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超堅
中圖分類號:F326.2文獻標志碼: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5.057
森林資源是基礎資源,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森林中有數量種類眾多的生物,對于維持生態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保持生態平衡,才能促進人類的發展。2)森林資源能夠有效促進發展。在很多地區,森林資源具有涵養水源的能力,也是綠色屏障,對于抵御風沙及自然災害具有重要的作用11]。3)森林資源還是天然的氧氣來源,對于改善空氣質量以及人類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總的來說,森林資源不僅能維持生態乎衡,還能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幫助人們抵御白然災害,有益人體健康。因此,要保護好森林資源,特別是在當前的集體林權改革的背景下,更要做好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工作。
自全面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以來,廣西賀州市以科學、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通過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推動農村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助力。集體林權改革不僅能促進森林保護與管理工作向前發展,還能夠提高森林保護工作的有效性。
集體林權改革為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j作提供了便利。1)通過集體林權的改革,使得一些遺留的林權糾紛問題得到了解決,使得林業承包者對于承包林地的承包權、經營權得到了保障,也使得相關的糾紛得到了解決,保護了林業承包者的利益,促進了其對林地的保護與管理。2)林權改革提高了承包者的林地管理意識,促進了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在改革前,由于很多林權糾紛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打消了很多承包者的生產積極性,甚至出現一些破壞他人林權權益的行為。而林權改革解決了這些長期存在的遺留問題,讓廣大的林業承包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了保障,提高了他們對于承包林地的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工作的積極性,促進了林業工作酌發展[2]。3)林權改革提高了林業承包戶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意識。在林權制度的改革中,通過“林主結合、主權結合、權責結合、責權結合”等措施,人們認識到了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性,只有保護好森林資源,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如果有人違背這些原則,也會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集體林權改革對于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促進了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的開展。
廣西賀州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樹木種類繁多,動植物數量多樣,生態環境十分優美。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的不斷重視,公益林的面積逐漸擴大,影響到了傳統的以林業為經濟來源的人們的利益。通過林權改革,使得商品林的管理不斷完善與規范,促進了林農收益的增加。在廣西賀州地區,桉樹、杉木、馬尾松的種植十分廣泛,市場的占有量也很大,每年都為林農提供可觀的收益。為了更好地保護公益林,廣西已經jm臺了一系列政策,將公益林的保護與管理責任落實到人[3]。但是由于國家對于公益林的管理撥付的資金薄弱,而商業林又能提供更高的收益,兩者差異導致林農的生產積極性不高,公益林的保護與管理不剄位。
廣西賀州市主要是以桉樹、杉樹、馬尾松作為重要的經濟樹木,每年都為林農提供不錯的經濟收益,對當地林業的發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林權改革后,林權的流轉變得非常頻繁,每年流轉的林地面積達到了30余萬公頃。在這些林地流轉的過程中,相關部門缺乏對林權的審查,相關的信息也沒有記錄備案。在一些大型的招投標中,也缺乏相應的對于森林資源評估的流程,缺乏科學的流轉方案,流程的過程缺乏公平性。在集體林權的流轉中,隨意流轉與盲目流轉大量存在,很多林農由于信息缺乏,在流轉中導致自身的利益受損,雖有相關的法律保護,但是也缺乏有效的維權途徑。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于生態保護力度的加強,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發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相較于很多行業,其發展還是很緩慢,相關的機制仍然不健全,很多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例如,在林業基層單位,很多管理與保護機構的基礎設施薄弱,專業人才長期缺乏,工作人員效率不高,基層執法難度大等問題突出。相關機制的缺乏,長期制約了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的開展。
作為新時代的林業工作者,始終要把思想轉變作為工作的首要任務,要轉變傳統的林業管理理念,通過思想的轉變,帶動自身的實際行動。在丁作中,要依法為人民服務,轉變工作方式方法,把林農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生態環境的保護放在首位,讓林業在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促進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不斷前行。與此同時,在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帶動相關產業轉型,走持續化發展道路。對于破壞生態壞境、毀壞林地的違法行為,要及時進行制止,并進行相應的處罰,提高違法成本,讓法治為林業的發展保駕護航H1。同時,也要轉變工作思維,由單一的執法處罰形式,向預先的宣傳教育式轉變,定期向人們宣傳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性,提高人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拓寬群眾對于違法行為舉報的渠道,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在實際工作中,還要強化相關責任人的責任意識,建立相關的責任機制和問責機制,實施站長責任制,強化r作人員的責任。新時代,也需要更多新人才加入林業工作中來,要通過多渠道選拔高素質人才,加強工作人員的業務技術培訓,完善相應的考核制度,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近年來,在廣西賀州市,隨著集體林權改革的不斷深入,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也不斷突顯出來。賀州市的商品林以桉樹、杉樹為主,為林農提供了可觀的經濟收益。由于公益林的管理撥付資金有限,與商業林相比,林農獲得的收益少很多,導致了公益林的保護與管理缺乏。因此,應完善公益林的管理與保護機制,建立相應的效益補償機制,在政策范圍內,探索多渠道籌措資金。同時,也應轉變公益林的經營機制,發揮林下種植的作用,為林農提供更多的經濟收益,從而提高其保護與管理的積極性。林業部門也要加強對于林農的專業保護與管理技術水平的指導,通過定期開展培訓,傳授林下種植技術,提高林農的技術水平。同時,也要創新管理方式方法,讓公益林產生更多效益,保證公益林的保護與管理工作長期穩定進行。
林權改革后,林權流轉越來越多,由此衍生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因此,相關部門應根據廣西賀州市林權流轉的現狀,依法制定林權流轉制度,確保林權流轉依法依規進行。在林權流轉過程中,相關部門應做好記錄備案,對于森林資源進行評估,引導建立森林資源評估機構,并進行專業的指導。同時,還可建立林權交易平臺,提高林權交易的信息透明化,保證林權流轉的公平性。相關部門也要加強對于林權流轉中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對于違法違規行為及時進行處理,保護好林農的合法利益[5]。
對于森林資源,要依法進行保護與管理,充分發揮法律法規的作用,對于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中的違法行為,要及時進行處罰,發揮警示教育作用。相關政府部門也要轉變自身職能,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建立相應的監督體系,確保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規范性和合法性。要發揮群眾的舉報監督作用,對于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及時進行舉報,相關部門要嚴肅問責,提高違法成本。同時,也應強化公益林的補償機制,對于公益性的補償金額進行適當調整,提高林農的積極性,加強對于補償資金的監督,規范補償資金的使用。要積極探索新的管理機制,明確全責,建立站長負責制。要謀求公益林的多元化發展,在確保生態環境保護的同時,多渠道探索發展道路,如發展林下種植,應根據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因地制宜。
開展集體林權改革促進了賀州市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的發展,但是也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對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成效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應從轉變林業管理理念、完善公益林保護與管理機制、完善林權流轉制度、建立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機制等方面,對集體林權改革后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進行探討,從而對我國的林業現代化發展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劉璨.改革開放以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分權演化博弈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20( 05):21-38.
[2]劉偉平,傅一敏,馮亮明,等,新中國70年集體林權制度的變遷歷程與內在邏輯[J].林業經濟問題,2019,39(06):561-569.
[3]林輝煌.林權改革與鄉村振興:對40年來集體林權制庋改革的反思[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8( 06):12-20.
[4]邢春蘭.集體林權改革視角下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J].綠色科技,2018( 19):105-106.
[5]裴麗萍,張啟彬.林權的法律結構:以《森林法》的修改為中心[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70( 06):96-108.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