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利龍
中交一公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1100
案例項目位于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廊坊片區起步區北區,地處規劃航空物流區北部。該項目北鄰北部機場北線高速、南鄰華興道、西鄰臨空路和東鄰105國道,規劃以二類居住用地、工業用地為主,融入部分行政辦公、商業、商務等用地。廊坊臨空經濟區起步區道路總長度為13.44km,其中城市主干路5條,全長8.35km,城市次干路3條,全長5.09km。道路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暫無圖紙)、橋梁工程、排水工程(雨水、污水)、再生水工程、綠化給水工程、照明工程、電力工程、電信工程、智慧交通(暫無圖紙)、城市家具(暫無圖紙)等施工。
進行路堤填筑之前,必須對動工場地表面進行清理,肅清場地表面的草本覆蓋物、腐殖質、耕植土等,挖除部分深度約40cm。清表完成后,選擇合規的山皮石進行回填,基底壓實度(重型)≥90%。如果實際路基填土厚度小于路面與路床總高度,則要實行超挖分層回填,把地基表層土再次夯實,夯實程度要大于“零填及挖方路基”的要求。挖方路基達到路面結構底層后,超挖40cm,填筑40cm山皮石,確保路床壓實達到標準。填筑料山皮石的最大粒徑不超過300mm,不超過整體填筑的2/3,含土量小于30%。
山皮石填方后,若下承層還未達到夯實度規定,可以另選取9%的石灰土進行二次填方,使用量依具體情況而定[1]。
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基層:(1)水泥穩定碎石7d無側限抗壓強度。基層強度為4.0MPa,底基層強度≥3.0MPa。(2)壓實度。基層≥98%,底基層≥97%。水泥穩定碎石選取骨架密實型級配,集料配比要滿足《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 D50—2017)的細則,水泥穩定級配碎石的水泥摻量經過配合比試驗測定,滿足策劃強度需求。
瀝青混凝土面層石油瀝青等級為A級,標號均為70號。瀝青混合料和作業工藝必須滿足《城鎮道路路面設計規范》(CJJ 169—2012)、《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 40—2004)等相關規定。抗車轍瀝青混合料抗車轍劑詳細配料則參考配合比策劃確定,要求達到瀝青混合料動穩定度指標。
上部結構選用預制預應力混凝土T梁橋,預應力混凝土簡支T梁選擇預制吊裝動工計劃,板頂鋪筑現澆混凝土,上設防水層和瀝青混凝土鋪設。預應力鋼絞線型號為1X7-15.20-1860-GB/T5224—2014,松弛率為2.5%,強度為1860MPa,作業張拉控制應力為1302MPa。
下部結構橋臺樁基礎是鉆孔灌注樁,橋墩采用樁接柱式,橋墩之間設計系梁,橋墩樁基礎設計為鉆孔灌注樁。附屬結構的橋梁支座采取板式橡膠支座設計,人行道鋪設混凝土路緣石和彩色防滑磚。
與橋梁伸縮縫有關的處理技藝包括以下方面:
(1)在干凈環境下分割伸縮縫。為了減少污染,擴大可用場地,在需要分割的收縮縫兩邊用膠帶粘貼織物,避免工程量增加。然后運用風鎬等工具進行開槽操作,作業人員在操作中需維持槽內衛生,讓新老部位更好地結合。
(2)焊接橋梁伸縮縫。焊接前,作業人員需依據動工時的周圍溫度、混凝土的預估收縮度和徐變造成的梁體收縮程度等推算開閉量,之后計劃可能用到的器械工具。
(3)施工中途為了保證焊接的對稱性,避免焊接造成型材變形,操作員必須先用電焊定位。施工結束后,操作員必須拆卸鎖緊裝置,以保證伸縮縫的正常工作,伸縮縫設計如圖1所示。

圖1 伸縮縫施工圖
施工單位要根據路橋作業的實際狀況創建一個擁有健全體系的管理制度,從而對施工全過程進行管控。承接單位安全管控人員應該提前和技術人員協商,策劃安全措施方案,降低危險發生的概率。同時,施工人員要在保證工程質量和提高作業效率的前提下,規范和優化管理制度。
作為承接單位,也需要對承接的項目質量負責,設立可行的監管體制,培養員工的安全意識,糾正其在作業推進中的態度。建議相關單位建立獎懲機制,將薪酬福利和安全管理相連,增加單位企業的信用度。此外,為了更好地提升操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和安全意識,企業要組織定期培訓,從根本上保證路橋工程的安全[2]。
為了切實保證項目質量與安全,政府應加大監管力度,參照建筑安全標準監管工程建設。在公路橋梁施工中,建設單位的施工工藝應當根據國家標準和要求確定,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制訂質量安全控制方案。發現質量安全問題時,責任人必須嚴格依照規定改進,待問題全部解決后,才能繼續動工。另外,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監管制度,根據實際情況優化管控方案、規范操作,使工程質量和安全滿足要求。
在整體項目推進中,施工計劃承擔著指導現場施工的重任。因此,施工企業要從各個方面密切關注整體方案的策劃、推進,詳細舉措如下。
(1)施工方案的策劃涉及各個方面,如施工技術、測量要求、臨時用電鋪設、風險源識別等多個內容,需要多個部門、專業共同參與,最終交由項目總工程師進行整合,得到一份滿足場內實際動工情況的計劃[3]。
(2)現階段規劃的施工方案必須具有經濟性、可行性和指導性。在規劃施工方案時,要同時綜合技術要求和圖表繪畫,以便施工人員利用圖表加深對方案的了解。
項目的每一個產品都來自一線施工隊。當前施工隊伍的質量安全意識、責任意識不足,技術工藝水平參差不齊,要想提升隊伍的專業素養和整體工程的質量安全水平,加強施工隊伍的規范化建設勢在必行[4]。在實際建設中,管理層必須從施工隊伍的立場出發,安排和施工隊伍相匹配的培訓,比如員工自愿參加或以員工喜歡的方式來推行教育和培訓,從而實現提高施工隊伍素質、安全意識、質量意識、責任意識和工藝水平的目標,滿足項目管理的需要,提升整體企業的信譽度,從而增加收益[5]。
施工單位在安全風險識別體系管理過程中,應以安全管理體系和雙重防范機制為基礎,重點關注以下方面:
(1)施工人員應首先確定可能發生風險的位點,把風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然后對整個工程進行檢查,之后進行分析、闡述,初步確定風險清單,控制施工推進中可能出現的風險,提高整體的風險管控和緊急處理能力。在風險甄別過程中,安全管理人員應嚴格遵循有關法律法規,提升甄別安全風險的能力,從而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并且,在風險發生時,可以有條不紊地解決。
(2)目前主要有4個安全風險等級,按照紅色、橙色、黃色、藍色的順序風險程度依次遞減。因此,要求項目安全管控者認真理解4個顏色所代表的風險難易程度,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對應的風險管理方法,避免問題發生時出現混亂,能及時有效地處理問題。
綜上所述,道路工程和橋梁的安全管理水平不僅會影響作業隊伍的自身安全,還可能影響施工企業的實際收益。因此,在路橋建設項目中,建設企業需要嚴格監管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整體把控工程的質量建設,使我國路橋建設得到更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