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丹晴
9月1日以來,張帥不再天天惦記著拿手機玩游戲。
張帥是廣東江門一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以前,每天放學后,張帥都會拿起手機玩幾局《王者榮耀》、《和平精英》或《周五夜放克》。剛剛過去的中秋節,他跟著家人拜訪長輩,約同學一起出去運動,中秋夜還和爸媽一起到公園散步賞月。當然玩游戲也是少不了的,但是一天只能玩一小時。
這一切變化跟8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下稱“新規”)有關。
根據新規,自9月1日起,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網絡游戲服務。
所有網絡游戲必須接入國家新聞出版署網絡游戲防沉迷實名驗證系統,所有網絡游戲用戶必須使用真實有效身份信息進行游戲賬號注冊并登錄網絡游戲,網絡游戲企業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體驗模式)向未實名注冊和登錄的用戶提供游戲服務。
自新規實施以來,大部分未成年人被“擋”在游戲外面,生活方式得到改變;也有部分未成年人哀嘆防沉迷太嚴格,時間太短,試圖在規則里尋找縫隙;還有人認為,除了游戲公司要加強防沉迷系統建設外,家庭應該給予未成年人更多的陪伴和關注……
新規實施以來,未成年玩家在多款游戲中的游戲賬號受到限制。
高女士對國家這一新規舉雙手贊成。她的兩個孩子都在讀小學,自從在朋友家接觸到某款游戲后,就玩上癮了,每天都要玩一會兒游戲。以前,國家限制未成年人每天能玩1.5小時,他們放學后就會惦記著那一個半小時,作業寫不進去,書也看不進去。“現在好了!只能周五-周日晚上8-9點玩,小孩子平時就徹底死心了,不是每天都惦記著玩游戲了。”
更多的中學生感覺到了被限制的不適應。以前每到周末,還在云浮讀初一的何健就會打開《王者榮耀》“開黑”,每次玩一個半小時,節假日則玩3個小時。此外,何健還會玩一小會兒的《元氣騎士》、《雷霆戰機》等。
現在,“游戲迷”何健只能嚴格按照規定時間玩游戲,他不想借用家長的賬號,因為重新修煉角色等級、提高裝備還要花很長時間,他不想被“虐”。
何健認為,“‘防沉迷合理但是太嚴格了,時間太短,每次我只能打兩三局游戲,應該把時間改為一個半小時,這樣才夠用?!痹诓稍L中,多位未成年人向記者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盡管新的防沉迷系統限制較為嚴格,但張帥透露,目前還有多款手機版的單人游戲并未引入防沉迷系統,這些游戲信息他均是從短視頻平臺上獲得的。
9月4日,“防沉迷”實施以來第一個周六,“王者榮耀崩了”沖上微博熱搜榜第一名。有不少網友稱,無法正常游戲。這個時間段,正是未成年人能夠自由玩游戲的那一小時。
過去,國家對未成年人的游戲時間限制沒有今天這么嚴格,造成未成年人有很多漏洞可鉆。
2005年發布的《防沉迷系統開發標準(試行)》,把累計3小時以內的游戲時間定為“健康”游戲時間,累計3小時但不超過5小時定為 “疲勞”游戲時間,超過5小時定為“不健康”游戲時間。
但在2017年4月防沉迷系統正式推行后,由于各個游戲公司的系統互不相通,未成年人玩家只要在單個游戲里不超時,或者多注冊幾個賬號,就能不受時間限制。
2019年出臺的《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進一步嚴格控制了未成年人使用網絡游戲時段、時長。其中規定,每日22時至次日8時,網絡游戲企業不得以任何形式為未成年人提供游戲服務。網絡游戲企業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戲服務的時長,法定節假日每日累計不得超過3小時,其他時間每日累計不得超過1.5小時。
盡管新的防沉迷系統在時間上限制較為嚴格,不過張帥透露,目前還有多款手機版的單人游戲并未引入防沉迷系統,這些游戲信息他均是從短視頻平臺上獲得的。9月21日,記者根據張帥的介紹下載了幾款游戲軟件發現,這些游戲目前均無需注冊,更不需要登記實名信息。
嚴格的防沉迷新規讓剛考上大學的王鶴很不悅。王鶴今年17歲,高考后的三個月假期,她每天都會玩一個多小時的游戲。但臨近開學,王鶴被“防沉迷”系統限制住了。
王鶴剛開始有些不適應,甚至還動過要號召所有未成年大學生聯合起來抗議的想法。不過,隨著時間推移,王鶴的生活被新學期填滿,她也習慣了不能打游戲的日子。
但王鶴認為,學業壓力沒有那么繁重、自主判斷能力較成熟的未成年大學生,應該與容易沉迷于網絡游戲的低齡未成年人區分開來。
除了未成年大學生外,“防沉迷”同樣讓一些有意成為職業電競選手的未成年人推遲了計劃。
電競公司曜石網絡科技公司執行總裁鄭欣告訴南都周刊記者,一方面,新規可以讓游戲行業在比較健康的環境中去發展,另一方面,確實有部分具有天賦的年輕選手會受到限制,因為很多職業電競選手的錄取、培養是從16歲就開始的。
2018年11月,IG捧下S8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LPL賽區冠軍,當時選手喻文波尚未滿18周歲。在韓國,曾在星際2聯賽上冠斬獲冠軍的電競選手Maru、Dark分別是13歲、15歲出道。新規的實施意味著未來在電競比賽上,中國不會再有“天才少年”的出現。
鄭欣表示,“我們公司接觸的很多都是青訓選手以及第二梯隊的選手,他們的年齡比較年輕。16~22歲確實是人反應能力的高峰階段。個人建議,未成年人可以再做一定劃分,比如1~15歲、15~16歲。15~16歲的人群可以適當接觸游戲電競產品內容,在監護人支持的情況下去發展。”
艾媒咨詢CEO張毅則不這樣認為。他說,18歲以下是一個需要好好學習、積極鍛煉的階段,電子游戲畢竟是精神享受型的產品,大學生也處在一個學習的階段,自己并不創造財富,也不是處于精神享受的階段。青少年過早地涉獵電競,除非是做一些特定的培訓情有可原,但還是有點過早,18歲之前還是未成年的狀態,理應更多地去學習、成長。
眼看著游戲時間受到嚴格限制,一些未成年人動起了借用、租用別人的游戲帳號,或者冒用他人的身份信息玩游戲的歪腦筋。
近日,“60歲花甲老太太,凌晨三點排位用趙云拿五殺”在網上引起熱議,網友質疑這是未成年人冒用老人身份在玩《王者榮耀》。
租號、買號等服務在電商平臺上并不少見。記者了解到,在多個電商平臺上,多款熱門游戲都提供“租號”服務,而在租賃過程中,平臺會明示未滿18歲玩家不得購買,同時要求填寫成年人的身份證信息。不過,所填身份證是否為本人,電商平臺并未做進一步確認。
除了電商平臺和專注于游戲賬號交易的專業平臺外,在新浪微博、百度貼吧、QQ群等多個社交渠道,記者看到,有用戶發帖或留言要售賣不受限制的游戲賬號。
9月15日,記者通過某二手交易平臺租用了《和平精英》游戲賬號,價格是5塊錢2小時。記者將登錄頁面的二維碼發送給賣家后順利進入該游戲,其間并未觸發人臉識別系統。記者通過該賬號組隊“吃雞”時,游戲聽筒里傳來一個非常稚嫩的小女孩聲音,隊友疑似是未成年人。賣家還告訴記者,只要支付180元,就可以獲得不受時間限制的游戲賬號永久使用權。
16歲的林雪梨很喜歡玩《王者榮耀》,因為每天都玩,她游戲里的角色等級較高,裝備較好,她舍不得重新買一個賬號,于是,她在論壇上找了一個賣家,花了170元,幫她進行了實名認證,“9月初到現在,還沒有出現過要我人臉認證的情況?!绷盅├嬲f。
廣東至信忠誠律師事務所律師董亞民在接受南都周刊記者采訪時指出,游戲賬號等虛擬財產的取得,必須實名登記,符合規定,才受法律保護。
“青少年的游戲沉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種對現實生活的補償機制。當他們在現實中得不到需要的東西時,更容易沉迷于電子游戲中去尋求心理和行為上的補償?!?/blockquote>
董亞民說,“網絡游戲賬號的所有權歸游戲平臺所有,第三方交易平臺只是經營轉讓、出租、借用、代打代練網絡游戲賬號。因此,如果游戲平臺的《用戶協議》禁止出租、轉讓游戲賬號,則在第三方交易平臺上,租賃、借用他人的網絡游戲賬號,作為出租方的第三方交易平臺與承租方的個人都是違法的。第三方平臺把它售賣給未成年人,亦不受法律保護。”
針對租號、借號,騰訊游戲在微博上回應稱,截至目前,騰訊已向超過20家賬號交易平臺和多個電商平臺起訴或發函,要求停止相關服務。
網易游戲公關部相關人員告訴記者,網易游戲堅決打擊第三方平臺買賣、租賃賬號行為,也呼吁相關部門對于買賣賬號、租號的行為進行嚴格監管,并進行立法規制。
實名認證漏洞多,那人臉識別呢?
既然實名認證漏洞多,那么,游戲公司為何不全面啟用人臉認證識別來防止未成年人冒用身份信息呢?
據了解,目前,騰訊游戲已經在所有游戲中啟用“全天巡航系統”,該功能旨在對游戲超過一定時長、實名為成年人的賬號進行人臉重點篩查。
網易游戲也已經開發了人臉識別系統,針對高度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戶將啟動人臉識別。該系統已在部分游戲產品應用,后續將逐步推廣至其它產品。
不過,人臉認證系統在游戲公司的應用中并不普遍,記者了解到,包括阿里游戲、三七互娛、米哈游等游戲公司尚未在游戲中引入人臉識別系統。
針對是否會推出人臉認證系統,阿里靈犀互娛公關部相關人員告訴記者,靈犀互娛在技術上和用戶體驗上的更多可能性在持續研究中;三七互娛則未正面回應。
某頭部游戲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發人員告訴記者,從技術的角度看,人臉識別對大中企業而言不存在太大難度,不過企業是沒有人臉這方面數據的,還需要獲得公安系統的授權,而小的游戲公司可能需要依靠第三方公司實現,但成本又是一個問題。
“很多電腦沒有攝像頭,端游進行人臉識別有設備上的缺陷。而且,人臉識別會很大程度影響到其它成年玩家的體驗。即使人臉識別全面鋪開了,未成年人也會轉向steam平臺或者玩國際服游戲,這是始終沒有辦法管的。”上述研發人員表示。
自騰訊游戲啟用人臉識別認證系統以來,不少成年玩家在網上吐槽,被游戲軟件誤判是未成年人,突然彈出消息框要進行人臉驗證,非常影響體驗。
騰訊游戲方面告訴南都周刊記者,目前人臉驗證僅用于判斷疑似未成年人的游戲行為上,至今沒有貿然全量啟用。一是綜合調研用戶意見,由于近年來很多行業都出現過數起人臉識別信息泄露的嚴重事故,許多用戶表達了對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的顧慮;二是全國尚未形成關于人臉識別技術的統一政策法規、安全標準、應用規范,也沒有更加成熟穩定的行業技術經驗可供參考。
信息安全專家何展強告訴記者,人臉識別涉及用戶生物體征,是屬于公民的隱私問題。根據《網絡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運營方不得隨意使用人臉、指紋等體征識別,而且必須做好安全策略,如果發生泄露,必須承擔嚴重的后果。
“騰訊本身微信支付就使用了人臉識別,它的安全應對應該沒有問題,但這不代表所有游戲公司都可以做到。一來增加運營成本,二來降低用戶體驗,三來增加信息泄露風險。”何展強進一步指出。
在張毅看來,從技術上看,驗證一個人的身份信息已經不具備太大的難度?!坝行┯螒蚬静煌菩腥四樧R別,是抱有僥幸心理,希望利用監管漏洞賺錢。這些企業可能還沒把賬算清楚,一旦被揪出來,被輿論痛罵,得不償失?!?/p>
游戲沉迷,到底誰應擔責?
在部分人質疑游戲公司未盡全力防止未成年沉迷游戲的同時,另一種聲音同樣甚囂塵上。這部分聲音認為,游戲公司背鍋了。
在社區網站虎撲上,“未成年人僅可五六日節假日玩1小時網游,你怎么看”的帖子下,“某某靖子”的答獲得高贊。
該網友指出,“這種單純的堵真的有用嗎?我玩不了游戲我可以去刷抖音,可以去B站,可以去玩不聯網的單機游戲……想單純地通過不讓玩游戲讓孩子好好學習是不可能的,甚至來說減少電子產品使用時間也是不可能的?!?/p>
在問答社區知乎上,相似題目下另一個獲贊數逾2000個的回答則指出,“等那些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就算不玩游戲了也依然不好好學習后,會把鍋甩給什么行業?!?/p>
對此,信息安全專家何展強表示,他支持國家出臺政策限制未成年人玩游戲的時間,但他認為與其限制不如引導。
何展強本身是一個游戲迷,早在1996年時他就開始玩電子游戲。在他兒子Ray小學二年級時,他就讓他嘗試玩各種全球頂尖的游戲。
除了嚴格限制游戲時間外,何展強會在兒子玩游戲時更多地參與。他會不時向兒子發出有關游戲的提問,將游戲內容拓展到更多課外知識的學習,并要求他玩游戲后寫總結文章。雖然Ray很早就接觸游戲,但目前剛升上初一的他學習成績仍在班上名列前茅。
在何展強看來,游戲是目前文化、技術完美結合的載體之一,游戲可以開拓他的視野,可以提高反應速度和計算能力,增強他的勝負欲,讓他體驗挫折感,提高時間管控能力。
何展強告訴記者,未成年人自我約束能力比較差,有些父母卻不加管教,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哭鬧,就會給他玩手機,這造成很多小孩沉迷手機?!靶『⒁矝]有更好的選擇,因為父母沒有培養他別的興趣愛好。如果一味禁止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等到他有條件接觸,則可能會瘋狂反彈。父母可以讓孩子體驗玩手機的樂趣,但是要讓他帶著問題去玩。”
針對游戲沉迷的成因問題,2014年,北京大學教授劉德寰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在全國范圍內調查了5401名青少年家長。研究結果《作為補償機制的游戲沉迷》顯示,家庭經濟條件較差;家庭關系差、親子互動少;家長對子女游戲行為沒有限制的;隔代教育等因素會讓青少年更容易出現游戲沉迷。
“我們發現青少年的游戲沉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種對現實生活的補償機制。當他們在現實中得不到需要的東西時,更容易沉迷于電子游戲中去尋求心理和行為上的補償?!鄙鲜鰣蟾嬷赋?。
心理咨詢師王藍告訴記者,在未成年人的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還沒有發展得那么好的情況下,對游戲進行限時,相當于是一個物理隔離的方法,對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戲有一定作用,這種方法可以治標,但不能治本。
王藍進一步指出,“很多沉迷于網絡游戲的小孩,他在現實生活中內心很多需求得不到滿足,內在有很大缺失。當他在現實生活中的存在感、成就感充分得到滿足后,他是不容易沉迷于網絡的。所以從根本上看,家長要花時間、高質量去陪伴孩子。生活當中,家長要多帶孩子跟同齡的朋友一起玩、一起互動,進行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動。孩子玩游戲時,也要先幫孩子篩選,起到一個把關的作用。”
文章開頭提到的高女士最近注意到,開學這兩三周,小區里一起玩耍的孩子明顯多了起來。以前孩子們要么在上培訓班,要么在家玩游戲,出去玩都找不到玩伴兒?,F在同齡孩子多了在一起戶外玩耍的時間,她覺得這是個好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韓國的游戲“防沉迷”政策由過去的強制“shut down(關閉)”變成徹底交給監護人決定。
根據韓國時報,8月25日,韓國政府表示將修訂《青少年保護法》,不再強制禁止16歲以下未成年人深夜玩游戲。此前,這一法案實施至今已約10年,主要用于限制端游。
與此同時,韓國政府保留了文化體育觀光部的《游戲產業振興法》第12-3條的“游戲時間選擇系統”,即未滿18歲的青少年或其法定代理人可根據需要設定游戲時間。但這同樣只針對端游,手機游戲不受此系統限制。
根據韓國政府相關人員的解釋,這意味著家長在孩子參與游戲時的權威性很大,家長和孩子提前通過對話安排時間很重要。
(應受訪者要求,張可、王鶴、何健、林雪梨為化名)
編輯_楊文瑾
猜你喜歡Smartflower POP 一體式光伏系統 工業設計(2022年8期)2022-09-09 07:43:20人臉識別 等 作文中學版(2022年1期)2022-04-14 08:00:34WJ-700無人機系統 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21年10期)2021-03-16 06:05:30ZC系列無人機遙感系統 北京測繪(2020年12期)2020-12-29 01:33:58揭開人臉識別的神秘面紗 學生天地(2020年31期)2020-06-01 02:32:06連通與提升系統的最后一塊拼圖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家庭影院技術(2017年9期)2017-09-26 03:41:45數獨游戲 初中生學習·低(2016年10期)2016-11-25 04:51:34瘋狂的游戲 飛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爆笑游戲 作文大王·笑話大王(2016年8期)2016-08-08 11:28:22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戲 小學科學(2015年7期)2015-07-29 22: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