性。歷史成本計量是以取得或制造某項財產物資時點的交易價格作為計量基礎,所以不會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而出現變化,為了保證計量準確性,可以采用公允計量屬性等多種價值體系作為經濟環境變化交易事項的計量屬性,以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反映。
(二)解決了資產減值計量問題
企業的資產價值是在歷史成本計量的基礎上通過資產負債表來反映,如果某項資產不能為企業未來帶來經濟利益或帶來的經濟利益低于其賬面價值時,需要進行減值損失確認,真實反映資產價值。而歷史成本使得資產實際成本高于該項資產可回收的金額,在資產市場價值的狀態下仍以歷史成本作為計算基礎時,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利潤表反映的收益就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財務報告無法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經營和財務狀況。在實施新會計準則之后,區別不同的資產采用不同的減值損失計量屬性,很好地解決了資產價值在財務報表中的反映問題。
(三)建筑工程行業的計量方式得到了優化
在建筑工程行業,新會計準則將收入確認方式、計量方法等內容進行了明確。使會計人員在進行收入確認計量時有據可依,相比原會計準則,更加明晰地提供了五步計量模型,保證了收入確認的準確合理性。對于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根據完工百分比確認的收入而形成的應收賬款,合同資產及合同資產減值準備,以及因購進原材料價格的變化、工程施工的不確定性帶來的窩工現象使得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所導致的建筑施工項目的各項會計要素確認的財務報表難以反映項目的真實經濟利益等問題。新會計準則對計量標準及方法進行了規范,能夠提升建筑企業計量方法的科學性。
(四)解決了或有負債計量的問題
大多數企業在日常運營過程中,因外部因素的干擾如市場環境變化等,會使得企業存在較多的不確定因素,這些因素大多存在于資產負債表中,如其在承擔某些義務的過程中且這些義務的履行屬于未來的某個時間點,這就使其無法在資產負債表中對這個時間點的義務進行詳細說明,或無法對結果做出準確判斷,使得在承擔義務的過程中,一旦某種不確定因素發生變化,以歷史成本計量的負債無法真實反映該債務的現時義務,在新企業會計準則中對或有事項預計負債的計量方式有了明確規定,給出了運用最佳估計數的計量方法,解決了或有事項預計負債計量的問題,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
(五)有機銜接了國際會計準則問題
新企業會計準則制定修正過程中,對某些常見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和界定,如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歷史成本,對這些會計計量屬性進行較為清晰的說明,能夠幫助企業在日常會計核算中解決不同的問題,根據經濟業務選擇不同的會計計量方式和與之相應的具體會計準則,與國際上通行的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等計量屬性幾乎沒有太大區別,所以這一點有助于我國企業與國際會計準則的有機銜接。
二、會計計量在實務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新會計準則對會計計量屬性的具體應用進行了基礎性界定,闡述了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方法的適用情況,唯一的問題是在從舊會計準則到新會計準則的轉變過程中,出現了單一模式到選擇模式的轉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企業無法在較短的時間內適應新會計準則的要求或無法有效地在不同的會計計量準則中進行選擇。
(一)在實務中如何確定公允價值
新會計準則對于公允價值的表達方式與舊會計準則有著較大的差別,因此使得會計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具備較為強烈的排斥感,在具體的會計工作開展過程中,并沒有對公允價值進行有效的應用,然而國際會計準則以及我國推行的新會計準則對公允價值進行了較為明確的說明,使得公允價值在企業的會計計量準則中顯示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會計實務中,如價格波動導致原材料價格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些差異會使得企業在通過公允價值進行資產負債計算時,產生的結果會與實際結果有較大的偏差,進而導致企業間的會計信息交換出現了一些問題。
(二)不同的會計環境對會計計量的影響
會計環境是決定會計事項如何進行操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進行會計事項的過程中,要針對事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計量屬性,選擇應用不同的計量屬性會使得計算結果出現很大差異,如企業在通過合并重組所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和通過其他不同方式取得的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方式,與受共同控制的企業合并過程中所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由于受不同的會計環境的影響,結果也有所不同。
(三)計量標準應用到會計實務中產生不同的理解與解釋
會計人員本身的綜合素質可能會影響會計實務工作,如會計人員的思維方式或者是知識儲備以及對事物的判斷能力,都會對某一種會計計量屬性的應用過程中產生一定的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可比性原則要求對相同或類似交易或事項,應采用一致的會計政策,而計量屬性的選擇又有多重性,這就需要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不同人員理解可能存在差異,所以不同計量屬性的選擇應通過符合會計政策變更的要求,才能對企業的交易事項進行正確處理,使得會計工作中的信息質量實現較好的統一,在進行會計實務的工作過程中,計量標準適用性也應根據計量對象特點進行差異選擇。
三、會計計量實務運用的幾點建議
(一)明確計量目標
在開展會計計量相關工作時,首先應明確會計計量的目標,會計計量的工作內容應當通過何種方式進行應用,并且在應用過程中隨著目標的變化選擇相應的計量方法,大多數企業在進行會計計量目標制定時,要確保將重要信息傳達準確,計量屬性能夠將企業的公允價值以及資產情況或負債情況進行較為清晰的反映。在通過其他計量方法的輔助下使得信息結果能夠更加符合使用者的要求,在進行會計計量方法的選擇過程中,應采用以下方法明確計量屬性的衡量標準:首先是會計計量信息的質量要具備基本的相關性以及客觀性;其次是財務報告的分析能夠為企業今后經濟活動提供有效價值,資產及負債的計量可以強化企業在經濟利益流入或流出過程中得以正確反映,基于計量屬性來選擇符合未來經濟利益獲取的正確方式;最后是對會計成本的考量,即在選擇某種計量屬性后,投入產出比應當顯得較為科學合理。
(二)強化計量效力
原會計準則下,企業會計計量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新會計準則打破了歷史成本計量模式引用了公允價值等概念,企業的會計計量通常由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組成,初始計量的主要內容包括公允價值以及歷史成本,后續計量則包含了公允價值、重置價值和攤余成本,本質上兩種計量方法有著較多的相同之處,計量效果優化必須考慮多種因素,要根據新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選擇適宜的計量屬性。
(三)以經濟行為所處的環境為根本
經濟活動所處的環境不同,會計計量屬性的選擇也會不同。如果一項經濟事項的計量發生在資產負債表日,且該經濟事項暫無交易協議的支持或交易行為存在不公允性,該經濟事項需要根據公平交易行為來確認其價值,可根據該經濟事項存在的活躍市場或者類似活躍市場作為參照標準,選擇恰當的計量屬性來確認該經濟事項的行為。如果無活躍市場可以提供參照,則可以以同行業內的最近交易價格作為參照。再如存貨后續計量工作的開展要以存貨所處的市場環境為出發點,可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來計量,首要任務是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值,而可變現凈值的確定同樣需要一個活躍的市場環境,然后根據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做出判斷,根據企業持有存貨的目的及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影響等多方面區分判別進行計量。
在企業運營發展過程中,將各種經濟事項的會計要素準確真實地反映到財務報告中,就需要借助科學的會計計量方式達到提高會計工作質量的目的,這充分體現出優化和改進會計計量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新企業會計準則針對會計計量方式進行了合理優化,促使其更加適應當前的經濟環境,相信隨著我國會計準則的不斷完善,會計計量所反映的企業經濟活動價值分析將更加具有實用價值,助力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提升,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大的價值。
主要參考文獻:?
[1]劉偉.基于新企業會計準則的會計計量問題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9(3):159-160.
[2]許芳,伍光磊.公允價值計量及其在新企業會計準則中應用的思考[J].華東經濟管理,2007(2):141-143.
[3]程華安.新企業會計準則中會計職業判斷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中的運用[J].經濟視角, 2011(4):54-55.
[4]張巧仙,鄭香榮.新企業會計準則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計量與核算[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2008(6):100-101.
[5]韓晶.新會計準則對企業財務管理會計實務的影響研究[J].大眾商務,2021(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