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達輝
偉大集團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湖南 株洲 412000
當前,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且老齡化速度居于世界前列,社區如何為老年人同時提供生活支援和醫療護理,已成為社會發展所面臨的重要問題。老年社區的建立可以有效緩解這一問題。老年社區是一種為老年人提供生活便利、促進跨代交流與睦鄰友好的社區形態,可以滿足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其中,住宅以及相關配套的建筑、環境與設施均要落實適老化設計,保證老年人居住空間與環境的安全便利、健康舒適。
從世界范圍來看,我國進入人口老齡化的時期相對較晚,但是自2000年邁入老齡化社會以來,老齡化速度不斷加快。根據相關預測,我國將在2022年進入老齡社會,65歲及以上人口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將超過14%。從老齡化社會進入老齡社會這一過程,我國只用了22年,速度快于最早進入老齡社會的法國、瑞典,也快于其他的主要發達國家。面對快速增加的老年群體,我國早在2000年就下發了關于加強老齡工作的決定,黨的十七大更是將老年問題作為重點內容來抓。2011年、2016年我國分別印發了《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對養老服務提出了實施意見,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然而,從我國目前居住社區的設計情況來看,主要是將居住群體統一為身體功能正常的成年人來考慮,未能夠基于老年群體特征開展針對性設計,以致老年人實際居住生活中存在諸多不便,無法滿足其實際需求,這與我國日益加快的老齡化趨勢不相符,不利于社會穩定發展。近年來,“適老化”這一設計理念逐漸得到各行各業的廣泛關注,建筑行業的適老化尤為關鍵,直接關系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從適老化設計的發展情況來看,國外起步較早,已經形成了相應的系統與標準,但是因為國情差異以及老年人實際心理、生理特征都與國外有較大的差別,所以無法直接借用國外標準,目前國內相關學者已經開展相關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具有積極意義。文章主要圍繞老年社區適老化設計展開詳細分析。
從我國“9073”養老模式角度來看,社區、居家養老是我國應對老齡社會的關鍵,機構養老主要起到支撐作用。據調查,我國社區、居家養老依舊存在有效供給不足的情況,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均無法滿足老年人使用需求。因此,文章主要從社區、居家養老的角度出發,分析老年社區適老化設計要點。
(1)居住空間與設施布局方面。適老化設計主要考慮以下兩大要點:①安全性設計。基于老年人生理特點,存在衛生間摔倒、突發疾病等風險,衛生間建議選擇防滑材料,設置通風設備;老年人臥室應靠近衛生間,家具等擺放時避免尖銳角、突出物,降低老年人夜間如廁摔倒風險;坐便器旁設計扶手、放置藥物的小空格和報警器。此外,在老年人家中應設置煙火報警器、聲光一體警報裝置等,以及時警示老年人家中事故。②便利性設計。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進行便利性設計,設備、用具高度與身高的關系如表1所示。老年人家中儲物柜高度以610~1831mm為宜,洗臉盆、灶臺適老化高度為669mm、793mm。

表1 設備、用具高度與身高的關系
(2)家庭環境方面。通常老年人視力有所下降并對眩光敏感,家中照明系統設計需考慮實用性、舒適感等。①臥室的平均照度<50lx,營造光線柔和的環境,部分老年人有在臥室讀書看報的習慣,可增加局部照明,書桌照明>300lx,床頭燈照明>150lx。②餐廳,廚房、衛生間屬于老人與其他親人共同使用場所,可結合各個家庭實際需求來設計。
家中色彩環境設計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生理、心理需求,具體如下:①老年人辨色能力下降,生活用品、裝放藥物的器具應避免采用相似色系,以免出現吃錯藥的情況;②老年人更加偏愛古樸、沉著的顏色,建議家中裝飾以柔和色彩為主,關鍵部位選用明亮色彩,防止引發老年人消極情緒。
社區養老模式下,老年人享受社區提供的老年服務,社區養老的適老化設計主要是增加公共空間的適老化設計。社區養老意味著社區內老年人占比較大,老年人行動能力減弱,因而在公共設施方面必須重視無障礙設計。例如,基于老年人無障礙出行需求,參考相關規范,坡道坡度宜控制在1∶20~1∶12,寬度>1m,選擇防滑材料,保證乘坐輪椅的老年人安全;公共樓梯坡度以30°為宜,抬步高度、踏板深度控制在160mm、280mm,便于老年人攀爬,且可提高火災時老年人疏散效率;樓梯兩側設計扶手,并設中間休息平臺,便于老年人休息。
此外,有條件的社區應通過先進的設施設備安裝,收集老年人各種生理數據,對老年人身體狀況進行跟蹤檢測,提高社區老年服務水平。
案例工程項目為某老舊小區,建設用地不規則,占地面積約820m2,建筑面積約1151m2。該小區建筑結構相對復雜,早期為菜場,后因功能改變設置輕鋼結構夾層,第一層為超市,第二層為職工宿舍。小區周邊設施齊全,通達性好,用地內存在2處小內院,主體建筑空間高大,室內外改造有利。但是,該小區澆筑較為簡陋,且年久失修,安全性較差,適老化改造難度較大,對相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該項目的特殊性,要以保障老年人的安全性與健康性為目標,做到因地制宜、揚長避短,采取針對性的適老化設計方法。
(1)空間布局設計。①功能整合。針對項目多元功能與有限建筑面積之間的矛盾,該項目適老化設計中,對相關功能進行了合并,并調整面積分配,具體如下:設計公共服務大廳,一樓設置服務用房,每周定期提供理發、維修、心理輔導等服務;空間分時利用,提高公共空間復合利用率,包括餐廳+綜合活動廳,樓梯間、電梯廳+展廳,多功能廳+電梯廳。②挖掘空間潛力。該項目位于歷史文化街區,建筑體量不可更改,主體建筑梁下凈高5.1m,適老化設計需充分利用原有建筑面積指標,在2.8m標高位置設夾層,滿足更多功能需求;西側一層建筑頂部設溫室,獲得有效面積,用于景觀康復治療,同時為周圍居民提供更好的綠化景觀。
(2)既有建筑改造設計。①安全疏散設計。社區東側設建筑主入口、內院次入口,北側設內院主入口,形成多向疏散流線;設計室內緩步樓梯,并在內部疏散條件最不利位置利用一層屋頂平臺設室外緩步樓梯,提高老年人疏散安全性。②結構安全設計。項目經結構安全鑒定顯示綜合抗震能力不足,需實施加固設計,具體要點包括北側磚木建筑保留,結構安全度最低的南側、西側建筑翻建,主體磚混排架建筑改造并加固。③內院中庭改造設計。項目適老化設計中,根據場地條件調整既有內院空間,增加外墻長度,改善室內采光;主體建筑南部設計1處通高中庭,屋頂設計天窗,提高采光率。
(3)適老生活環境設計。①無障礙交通流線設計。其包括電梯設計、多元路徑設計、多條洄游動線設計、緩坡設計,保證輪椅便利通行,減少人流擁擠情況。②適老化細部設計。其包括防滑地膠、地磚、連續扶手、輕便家具設計,且要做好色彩標識,幫助老年人快速辨識不同功能分區,并增大衛生間、呼梯按鈕等標識的尺寸,擴大走廊空間,便于老年人使用與出行。③室內適老化設計。采用開放式餐廳設計,建筑外立面、內墻重點部位等運用傳統灰磚與木材,為老年人營造親切的家庭氛圍。
在我國老齡化社會背景下,社區適老化設計得到了廣泛關注。老年社區適老化設計要求適應老年人實際需求,根據老年人身體尺寸,確定老年人活動空間尺寸、設施產品尺寸等;在照明環境、色彩環境設計上,應考慮其對老年人心理情緒所產生的影響,切實打造安全便利、健康舒適的老年居住空間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