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 侯超
(1.新鄉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3;2.新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河南 新鄉 453003)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1],《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在總則第一條中也提出了要“強化黨支部政治功能”。從這些論斷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對強化基層黨支部的政治功能的高度重視,這也是我們做好新時代基層黨支部建設的基本遵循。高校學生黨支部是黨的最年輕的基層組織,也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織,是對學生黨員進行教育管理最直接、最有效的主體,擔負著聯系團結大學生、宣傳組織大學生、帶動影響大學生、把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落實到學校和落實到廣大學生中去的責任。在當前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充分發揮學生黨支部的政治功能,是黨在高校開展工作的基石,也是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學生黨支部全面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黨支部的政治功能不斷加強。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還存在一些影響高校學生黨支部政治功能發揮的因素,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樹立牢固的政治意識,旗幟鮮明講政治是黨的各級組織確保方向正確、維護團結統一、保持隊伍純潔的前提條件[2]。牢固樹立政治意識,我們需要做到“兩個維護”,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但是,受到一些不良思潮的影響,一些大學生出現了政治意識淡化,理想信念不足的問題。還有一些大學生即使入了黨,也不能很好的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目前,高校學生黨支部全面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黨政政治生活整體良好,但是還有一些黨支部存在政治生活虛化的現象。一是部分高校學生黨支部黨內政治生活內容枯燥,形式單一,不能有效吸引大學生黨員的注意力;二是部分大學生黨員對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意義和作用認識還不夠深刻,思想上的認識不到位造成行動上的流于形式。
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但是,目前有些高校學生黨支部存在政治優勢弱化,聯系群眾不夠的問題。首先,聯系群眾的主動性不強。有的學生黨員認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課余時間只有被動的安排服務師生活動才會去聯系群眾,幫助師生解決實際困難的主動意識還不強。其次,關心群眾的側重點不同。對于身邊的同學,更多人關心幫助的是他們的學業成績,其實,他們的生活、心理、理想信念、價值取向等也是與他們密切相關需要我們關注、提供幫助的方面。
在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高校基層黨組織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確保黨的各項要求落實到位,而高校學生黨支部往往是政治監督的“盲區”。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發揮普通黨員的民主意識,不能保證普通黨員民主監督作用的發揮,就很難發揮廣大黨員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度,學校的各項目標任務、重點工作就很難推動與完成。

2018 年10 月,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指出黨支部領導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工會、共青團、婦女組織等群團組織,同時強調村黨支部、社區黨支部全面領導所隸屬區域的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事業單位中發揮領導作用的黨支部對重大問題進行討論和做出決定。明確了黨支部的政治領導職責,只有提高黨支部的政治領導,才能有效發揮其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高校學生黨支部書記作為學生黨支部各項工作的“靈魂”,其政治站位、思想覺悟、理論素養、工作能力直接影響黨支部工作的成效,因此,一方面要從優秀學生黨員中選拔黨支部書記,另一方面,要加強黨支部書記的培訓,學校、院系應該從理想信念、理論知識、工作方法等多方面對黨支部書記進行全面提升,還可以將樣板黨支部的典型經驗做法在全校進行推廣,保證高校學生黨支部工作高質量開展。
高校學生黨支部政治功能的提升,還需要從提升自身政治引領著手。首先,要引領黨員加強政治學習。其次,要引領黨員敢于批評制止不良言論。受一些外界因素的影響,我們周圍有時會存在一些與社會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悖的言論,作為新時代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尤其是大學生黨員,不僅自己時時刻刻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還要同周圍的不良言論等違紀違法行為作斗爭,克服“老好人”思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好黨的光輝形象和權威。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解決黨內存在問題的重要途徑。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嚴肅高校學生黨支部政治生活:一是要認識到嚴肅高校學生黨支部政治生活的意義。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強化黨支部政治功能的重要抓手和基本要求,也是整治軟弱渙散黨支部的一劑良藥。認真貫徹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主題黨日、談心談話等制度,確保政治生活嚴肅認真,杜絕政治生活隨意性、娛樂性。二是要創新高校學生黨支部政治生活的內容和形式。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網絡的迅速傳播,大學生更愿意參與新穎、具有時代氣息的活動,高校學生黨支部要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需求,可以結合知識競賽、教育基地實地學習、人物訪談、社會實踐等形式將時政熱點融入黨支部活動內容。同時,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可以將新媒體元素加入黨組織生活,比如召開支部學習會議,由于在校外實習無法到學校參加的黨員就可以參加支部的網絡學習,這樣既保證了黨組織生活的質量,也創新了傳統的學習形式。
落實高校學生黨支部的政治責任是強化其政治功能的基本前提。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落實黨支部的政治責任:首先,要明確責任分工。建立政治責任清單,落實高校學生黨支部在政治建設、意識形態工作、黨員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主體責任。黨支部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要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做到職責清晰,分工明確。其次,要健全考核機制。定期對黨支部執行上級決策部署、加強黨支部內部建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推動完成主要任務等方面,以及黨支部書記抓黨建等情況進行考核評價,扎實有效開展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工作。再次,要實行追究問責。對那些軟弱渙散黨支部,對上級黨組織的決策部署執行不力、落實政治責任不到位的黨組織和個人要嚴肅追責,在評優評先、職務晉升時實行“一票否決”,倒逼高校學生黨支部和黨支部書記認真落實政治責任,進一步增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成效。
高校學生黨支部發揮黨的政治優勢,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理念的重要體現,我們要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能力,主動走進廣大師生,與群眾交心、聽群眾心聲、替群眾排憂、解群眾難題、和群眾交友,使高校學生黨支部成為廣大群眾信任、依靠的組織。對于許多新入學的學生而言,對自己所學專業了解不多,學習方法掌握不好,對未來的就業形勢還不清楚,高年級的學生黨員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本專業低年級的學生,做好“傳幫帶”工作。進入大學,除了教室,學生在宿舍的時間還是比較長的,在宿舍更容易走進群眾,有的學生黨支部主動開展“黨員進宿舍”活動,組織黨員深入學生宿舍,與群眾拉近距離,真正實現走進群眾。另外,聯系群眾不僅僅是身邊的同學,還可以是社會上的群眾,比如定期組織師范生黨員到幫扶學校授課,輔導孩子功課;組織醫學生黨員到農村進行義診,開展健康知識教育;組織藝術類學生黨員給群眾送去文化享受,用實際行動讓黨旗飄揚在普通老百姓的心間。

加強政治監督,能夠保障高校學生黨支部政治功能的有效發揮。首先,要充分發揮黨內監督作用。不斷完善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談心談話等制度,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實行黨務公開,提高黨支部工作透明度,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自覺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其次,上級黨組織要加強對黨支部的政治監督。上級黨組織要加大對黨支部書記在政治立場、執行上級決議、支部建設、廉潔自律等方面的監督力度。監督黨員干部維護和執行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情況,對于違紀違法違規問題,要及時、嚴肅處理,絕不姑息遷就,以高壓態勢增強政治監督的震懾力和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