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榮
懷化永晟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湖南 懷化 418000
在現代建筑施工中,地下室工程規模不斷擴大,如何有效提高地下室防水防滲能力是一大重難點所在。一旦發生滲漏情況,會直接影響地下室的正常使用,嚴重的還會影響整個建筑的使用壽命。對此,文章針對地下室防水提出防排結合式的防水技術,將被動防水轉變為主動防水,獲得了更可靠的防水效果。
基于現代城市的發展,我國建筑形式、規模開始呈多元化發展態勢,地下室成為城市建筑結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地下室工程建設中,由于其周邊環境的特殊性,必須將防水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從廣義上來看,防水措施主要包括隔水、排水以及阻斷地基巖土水源等方法。其中,隔水是通過混凝土自身的防水性能實現,或是利用不(弱)透水材料設置附加的防水層,這也是狹義上的防水措施;排水則是在地表水、地下水等滲入建筑前,做好相關疏導、排除工作。
我國地下室防水工程大多依賴防水材料,早期以單一的隔水為主,對建筑排水不夠重視,或是僅將排水作為輔助措施,或是完全忽略排水的作用,這也就導致不少地下室運行一段時間后發生滲水、漏水現象。然而,由于地下室埋設較深,一旦出現滲水、漏水的情況,問題將十分復雜,且處理難度大,因此有效預防地下室滲水、漏水問題的發生十分關鍵。文章從廣義上的地下室防水角度出發,提出采用防排結合式防水技術,切實提高地下室防水效果,保證整體建筑安全、可靠運行。
目前,在我國地下室防水工作中,防排結合是一大重要發展趨勢,也是最有效的防水措施之一。防排結合必須將防水與排水工作有機結合,主要包括混凝土自防水(剛性防水)、附加防水層(柔性防水)、設置排水系統,最終達到地下室無明水的效果。其中,混凝土自防水要求在混凝土內添加防水劑,并澆筑側墻、底板;附加防水層的材料以合成高分子卷材、涂料為主,主要用于墻內側、基礎底板表面;排水設施包括盲溝、滲排水層、室內明溝等,如圖1所示。

圖1 室內排水溝防水構造(單位:mm)
地下室防排結合式防水技術的運用優勢顯著,具體可歸納為如下幾點:
(1)在防排結合式防水中,通過剛性防水以及地下水收集與外排措施的應用,可簡化施工期外防水工序,施工速度更快;
(2)在防排理念下,地下室外墻與連續梁可合為一體,同時地下室的有效面積也可得到增加;
(3)與單一的防水技術相比,防排結合式防水可有效解決地下室外墻滲水、漏水等質量難題,通過室內排水措施的運用,在外防水受損的情況下,室內也可保持干燥,減少后期因滲水、漏水產生的維修費用和造成的經濟損失。
某綜合體建筑總建筑面積為15.88萬m2,有地上28層、地下3層,高度為99.8m。地下室的埋深偏大,每層面積約14017.53m2,整體較大,基坑周長為493.1m,擋墻基礎、核心筒基礎埋深分別為15.2m、17.8m。由于周邊環境復雜,基坑施工時決定采用機械切割、垂直開挖方法,開挖后巖壁產生多條裂隙,且出現滲水情況。根據項目實際情況綜合分析,擋墻采取單面支模的施工方法,通過外防內貼實現防水,整體的施工難度偏大。
經綜合分析,決定采用防排結合式防水方案,具體如下:
(1)巖壁設吊籃,滲水裂隙采取引流+封堵的處理措施;
(2)擋墻根部巖壁一側設反漏層,設置導流管,將滲水統一引流至室內的排水溝中;
(3)巖壁設置卷材防水層,由上至下實施粘貼操作;
(4)對地下室的擋墻進行從上至下施工。
(1)巖壁滲水處理。該項目地表存在2m厚土層,土層含水下滲,并沿著巖壁上的裂隙滲出,滲水處理成為地下室防水的重要內容之一。具體要點如下:①沿巖、土交界面開鑿水平槽,同時沿裂隙開鑿凹槽,實現土層內潛水、裂隙水的有序排出。②巖壁埋設排水管,將裂隙水統一排入反漏層。該項目采用?25塑料管制作排水管,每節塑料管的長度以6~7m為宜,管上部0.8m范圍鉆設多個小孔,并以鋼絲網包裹實現過濾擋砂;塑料管底部2.5m位置綁扎膨脹止水條,并在空隙內充分填充PU注漿料。縱向排水管由PVC管制成,使用“超速止漏寶”進行固定,兩側填充雙組分密封膏,并刷防水膠、抹灰。③該項目巖壁切割后為鋸齒狀,配置1∶3水泥砂漿進行抹灰,厚度為30mm;局部設置鋼絲網,采取分層抹灰的方法,并設隱縫,減少后期裂縫的產生。
(2)外防內貼防水施工。完成抹灰作業并對基層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定位放線,從上至下鋪貼防水卷材,在陰陽角等節點位置施作附加層,并做好檢查驗收工作。BAC防水卷材采用濕鋪作業方法,粘接面朝下在基層上平鋪,逐步將隔離紙剝離,并進行粘貼;完成粘貼后,使用膠滾朝前、朝外滾壓,將空氣排除,保證卷材粘貼牢固。搭接卷材時,必須嚴格控制搭接寬度,具體分為長邊、短邊兩種,以50mm、70mm為宜。防水施工時,先進行大面積卷材鋪貼,然后在陰陽角、節點設置附加層,將寬度控制在500mm左右;在部分薄弱位置設置一層防水涂料,對于卷材立面收頭處,則使用專用密封膏處理。
(3)反漏層施工。地下室擋墻底部外側按設計要求開鑿溝槽,高、寬分別控制在400mm、350mm,內部填充卵石構成反濾層,埋管,將水引入室內排水溝進行泄水降壓。反漏層外側砌單墻,按6~8m間距設?75的盲溝排水連接管,填筑卵石后進行封砌抹面,并施作底部防水。
(4)后澆帶及施工縫設置。該項目地下室純尺寸為154.15m×92.4m(長×寬),原設計4條后澆帶,結合實際施工要求,增設2條后澆帶,整個地下室分為15個施工段;地下室外墻增設4條施工縫,每段墻體長度為30m。
(5)地下室擋墻施工。擋墻施作采用組合大模板,混凝土摻入ZY型微膨脹劑,抗滲等級為P6。澆筑作業分2次實施,即暗梁以下200mm、樓面上翻300mm處,振搗采用密插方法,混凝土澆筑2h內對頂部混凝土二次振搗,保證混凝土密實,以獲得良好的剛性防水效果。
(6)后澆帶澆筑。樓層澆筑60d后,按設計要求澆筑后澆帶,選用等級高一級的混凝土,摻入ZY型膨脹劑、纖維,坍落度為130~150mm。澆筑后濕潤養護28d,強度達標后拆模。
在建筑地下室施工中,防水是重點內容,尤其是隨著地下室深度的增加,地下水的威脅不斷增加,單一的防水措施風險較大,一旦失效,將出現嚴重的滲漏水情況。對此,在地下室工程建設中需根據項目情況、周邊環境特征制訂合理的防排水結合的施工方案,切實為地下室構建多道防線,保證地下室安全可靠地運行,為整個建筑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