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丹晴
深圳福田購物公園附近的一家音樂酒館,昏暗的燈光里點綴了迷人的紅色,樂隊開始表演,Lsa感覺自己仿佛置身于電影《愛樂之城》里面。點上一杯“性感沙灘”雞尾酒,她享受起愜意的周末時光。
Lsa從事時尚行業,每到周末,她就喜歡約上好友去小酒館小酌幾杯。不同于有舞池的夜店型酒吧,小酒館舒適的環境和氛圍讓她感覺很放松很享受。
如今,酒館這種能讓人情緒釋放的生意,海底撈們也想分一杯羹。
燈光暗沉,藍紅相間的光影散落在就餐的座位上,抬頭是澄澈的藍色星空,附近立著帶有一整面墻酒的吧臺,這樣的“海底撈”你見過嗎?
近日,海底撈在北京三家門店內開辟出單獨區域,試營業“Hi撈”小酒館。三家小酒館限時開放,營業時間從傍晚起至凌晨。
針對是否會拓展至全國并開獨立酒館,海底撈方面告訴南都周刊記者,這是為消費者提供的創新增值服務,會基于運營不斷優化、升級體驗,未來將綜合門店所在位置、區位環境、門店格局、市場需求等多種因素考量推進,滿足多元消費需求。
除了海底撈外,還有餐飲企業紛紛愛上“喝一杯”。
8月,云南菜“云海肴”在北京試營業小酒館;4月,中式面館品牌“和府撈面”的“小面小酒館”落地上海,主售低度酒;同一時間,餃子品牌“喜家德”的酒館在深圳等地開業;1月,湊湊火鍋在北京三里屯試經營“火鍋+酒館”業態,并邀請歌手現場駐唱。
如果把時間線拉得更長,星巴克和奈雪的茶邁的步子要更大一些。
2019年5月,星巴克在上海外灘開出國內首家獨立酒館,一半的門店售賣咖啡,一半的門店賣酒。同年6月和7月,奈雪在北京和深圳開設了三家酒館,不過,北京的這家酒館目前已經停業,截至2020年,奈雪在上海、深圳、杭州共經營20家酒館。這些品牌做的都是“餐飲+酒館”的模式。
“很多餐飲企業都有這樣跨界和混搭的嘗試”,在采訪中,凌雁咨詢首席分析師林岳告訴南都周刊記者,其主要目的還是拓寬用餐場景,延長營業時段、拉動夜宵消費,進而增加客戶的黏性。“餐飲企業營造多種場景,是一個后疫情時代自救和發展的探索。”
區別于帶有DJ、舞池的夜店型酒吧,酒館指的是以提供酒精飲料為主、小食為輔的餐飲場所,包括清吧、“日咖夜酒”的咖啡店、賣江湖菜的小酒館。
家住廣東佛山的小料喜歡去酒館里喝酒,點上一杯雞尾酒、威士忌或龍舌蘭,聽著音樂,跟朋友一起聊聊天,小酌怡情。
小料告訴記者,“餐館跟酒館的環境給人感受不一樣。餐館市井氣息要濃一些,去了就是為了把飯吃飽,酒吧的環境更適合坐在那里聊聊天、聽聽音樂,它也不像茶飲店那么嘈雜。有時候我會跟朋友在餐廳吃完飯,時間多就再找個酒館坐坐。”
喜歡到酒館打卡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在小紅書上,有關“酒館”的筆記多達27萬篇,與“喝酒”有關的筆記則有66萬篇。
人們去酒館的目的各不相同, 信息咨詢服務公司餐典寶(NCBD)的《2021中國小酒館行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61.5%的消費者去酒館是為了社交需要,58.7%的消費者是為了助興,57.9%的消費者是為了聚會,34.1%的消費者是為了緩解壓力。
Lsa 每個月總會去酒館三四次,她喜歡小眾一點的酒館,酒館的裝修風格要好看一些,適合拍照打卡。“酒館的確是很好的宣泄情感的地方,也算是一個調和劑。心情不好時,去喝完一杯就會變好,酒精使人快樂。”
大眾的飲酒觀念正在發生變化,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的《2020年年輕人酒水消費洞察報告》顯示,當代人喝酒從“不醉不歸”的豪飲變成了“健康微醺”的淺酌。
小料去酒館,通常會點上兩三杯酒,一杯幾十元到近百元不等,她喜歡這種酒精催化下的放松。“微醺就是感覺體內開心的細胞在不停擴散、在向上涌,敢說一些平時不好意思對著對方說的話,抱怨、撒嬌、作,分享自己開心的心情感受,還會夸贊對方。”小料說。
關于酒館應該是什么樣子,男生和女生的看法明顯不同。
根據《2021中國小酒館行業發展研究報告》,55.4%的男性受訪者認為喝酒必須有燒烤,37.1%的女性受訪者認為必須有音樂,35.4%的女性受訪者認為必須有氛圍。
從事傳媒行業的蔣正以前也喜歡在酒館里呆著,機緣巧合下,他去了一家精釀酒吧擔任兼職服務員,白天做完本職工作后,晚上就到吧臺為顧客打酒、加熱食品。
蔣正喜歡在安靜的氛圍里跟人交流,在酒館里他遇到了很多各行各業的人。蔣正說,“酒館不像外面的大排檔那樣,晚上會有很多喝得酩酊大醉的人,整個環境比較安靜,大家都在品酒、聊天,或者看看電影。”
在這種環境里,蔣正結交了很多有趣的新朋友。
2017年,Alex在廣州永慶坊找了一棟近百年歷史的西關大屋,和朋友兩人一起開了一家“old house”威士忌酒館。
經營酒館,Alex認為酒水很重要,但環境和服務更重要。為了讓酒館氛圍更好,Alex花了很多心思把酒館的歌單做好一些,“音樂不會太吵,是很放松的音樂。”為了跟顧客更有黏度,Alex會在酒館里,加強跟顧客的溝通。
Alex認為,“真正的酒館和海底撈、星巴克等做的吧臺不太一樣,在海底撈喝酒可能會聽到各種各樣人吃飯的聲音,在里面喝酒就純粹只是喝酒,體驗不到真正酒館的氛圍、感覺。”在Alex看來,“品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一家好的酒館必須給每個酒客一個空間,讓他/她暫時離開自己緊繃的位置,放松一下,喝完酒再重新回到當中,這時可能會一些新的想法。”
而林岳則對海底撈們發展酒館業態有些擔心,“目前看到的情況,的確有客戶、年輕人愿意為餐飲界的混搭買單,但真正鐘情于酒吧的‘老鳥未必認同,(兩者)從飲品種類、氛圍、格調上看都有很大的不同。像麥當勞開創咖啡場景有成功的實踐,因為西餐和咖啡、西點相對比較融合,但是類似火鍋、輕奢餐飲與酒館的混搭,有些時候容易顯得別扭、格格不入或者突兀。”
盡管跨界者可能跟年輕人想要的酒館有一段距離,但這個市場潛在的消費力依然吸引著各路資本和餐飲業大佬進入。
根據國泰君安證券的相關報告,中國酒館行業規模由2015年的844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179億元,2015-2019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8.7%。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行業規模只有776億元,但到了2021年預計逐步復蘇到1150億元。
國泰君安證券預計,到2025年,酒館行業規模將達到1839億元,2020-2025年的年復合增率為10.1%。
而且,我國的酒館行業高度分散。根據上述報告,截至2020年,我國約有3.5萬家酒館,其中95%以上為獨立酒館,酒館行業CR5(最大5個企業市場占有率)約為2.2%。這意味著新入局者還有很大的機會突圍。
政策端也提供了相關支持。2018年以來,北京、上海、成都、廣州等各地政府頒布了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政策文件,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1中國夜間經濟最新發展報告》,2020年,我國夜間經濟規模突破30萬億元,同比增長5%,預計2021年將增長至36萬億元。
在這個賽道,已經沖出了一家即將登陸資本市場的酒館。8月24日,海倫司通過港交所聆訊,有望成為內地首個在港交所上市的酒館。
海倫司創辦于2009年,以高性價比著稱,自有品牌啤酒售價約8.9元,雞尾酒均價約44元,截至8月21日,海倫司有528家直營門店,主要分布在二三線城市。
嗅覺靈敏的風險投資同樣把目光對準小酒館。8月24日,根據36氪消息,深圳連鎖酒館品牌“貓員外”獲得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直投子基金獨家投資的Pre-A和A輪融資,融資金額過億元。據悉,貓員外目前在深圳有逾50家門店。
越來越多的人跑著進入酒館賽道。根據國泰君安證券的數據,到2025年,酒館數量預計將從2021年的3.81萬家增加至5.7萬家。
但是,酒館的生意真的有看上去那么美嗎?
Alex記得,2019年,他在廣州大道中開出第二家“old house”分店,從他立項到酒館營業不到3年的時間里,附近就增加了約50家酒吧。
Alex說,“酒館內卷越來越嚴重,開酒館的人越來越多,我認識的很多投資機構、很多客人都想開酒館,但是酒館行業里人力成本、環境、空間等資源是一個問題。”
因為周邊酒館越來越多,Alex酒館的生意受到一定影響,那些偶爾光顧一次、喜歡拍照打卡的顧客,很容易被分散到其他地方。
根據國泰君安證券的數據,2020年,我國酒館數量減少約7000家,不過這主要還是受到疫情的影響。
但是,即使是行業佼佼者的海倫司,經營上也存在困難——增收不增利。2020年海倫司營收同比增長率為44.78%;凈利潤卻出現負增長,同比增長率為-11.45%
看來想要討好年輕人的情緒,誰都沒那么容易。
(應受訪者要求,Lsa、小料、蔣正為化名)
編輯_王琦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