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麗

本文主人公
“老干媽”陶華碧,靠一罐辣椒醬做到年銷售額50億元,在全國幾乎家喻戶曉。而退休老人關玉香,靠賣易拉罐每年收入接近百億元,卻一直躲在品牌后悶聲賺錢。如今紅牛、加多寶等飲料,都是其合作伙伴,她成為“易拉罐女王”。她的經歷頗為傳奇,被網友譽為“最勵志的中國大媽”。
中等身材,走起路來神采奕奕,鏡片后的一雙大眼睛透著睿智和干練,你很難相信,她已年過八旬。提起關玉香,相信很多人都會感到陌生,但你經常購買的飲料,如紅牛、王老吉、露露、旺旺等,易拉罐都出自她手。關玉香讓每個知名品牌,都穿上了自己獨特的“外衣”,供用戶辨識。她是如何成功獲得這些知名品牌青睞的呢?
1939年出生在戰亂年代的關玉香,不到20歲就參加工作,在北京儀表廠一干就是大半輩子。1990年從這家國企離休后,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的關玉香,卻干了一件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準備自主創業。
初次創業,她挑選了自己很了解的制造行業,憑借著自己多年在儀表廠工作的經驗,她創辦了北京精益儀表公司。但由于當時鐘表市場已經飽和,企業很快就關掉了。盡管慘淡收場,但那份商海搏斗的刺激卻徹底點燃了她的斗志。
1994年關玉香在海南旅游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時候海南省的飲品市場做得熱火朝天,當地有很多生產飲料的企業,但沒有一家企業做包裝,更沒有做易拉罐的。于是,雷厲風行的關玉香決定開干,拿出半輩子積攢下來的3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帶著兒子,在文昌市成立了海南奧瑞金包裝有限公司。她買來幾臺加工機器,最初階段,廠子里只有16名員工,只有一條簡陋的生產線。
公司的轉折點發生在“紅牛”身上。關玉香知道紅牛源于泰國,是全球最早推出且被人熟知的能量飲品之一。1995年12月,紅牛進入中國,采取了本土化經營的策略,打算在深圳市建工廠,大力開拓中國市場。關玉香敏銳意識到,以紅牛這種巨無霸的“體量”,是必須要選擇金屬罐來灌裝的,自然對易拉罐有著巨大需求,這或許是個騰飛的機會。
那時公司要啥沒啥,連兒子都說,讓紅牛成為合作伙伴,概率幾乎為零,身邊的朋友也笑她是癡人說夢。關玉香膽挺大,犟勁又上來了,她說:“我偏要把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那一段時間,年過花甲的她放下自尊心,一次次以低微的姿態尋找與紅牛飲料的合作,在海南、深圳、廣州之間一次次往返,被拒絕后又厚著臉皮再去。
當時,由于紅牛對金屬罐品質的要求非常苛刻,很多易拉罐生產商達不到生產標準,就自動退出,唯獨關玉香不屈不撓。她心里清楚,只有與國際品牌接軌,才能打開日后的銷量。
后來,她帶著兒子前后跑了30多次,紅牛公司被這個老太太的誠心所打動。但人家也明確告訴她,因為她缺少相關技術,才一直被拒絕。比如他們要求,必須具備非常尖端又復雜的“粉末補涂技術”。在當時,國內所有易拉罐焊縫都采用液態補涂技術。
絕境即轉機,她在得知紅牛對包裝有這一特殊需求后,就四處尋求這項技術。后來一家新加坡的公司終于同意和她合作,關玉香成功把粉末補涂技術引入中國。
也正是有了這項尖端技術,她才有資格跟紅牛正式談合作。又經過2個多月鍥而不舍地登門造訪,1996年春天,關玉香花重金從海外引進先進設備,對工廠的技術、機器等進行了升級。
為了能夠設計出讓紅牛滿意的包裝,關玉香修改、設計了無數次方案,最終出人意料地擊敗同期競爭對手,斬獲與紅牛合作的機會,一舉拿下了一個數目驚人的大訂單。關玉香事后說,她和兒子先后去紅牛公司拜訪了41次。
當然,多年來紅牛之所以愿意跟關玉香合作,不僅僅是因為奧瑞金的技術好,還有精心的服務。自從乘上紅牛這艘巨輪后,關玉香的公司得以高速發展,在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她采取的都是“跟隨策略”。也就是說每當紅牛到一個地方蓋新廠,關玉香就跟隨它在附近也建一個包裝廠,緊跟著紅牛的步伐,專門給它生產易拉罐。
1997年,紅牛揮師北上,在北京設廠。關玉香深思熟慮之后,決定跟隨紅牛,在距它僅800米的地方選址建廠。關玉香覺得這么做不僅供貨更方便,節省了不少運輸成本,也相對節約了很多資源。就這樣,奧瑞金與紅牛建立起互利共贏的局面。
2003年,紅牛在湖北建廠,關玉香緊隨其后,跟紅牛在同一個廠區建廠。當紅牛在廣州建立第三個工廠時,奧瑞金索性和紅牛“同居”,辦公樓、宿舍、食堂全挨在一起。此外,關玉香又提出打造飲料灌裝基地,讓兩家企業的生產線結合得更加緊密。
企業發展穩定后,關玉香仍舊不忘打磨出“匠心產品”,把一個個小小的易拉罐做到更輕、更薄、更環保。不僅如此,在紅牛焦急考慮如何將產品加入網絡里來時,關玉香便致力于智能包裝業務的發展,將二維碼印在易拉罐上,采用一瓶一碼,方便消費者對產品信息進行追溯,幫紅牛實現產品防偽、溯源、渠道管理、互動營銷等功能。如此一來,每一個紅牛罐都成為一個交流平臺,從而創造了一個巨大的互聯網入口。
關玉香還通過設立專門的技術研發中心,掌握了主要產品的核心技術,打破了國內相關產品主要依靠進口的局面。現在,奧瑞金已申請16項專利,在技術方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走在國際金屬包裝行業前列。
令人驚訝的是,關玉香用在研發上的費用,都是幾千萬元級別,為了能夠讓產品做到極致,她從不會吝嗇這些資金。關玉香說,雖然我國是包裝大國,但還不是包裝強國,所以必須要通過技術轉化的形式,促進國內金屬包裝行業的產業升級,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她的目標是打造馬口鐵罐的民族品牌。
在賺到錢后,關玉香沒有停止加大對技術設備的投入,她的公司是國內率先啟動熱覆合覆膜鐵自主研發的企業,擁有國內前端的覆膜鐵生產技術及終端應用開發體系。
就是這樣一個利潤只有幾分錢的小小易拉罐,關玉香卻能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斷研發新產品,打磨產品質量,在業界中迅速傳開口碑,并贏得與加多寶、伊利、露露、旺旺、雪花啤酒等大企業的合作。
關玉香靠賣易拉罐,2020年的收入接近100億元。2021年,業績還會有更大提升空間。這個一直隱身在紅牛等各大飲料品牌背后的老太太成為中國的“易拉罐女王”,也因此被稱為“最勵志的中國大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