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銅山區三堡中心幼兒園,江蘇 徐州 221300)
語言發育遲緩主要指的是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低于同齡人或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達到相同的語言能力,具體是指理解和使用語言的能力。語言發育遲緩一般分為接受性、表達性兩大類型。“接受”是指進一步區分、進一步理解句子的過程,包括聽力和閱讀技巧,“表達”是將自身身法與需求闡述出來的能力,這里的闡述通常指說和寫兩項能力。語言發育遲緩不僅會對孩子對語言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產生影響,還會影響兒童與他人和社會的互動。
當學齡前兒童出現嚴重的語言發育遲緩并干擾同伴的學習、交流和社交關系者時,有可能發展成語言障礙。那些在進入小學時仍然有語言問題的人在學齡期面臨許多挑戰,使他們面臨更大的認知、識字、行為和心理問題。積極有效的早期發現以及早期干預將顯著增加兒童語言發育異常所帶來的短期、長期不利影響。本文主要以一個語言發展遲緩的小班幼兒作為案例,對《指南》語言領域下語言發育遲緩的幼兒個案進行深入分析,并針對性開展一系列的方法與策略。
在我們的班級里有一個叫小裴的小女生,每天父母將其送到幼兒園時,我會親切的同她打招呼,她想去說什么又說不清楚,有時候她就會跑過來抓住我的脖子咬我或者不理睬我。但父母離開幼兒園后,小裴常常會出現情緒上的波動,大哭、打滾也是常態,我去拉她就掐我。整個上午都在教室里跑來跑去,叫我追著她吃午飯,因為她不想在午飯時坐在小椅子上。午睡只睡了20 分鐘,醒來時又開始哭。她想去小便,并沒有和老師有眼神接觸,她只是在床上嗚嗚的發出一些聲音,捂著褲子,實在不行,脫掉褲子后,如果沒人帶她去洗手間,就當場尿褲子了。她一直都沒有說話,偶爾叫名字時候才會有反應看老師,有時候老師發布的一些指令她不懂,更別談去回應。
對于小裴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我細細地分析了小裴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總結了以下三點:
從醫學的角度看,智力發育程度,聽力障礙狀況,中樞神經等系統性疾病,所處語言環境等都是影響兒童語言發展的具體因素。如果出現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現狀,應細細分析其中的原因。當孩子的語言發育在沒有上述明確原因的情況下顯著延遲時,我們通常將其稱為發育性語言遲緩。根據這些特點,我們建議家長帶小裴到專業機構檢查。
經過一系列地檢查后可以發現,小裴在身體機能方面上并未出現明顯異常,智力也在正常水平內,但語言交流上存在著很大障礙,進入幼兒園后也產生了一些明顯的焦慮、退縮等問題行為,無法自信地去幼兒園。
小裴從出生到一歲半主要由媽媽、外婆擔負起撫養的工作,從她一歲半起,媽媽就一直在家照顧她,這導致小裴對媽媽十分依賴。小裴在入園第一天的午睡后渾身發抖,這是由于她第一次在一個并不熟悉的環境中,心中產生了極大的恐懼。
據媽媽說,她身邊的朋友并不多,上了幼兒園開始,小裴的語言發展依然很緩慢,沒什么進步,剛開始班級里也有和小裴說話的小朋友,但看著小裴每次只能用咿咿呀呀的聲音來表達,時間一長,小伙朋友們也漸漸遠離了她。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在周邊環境的影響下,小裴的朋友越來越少,語言交流的機會也日益減少,語言發展能力也是比較差的。
因為小裴還有一個姐姐,姐姐語言發育正常父母也認為小裴只是說話晚,不存在語言方面發育遲緩,也由于父母平時工作忙缺少與孩子之間的溝通。父母把孩子交給了外婆帶,外婆特別寵愛她,什么事情都是親力親為,每次小裴想要什么,外婆還沒等她開口,就已經給她拿到手上,久而久之,每當小裴咿咿呀呀剛要說什么,外婆就搶先回答,“原來我的寶寶想要這個啊,外婆幫你“等等一類的話”,同時父母的工作原因導致缺乏有效的親子溝通,孩子也很容易孤僻,心理上不斷自我封閉。
對于小裴而言,其實際語言發展水平還沒有達到三歲孩子的語言發展水平,甚至于還沒有達到兩歲孩子的水平。她總是咿咿呀呀的發出聲音,較之言語表達,其更加傾向于用肢體動作表達,并通常會通過哭泣來吸引周圍人的注意,然而小裴的爸爸卻以堅決的態度直接拒絕了小裴媽媽提出的治療建議,這也導致小裴發展問題的困擾被排除在外。到目前為止,對于3 周歲的小裴而言,其語言發展能力十分的遲緩。
幼兒期屬于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關鍵性時期,由于每個年齡段的語言發展特征有所不一樣,因此,對于幼兒而言,不同階段的關鍵期十分重要,錯過了口語發展的關鍵期后,后期進行的教育補救效果收效甚微,這勢必會對下一階段語言發展產生很大影響,直接導致孩子語言發展的遲緩,讓孩子出現傾聽障礙以及表達障礙。
幼兒的焦慮源自于對周圍人以及環境的不熟悉。蹣跚學步的幼兒不習慣陌生的環境,起初他們可能無法自然地適應新環境。因此,教師需要承擔起幫助孩子適應周圍環境的責任,幫助其適應幼兒園內的生活,早上小裴入園時候,我每天親切地向她問好,抱抱她,使她的心理防線放下來,感受到愛。《指南》中指出,要創設一個想說敢說的環境,當她嘗試去和老師問好時,我耐心鼓勵引導她慢慢表達,讓她在逐漸在課堂上形成安全感。一日生活中,我揣著母親的慈愛和耐心,更加關注、幫助、教育和照顧她,如此一來的話,小裴自然而然可以敞開心扉去與幼兒教師建立起一種密切合作的關系,從而牢牢地建立幼兒在幼兒園的安全感。
孩子產生了較好的安全感后,教師可以針對性同孩子溝通,給孩子創設一個想說敢說無壓力的語言環境,激發起交流的興趣,對于特別遲緩的幼兒,教師可以先逐步講解一些基本詞句,教孩子模仿老師去表達。比如:我在早上接待她入園時:總是親切的問“誰送來上幼兒園的”?“今天穿的真漂亮,是誰給你買花裙子”?等等,當她聽懂我的意思時候,想要發出那個音時,我會一字一句的教她,漸漸地,從不熟練到自己能簡單說出幾個字,當她有一點進步時,我會及時給予孩子一定的表揚以及一定的鼓勵。
早期閱讀是孩子積累語言材料的最好方式。通過對大量形象生動的繪本的閱讀,可以實現圖文互動,了解世界,達到自我發展的目的。在我們教室,有一處小小安靜的區域—圖書角,也是小裴最喜歡去的地方,我準備了一些簡單的繪本供她選擇,同時我也采取多種方式指導,如:共讀、范讀、合作閱讀等,在小裴漸漸融入小朋友中時,我會引導幼兒與她一起交流欣賞故事,感受快樂,繼而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同時也是孩子最為依仗的親人。在幼兒語言教育的進程中,父母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幼兒園老師與家長溝通孩子的語言問題和有效的語言培養策略,讓家長與老師一起,更加關注孩子的內在需求,堅持發展原則,使得孩子能夠將自身的想法、需求較好表達出來,孩子也需要進行各種的語言表達嘗試,這期間,父母則要及時的予以回應,并進行相應的語言教育引導。
在這種情況下,小裴主要由媽媽和外婆長期照顧,所以老師沒有機會和孩子的家長交流,所以我邀請她的父母到幼兒園,通過半日開放活動,指導家長觀察并討論孩子,并且相互討論一些經驗,如教師建議家長每周有固定的時間與幼兒進行親子游戲,通過親子故事閱讀和講述活動豐富孩子的詞匯,結合家長需要展示更多孩子的語言交流問題,讓孩子練習模仿。同時,我們需要注意放松的程度,我們需要為孩子提供更多的成功經驗,讓其擁有對成功的渴望,需要敢于并愿意表達自己。
有一次班中小朋友帶來一些水果分享做水果沙拉,在品嘗環節,我就會讓孩子們說說吃各種水果的感受,在其他孩子的啟發下,小裴也漸漸說出一些詞匯和簡單的語言“老師,橘子酸”、“草莓甜,好吃”等等,通過一次簡單的互動,使她的語言交流積極主動,這樣的隨機教育數不勝數,利用每一個環節,促進她的語言學習欲望快速飛速的發展。在幼兒園和家人的一起努力下,小裴開始主動說話,可以用簡單的句子表達。這對她來說是一大進步。她試著慢慢地學會征求別人的意見,將自己的真實意愿表達出來,學會理性的交流。
角色游戲是幼兒教育中一個十分常見,且十分重要的游戲形式,同時也是潛在激發幼兒語言爆發表達的途徑,為增強小裴對語言學習的熱情,老師將角色游戲融入語言實踐之中,選擇和教授小裴感興趣的教材,獲得了相當不錯的效果。例如,在角色游戲中,通過扮演諸如老板、售貨員、買家等等角色來獲得小裴的注意和重視,在進行相關活動的同時高度重視培養語言表達能力,通過一系列的角色扮演活動豐富了小裴與其他孩子的談話,提高了他們的語言交流能力。與此同時,幼兒教師高度關注游戲中語言的完整性、發音的清晰性、語音的準確度,在互動過程中適當介入,讓小裴在游戲中得以學習、發展、健康成長。

語言發育遲緩嚴重影響兒童正常的心理和行為發展,尤其是認知理解能力,無法與他人很好地溝通,影響人際交往,久而久之會產生自卑感和自閉感,這是有可能的。因此,老師鼓勵全班孩子積極與小裴互動,通過營造游戲環境,可以讓小裴大膽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老師也讓他們一起分享游戲。小裴小班剛入園,有入園焦慮,教師在溫暖的環境中創造了一個環境溫馨的娃娃家,并請她帶一個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在區角游戲之中,教師會陪陪在小裴身邊,通過平行游戲和角色參與等方式增加與小裴互動的樂趣,幫助她理解交際詞匯。同時,培養了孩子具有樂觀開朗的性格。
幼兒園老師沒有特別的權力來判斷孩子的語言發育是否延遲或延遲的原因是什么,所以要求家長對孩子做出全方位地檢查、全方位地診斷。作為幼兒園老師,有必要在了解孩子語言發展緩慢的原因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教育,讓孩子的表達能力得以明顯性地提高。
在家校合作的基礎上,對小裴語言發育予以積極的干預,進一步推動了小裴語言技能的進一步提升。具體癥狀包括:首先,小裴的發音變得更加地清晰,語音的準確度比以前明顯提高,其次,借助各種角色扮演游戲活動的開展,為小裴的語言發展創設良好環境,小裴可以漸漸地學會主動與人交流,將自身的意愿表達出來,最后,小裴逐漸掌握句型的基本結構和語言表達的完整性,不斷成長,充分表達,可以用一些簡單的句子真實表達自己的需求,并與其他孩子進行理性交流。
有了這些積累的學習和實踐,對于幼兒語言發展緩慢的小裴而言,她無疑是感到高興的,她會試著和她的家人交談,和我交流,偶爾也會和同學們交流。她所獲得的一系列的進步,我是看在眼里,但在語言水平上和同齡人還有一定的距離,我想在將來會更加地努力,帶著小裴和我一起健康成長。
在學習過程中,觀察學習對象的特點和習慣,與家人溝通,對個體存在的維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同時,通過認知訓練、發音訓練等具體訓練活動的進行,對個體的語言發展語言較好干預,這些嘗試和努力都必不可少。通過個性化的訓練,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且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語言發展具有十分明顯的影響。同時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語言發育影響很大,父母要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并在家庭溝通中對孩子的發音予以較好改善。未來的研究中我們將進行語言發展相關的實驗與天吶就,爭取為兒童語言障礙的改善提供更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