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德文
中圖分類號:F326.2; S750文獻標志碼: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5.047
近年來,我國一直致力于環境保護工作,不再以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開始重視對頻發的自然災害進行防治,解決我國當前的生態環境問題,緩解水土流失現狀。為此,應當加強林業經營管理工作,明確林業產業的重要作用,豐富我國森林資源,針對當前林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實施有效措施來加以解決。傳統的林業經營管理方式已經不適用于現代林業產業的發展,其需要遵循一定的管理原則,貫徹落實我國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實施科學的經營管理手段,為人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滿足人們的生產需求,在獲得更多經濟效益的同時,提高林業的環境效益。
在林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應當扎實理論基礎。1)要保障林業經濟系統和生態系統的協調發展,不再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在開發森林資源時,需要更加謹慎,不斷提升林業生產力,推動林業經濟的快速發展。2)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兩者之間應當保持和諧關系。在開展林業經營管理工作時,既要重視林業經營管理的經濟性,又不可忽視其環境效益。3)要充分認識森林資源的重要性,優化森林資源配置,提高森林資源利用率。
在林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應當遵循以下3個原則。1)要遵循生態性原則,加強對森林的維護,保障我國國土生態環境的安全性,豐富森林生物的多樣性,建立良好的公益性服務關系。2)要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控制每年森林的采伐量,不可超劃‘可承受范圍內的采伐量,同時協調各方資源,實施科學的戰略儲備。3)要遵循全局性原則。在開展林業經營管理]j作時,應當從宏觀角度來看待問題,處理好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制定完善的經營管理制度。[2]。
現階段,林業經營管理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1)在開展林業經營管理工作時,并未明確劃分林業管理的相關權責,所有權、經營權歸屬還不夠清晰,缺乏完善的林業經營管理機制,以至于林業經營管理工作無據可循、無法可依,不利于林業經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與此同時,沒有針對森林資源來實施科學的應用機制,忽視了因地制宜原則,沒能對林業經營管理工作進行分類管理,影響了相關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無法保障林業經營管理質量。2)當前的林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忽視了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的設定,未制定完善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沒能進行限額管控,以至于森林資源采伐過度,直接影響了森林資源的開發和利用。3)在林業經營管理時,沒能針對森林的功能性來進行劃分,忽視了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差異性,在實際管理中流于表面形式,沒能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管理商品林時,缺乏科學而統一的管理目標,其經濟效益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在管理公益林時,并未彰顯公益林的公益性,其功能沒能得到有效發揮。4)林業經營管理人員缺乏優秀的管理經驗,并未有效落實林業經營管理工作,難以保障林業經營管理制度有效實施。5)當前所實施的林業經營管理模式過于陳舊,不利于林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與此同時,目前林業區域中的基礎設施還不夠健全,需要根據實際要求加以建設。
就目前而言,森林產權的劃分還不夠清晰,在森林的所有權、經營權等方面未作出明確規定,界定上較為模糊,責任和權力不清楚,這直接影響了林業經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為滿足新時期林業經營發展需求,應當實施林業經營管理改革,創設科學的管理機制,明確劃分各項權力,增強林業經營管理意識,從多方面來對林業進行綜合性管控,以充分發揮林業資源作用,提高森林資源利用率。重視森林防護工作的開展,既要進行造林育林,又要實施科學的護林措施。為增強林業市場活力,應當建設合理的森林資源流轉機制,逐步實現林業產業化,推動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可轉變過去單一的經營管理模式,實施多樣化經營管理方式,滿足現代林業發展需求。另外,在實施林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應當根據森林的功能性,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遵循因地制宜原則,對森林資源進行分類管理,制定完善的林業經營管理制度,并將其貫徹落實于實際工作中,激發相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2]。
在林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森林采伐管理十分重要,是其中的關鍵部分,應當予以高度重視,不容忽視。設置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時,需要從多方面進行考慮,不可限制森林撫育和林分改造工作的實施,所制定的采伐管理制度要有利于實施森林培育工作,并且可促進林業經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對森林資源進行有效保護。在規劃林業經營管理方案時,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適宜的年采伐量,并且實施限額管理,以免造成過度采伐,影響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除此之外,目前在林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如若存在不符合現代發展需求的各項規章制度,要予以有效改善,以充分發揮相關制度的有效作用,予以林業經營管理工作依據,使之有據可循、有法可依。
在林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應當根據森林的類別來進行分類經營,可將其分為兩種經營模式:公益林經營管理以及商品林經營管理。在進行公益林經營管理時,需要彰顯其公益性質,將其作為社會公益事業來開展,各級政府應當予以大力支持,組織社會力量,推動公益林的長遠發展;在實施商品林經營管理工作時,則需要將其作為基礎產業進行管理,采取多樣化的經營管理手段,充分發揮現代法律法規的作用,利用經濟手段來組織生產,遵循市場化原則。其目的在于實現商品林經營管理效益最大化,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森林分類經營是林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林業經營管理水平,使管理方案更加合理和科學。要做到一切從實際H發,既要大力發展商品林,又要充分發揮公益林的生態防護作用,提高林業經營管理綜合效益。
就目前而言,部分林業企業并未意識到林業經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政府也未予以林業發展大力支持,有關于林業經營管理的科技項目比較少,在技術推廣方面也較為薄弱,未能統一林業行業標準,對于林業經營管理方法的研究較少,以至于林業經營管理水平較低,未能滿足現代林業發展需求。為此,應當建立健全的林業經營管理技術體系,不斷創新林業經營管理技術,使之更加成熟,并在實際工作中進行有效應用。要基于森林所處的每個階段以及其生命周期特點,以及實際情況來制定科學的撫育經營計劃,從而保障林業經營管理質量。
在林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應當轉變傳統的林業發展模式,實施復合林業發展,以此來帶動第三產業的有序發展。復合林業有利于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而且可將其與種植業、加工業和生態旅游業等相結合,利用低價經營方式來給林業市場增添活力,走循環經濟發展道路。要有效利用林業資源,合理開發和規劃。相關部門要予以有效關注,加深對復合林業的認知,充分發揮復合林業的優勢。除此之外,要積極實施林下養殖r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來統一養殖品種,對其進行標準化管理,所有的畜牧產品質量必須達標;可制定完善的養殖制度,嚴格貫徹落實,統一養殖質量標準,劃分質量等級,以科學歸類相關產品,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需要注意的是做好安全防護措施,保證干凈的衛生條件。
為保障林業經營管理質量,應當充分發揮管理人員的作用,加強對林業經營管理人員的培訓,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由于林業經營管理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其涉及多方面內容,需要長期堅持。要定期開展林業經營管理培訓工作,提高林業經營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培養其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充分發揮林業經營管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其參與到實際工作中。可將林業經營管理人才歸納于國家人才規劃中,于各大高校中進行人才招聘,不斷提高工作待遇。除此之外,還要加強林區基礎設施建設,淘汰傳統的林業設施,做好防火工作。
傳統的林業經營管理模式已經不適用于現代林業經營發展,應當予以有效轉變,不斷地創新林業經營管理手段,以實現林業經營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李鵬宇,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8,38 (12):204.
[2]汪德富.對林業營林方法與管理的探討[J].農技服
務,2015( 10):147。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