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彪
四川省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21世紀以來,我國公路建設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期,其中公路隧道建設方面業績尤為突出。近10年來,我國公路隧道每年新增里程1100km以上,是世界上公路隧道數量最多和里程最長的國家,隧道工程規模和難度在世界上居首位。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公路隧道已經從建設期逐漸進入運營期。由于隧道建設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建設年代跨度大、施工缺陷等,造成隧道出現襯砌裂損、滲漏水等病害,嚴重影響隧道運營安全及行車舒適性。2019年,交通運輸部組織開展為期2年的“公路隧道提質升級行動”,著力補齊公路隧道運營管理短板,推動我國由“公路隧道大國”向“公路隧道強國”邁進。各地積極開展隧道土建結構病害普查與評估工作,分類開展隧道病害防治工作,逐步消除病害,維持結構良好的技術狀況,確保隧道運營安全可控。經調查,隧道襯砌裂損及滲漏水是主要病害表現,應予以重視。我國公路隧道工程滲漏水防治設計正處于不斷地改革和創新之中,已經成為我國公路建設中的一個關鍵性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建筑工程的數量逐漸增加,對于防水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防水材料行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但隨之也帶來了一些問題,部分防水材料的廠家由于缺乏技術人員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導致大量假冒偽劣產品出現在市場中,防水材料質量不合格,使得防水工程的質量不達標,對公路隧道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阻礙。
設計及施工不合理極易造成隧道工程滲漏水,因此施工單位必須制訂科學合理的設計及施工方案,保障隧道工程施工的順利推進,使每個環節都能夠有效銜接。另外,也要根據工程實際情況使用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法,真正做到合理化和科學化,確保施工的每個環節和管理制度相結合,保障隧道工程施工工作的順利推進,避免出現滲漏水現象。
隧道工程施工環節的安全管理工作尤為重要,在施工過程中,要把安全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安全管理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體系,涉及的因素很多,在設計過程中,應該把安全管理工作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對于施工現場的安全監督環節,施工單位應該予以充分重視,及時完善安全監督部門的制度,調整安全監督部門的人員,增強施工人員的滲漏水防治設計優化意識,促進滲漏水體系的有效實施,從而順利推進公路隧道工程的建設進程。
在隧道工程實施過程中,技術的合理化、科學化使用直接影響整個施工的質量和安全,貫穿整個施工過程。如果施工人員的技術不過關或者技術運用不合理,就可能使整個工程出現問題,施工質量降低。因此,施工單位應該制訂合理、科學的施工方案,使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施工人員是隧道工程的核心力量,施工人員的管理工作尤為重要。部分施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高,責任意識較差,相關的安全意識也不足,對施工問題的認識處在較低的層面,種種因素導致施工人員管理難度加大。因此,施工單位應該盡可能提高施工人員的認知水平,使他們對公路隧道工程有更為準確的認識。
在整個公路隧道工程建設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密切關注整個施工過程。為了有效提升隧道工程的整體穩定性和安全性,施工單位要加強初期支護,使水環境對工程的影響降到最低。為了有效加強初期支護,技術人員必須采用合適的支護技術,提升支護效率,從而有效提升工程的整體效率和質量。
排水系統的合理構建對隧道工程的滲漏水防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排出積水,減少滲漏水風險。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必須因地制宜地設計科學合理的排水系統,使排水系統可以充分發揮其作用。
為了有效解決公路隧道工程滲漏水問題,提升工程的整體防水性能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必須貫徹整個工程,把防水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其中,防水板的質量是防水性能達標的重要影響因素,可以切實提升防水系統的可靠性。
(1)表面封閉法:這種方法的適用范圍是無明水的點滲或面滲,裂縫寬度一般不大于0.2mm,通常會利用混凝土表面的細微獨立裂縫或者網狀裂紋的毛細作用,以此有效吸收低黏度和具有良好滲透性的膠液,從而對裂縫通道起到很好的封閉作用。
(2)壓力灌注法:這種方法的適用范圍是有明水的點滲或面滲,裂縫寬度一般大于0.2mm,通常會利用一定的壓力將裂縫修補的膠液或者注漿料灌注到滲漏點、面或裂縫腔內,對結構缺陷進行有效的補強,起到很好的封閉作用。
(3)填充密封法:這種方法的適用范圍為裂縫寬度大于0.6mm的無滲水縫,一般會沿著縫的走向進行切割,切割成U型槽,并在槽內使用填縫材料進行灌縫處理,最后用防水材料進行封閉處理。
(4)鑿槽引排法:這種方法針對的是環向縫漏水和出水時不含泥沙的情況,一般會沿著縫的走向進行切割,切割成U型槽,并在槽內安裝接水盒,從而排出滲漏水,最后用防水材料進行封閉處理。
裂縫修補及滲漏水綜合防治方案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裂縫修補及滲漏水綜合防治方案示意圖
鑿槽引排存在以下缺點:首先,工藝復雜,需要用切割機在裂縫兩側各切割一條誘導縫,再用電鎬鑿槽;其次,鑿槽底面平整度難以精確控制,接水盒不易安裝平整;最后,引排管需要通過在路面下設置橫向排水盲溝接到隧道中央排水溝,勢必會鑿除路面,影響通行。
針對上述鑿槽引排法的缺點,對該方法進行優化。首先,接水盒直接沿襯砌表面鋪設,省掉了工藝復雜的鑿槽工作,并且接水盒底面平整,便于周邊密封,提高防排水功效。其次,建議在設計階段對電纜溝進行優化,在電纜溝底部增設排水溝,引排水可引入電纜溝底部排水溝,而不需要鑿除路面引至中央排水溝。優化后的接水盒布置及電纜溝優化方案示意圖如圖2所示。

圖2 優化后接水盒布置及電纜溝優化方案示意圖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公路隧道工程滲漏水防治工作中的滲漏水問題尤為突出,嚴重阻礙了整個公路隧道發展的進程。為了有效解決滲漏水問題,施工單位必須遵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滲漏水防治方法,加強公路隧道工程質量管理,為公路隧道工程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