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凡
(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紅色基因”是指無產階級革命寶貴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其中包含了革命、向上、堅韌、進取等基本因素,是革命基因的烙印。這種烙印深深的刻在中國的許多城鎮與鄉村,位于河南省林州市的國家級傳統村落石板巖村就是典型的紅色基因革命圣地。作為傳統村落,石板巖村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 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與文學藝術結晶,因此要想真正繼承好中國革命的精神與文化,就要深入挖掘這種傳統村落背后的精神與文明。
立德樹人作為當前教育的根本任務,高職教育要注重“立德樹人”,推動人的全面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高校學生德育的必修課,歷來是國家高度重視的一項偉大工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課要充分融入紅色基因,要充分挖掘紅色基因中的理想信念與價值為當代大學生奠定思想基石,讓當代大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推動大學生思想與文化層面的認識,不斷形成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養成。大學生通過在思想政治教育課上感受這些紅色文化與故事,通過這些故事,可以不斷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與責任感,不斷形成對學生德育方面的塑造,進而有利于推動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當前許多思想政治教育課都成了枯燥乏味的說教,許多學生對這類的思想政治課較為排斥。而這些紅色基因作為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斗爭中理想信念與精神品質的結晶與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與內容同根同源,并且紅色精英能夠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優質資源與思想理論支撐,通過這些歷史事實與革命故事為思想政治課帶來生動的事實依據。因此,這些紅色基因是優質的教育資源與歷史遺產,思想政治教育要引領大學生更加深刻的感悟紅色精神,凸顯紅色基因傳承的價值與意義。
近年來,新時代大學生受網絡的影響,價值觀不夠明確,而紅色基因能夠充分挖掘革命年代與和平建設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生價值觀上的重要作用,能夠通過具體的革命故事與愛國事例為當代的大學生傳遞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因此,高職教育要不斷推進紅色基因走進校園,為當代的校園營造一種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而在次背景下,如何將紅色基因融入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仍需進一步的探究。

石板巖村作為一個國家級的傳統村落,用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與文化景觀,也承載著谷文昌精神,扁擔精神和紅旗渠精神。而這些精神都是革命歷史的承載,是中國精神的體現,是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因此,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挖掘石板巖村的這些紅色基因能夠為思想政治課堂提供有效的資源,不斷豐富思想政治教育課的豐富內涵。大學生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課能夠加深對石板巖村紅色文化的了解,也能夠形成對自己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
石板巖村作為傳統村落,雖然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但是當前對石板巖村紅色文化的挖掘僅僅停留于表面,現階段旅游業的推進讓石板巖村不斷地用傳統特色建筑來修葺房屋,不斷形成村子的整體特色。但是這種休憩與翻新僅僅停留在表面,未能真正挖掘石板巖村的紅色基因內的精神文化,沒有將這種豐富的歷史記憶與文化景觀緊密結合起來。
隨著旅游業的興起,石板巖村出現了大量的融資,許多旅游商為了最大限度的開發當地的旅游資源,投入了許多資金資助該傳統村落。這些資金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該村落的經濟發展與旅游業發展,但是許多項目僅僅停留在游玩的方面,當地游客與村民并沒有通過這種改觀真正體會到該村落扁擔精神與紅旗渠精神所象征的不怕吃苦,艱苦耐勞的優秀品質。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關于我們要建設怎樣的國家,建設怎樣的社會,培育怎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而傳承紅色基因,有助于幫助我們解決這些重大問題。紅色基因所強調的價值目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追求相一致,紅色基因中所強調的個人價值準則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也不謀而合。因此要不斷挖掘紅色基因中的價值引領與當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融合。
紅色基因背后的歷史故事或許只存在于過去,但是紅色基因卻永不過時,我們要充分挖掘紅色基因中的優良作風與優良傳統,為當代社會主義建設儲備的精神財富。因此高職教育要充分利用紅色基因,積極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可以通過高校,青年團體與基層黨支部之間的關系 通過多種途徑大力開展對紅色基因校園文化的宣傳,也可以在特定的節日舉辦一些關于傳承紅色基因的校園文化活動,向學生通過參加這些活動,展現當代優秀大學生的精神風貌 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校園文化環境創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大多具有較為鮮明的意識形態特性 是培養大學生思政素養的重要平臺。但是當前關于傳承紅色精英的思政課程,大多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僵化,很難吸引學生的興趣,也難以形成對學生正確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塑造。因此,高校思政課程要不斷變革教學內容,創新教學形式,從一些優秀的紅色基因中發掘思政素材。高校思政課程可以充分挖掘地方紅色基因文化,將乏味枯燥的說教變成生動直觀的感受。例如高校教師可以挖掘河南石板巖村的精神文化,通過這種挖掘,讓學生對村落的革命歷史、建筑、文化、風俗都有所了解,通過這種形式也可以不斷創新教學內容,吸引學生興趣。

在大數據時代,信息傳播方式與傳播媒介可以更好的帶動思想文化的傳播。因此,紅色基因的傳承與發展,要充分借助互聯網,實現紅色基因與時俱進的發展。高校也要高度重視新媒體給大學生帶來的影響,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態度來運用網絡這把“雙刃劍 ”積極利用好新媒體的優勢建立“紅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的新陣地。例如剛下午可以建立關于傳承紅色精英的思政教育平臺,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微博等傳播媒介將“紅色基因”中的優秀內涵與精神實質相整合,最大限度的發揮紅色基因對思政教育的作用。
高校思政教育不僅僅局限于口頭的說教,更要充分發揮社會實踐的作用,讓學生通過實踐將理論教育與實踐教學相結合。通過實踐讓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更好的體驗愛國主義教育,接受紅色基因的熏陶。例如高校思政課堂,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實踐作業,讓學生充分走進具有紅色基因的景點去調研、考察、感受。讓學生通過這種親自的調研與考察,感知和體驗優秀革命先輩的革命精神,更深刻的理解紅色基因的內涵。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充分走進河南石板巖村,去真正了解這些傳統村落的革命歷史與文化,讓紅色基因的教育更有吸引力與說服力。
綜上所述,紅色基因融入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教師要通過變革教育內容,創新教育形式,不斷加強紅色基因校園文化建設,創新紅色基因教育的媒介傳播與手段,通過社會實踐,充分體會紅色基因背后的革命精神與革命傳統。通過這些調研與體驗讓大學生不斷汲取革命堅韌向上、勇于進取的力量,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促進其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