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曳杉
段女士和丈夫在浙江打工,為了方便聯系,將手機留給了8歲的兒子。沒想到孩子自己下載了游戲,不知不覺中就花出去了13000多元。有記者采訪問段女士的兒子:“玩游戲要花錢你知道的是吧?這錢你花著心疼嗎?知道自己做錯了吧?”
8歲的小男孩只是簡單回了一個“嗯”字,沒有半點兒其他多余的情緒。
近年來,網上關于“熊孩子”揮霍金錢的新聞層出不窮,重金打賞網絡主播、網絡游戲充值、肆意消費高價產品,等等。
這些“熊孩子”們對金錢似乎完全沒有什么概念,也總有一些家長會憤懣不平地抱怨,說自己的孩子完全不懂得感恩和珍惜,總認為父母的錢是風刮來的。雖然不排除這個因素,但這一現象更多反映出來的可能是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需要上一堂與金錢相關的課程。
什么是“財商”呢?財商的本意是“金融智商”,英文縮寫為FQ(Financial Quotient),財商指個人、集體認識、創造和管理財富的能力,包括觀念、知識、行為三個方面。財商包括兩方面的能力:一是創造財富及認識財富倍增規律的能力(即價值觀);二是駕馭財富及應用財富的能力。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奮斗終生卻不能致富,因為他們在學校中從未真正學習關于金錢的知識,所以他們只知道為錢而拼命工作,卻從不學習如何讓錢為自己工作……”
所以,對于金錢相關的話題,完全沒必要去刻意地繞開,與其在孩子長大之后再去補上這一課,還不如趁著現在就開始提前規劃,盡早地去培養孩子的財商。
那么,如何正確地給孩子進行合適的財商教育,也是極其重要的問題。我們都很清楚,孩子對于金錢的識別和認知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從少兒時代開始著手進行教育和培養,包括但不僅限于培養他們對金錢的認知、分配、使用和管理的能力。
如果孩子能從小了解到理財的基礎知識,養成良好的消費觀、金錢觀、投資理念,并且學會如何正確地花錢、存錢、借錢、賺錢、與人分享財富、讓錢增值、讓錢生錢,那必然將會是令人受益終身的技能。
而除了面向孩子,“財商”教育這一話題放在成年人身上也同樣適用。沒有財商的人不會管理金錢,也不會適度地使用金錢,即便掙再多的錢,也難免成為月光族,甚至負債一族。于是,便會有不少已成年的投資者提出,自己小時候沒有接觸過財商教育,現在是否還有辦法去補救呢?有,最切實可行的方法,就是學習呀。
財商并非是什么深不可測的東西,只不過是有些成年人在幼年時候接受的相關教育過少,大多是一些“省錢省錢再省錢”、“會花錢才會掙錢”這種劍走偏鋒的教育。學習如何提升財商很重要,但盲目地學習并實踐同樣不可取,若是因此而被不法機構割了韭菜,也是得不償失。
所以,不妨跟著小編的步伐,來學習—下如何培養自己以及孩子的財商,學習正確地認識金錢,為日后更好地生活打下一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