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昱
(合肥科技職業學院,安徽 合肥 230001)
我國傳統教材的選擇主要關注理論知識的傳播,傳統教材中,將知識點分成幾個模塊,每個模塊中按照“概念”,“特征”,“優缺點”,“種類”等這樣的順序將內容串聯,更強調知識體系。相比之下,在三教改革的推動之下,活頁式教材的開發成了一項研究熱點.其最大的優勢在于內容能夠根據行業的發展動態隨時更新,也可以自由組合,實現個性化教學[1]。比如,《經濟法》的教材中,將和經濟相關的法律分類了十五種,有“公司法”,“廣告法 ”,“反不正當競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其中,“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知識點按順序為消費者概念,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念,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適用范圍與基本原則,消費者權利,以及經營者義務。內容全部是理論介紹,中間穿插一些案例,但是案例只是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各項權利與義務的含義。學生學完一章后,他們確實完全掌握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概念及相關知識點,但是,如何運用這個法律,如何將這個章節中的知識點在實際生活中變成保護自己的武器,這些實際操作的問題,是學生從教材中學習不到的。
在傳統教育中,教材的存在是為了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而實踐是需要親自動手才能掌握,所謂經驗之談,也是依靠實際動手操作才能慢慢積累。所以選用教材時,更關注教材是否介紹的知識點很詳細,是否知識點串聯的很有邏輯性,而忽略了教材對實踐操作的幫助。
傳統教材更注重理論知識的傳輸,側重于讓學生理解概念,學習各種名詞的意義以及特征這些。有的教材中有案例,但是學生通過案例,并不知道如何利用教材里學到的知識點去分析,需要教師額外增加教學資料發給學生,學生的課業壓力增大,有可能降低學生對不同的知識的興趣,同時,散裝的紙質資料也不利于學生課后保存和復習。
當代大學生對課程思政的學習十分有必要,國家也一直倡議教師在上課時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國觀念。活頁式教材可以體現課程思政,減少教師備課的壓力。活頁式教材內容靈活,教師可以根據備課的思路以及對課程的不同看法,實現將教材在使用過程中可以靈活拆解。
學生很難接受冗長沉悶的文字敘述,特別是一些較枯燥的學科,比如《經濟法》,《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等,活頁式教材將理論內容的多余部分刪除,把基礎知識進行簡單的拓展,讓學生立足于基礎知識之后,增加對實際操作的講解,把理論和實際操作的規范相結合,可以幫助學生更快速地掌握實踐方法。
國家一直在推進信息化教育,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化的全覆蓋并不會在太久以后的未來。以前的學生能用的只有手機,且手機只能打電話發短信,但是現在學生不僅有手機。還有電腦,平板等。接觸的外界事物越容易,越需要教材對學生產生吸引力。活頁式教材就展現了立體式呈現的效果。活頁式教材中有軟件可以幫助學習,也可以掃二維碼,進行場景式互動學習。比如《旅游英語》,整本書的英文,除了總序和前言,通篇沒有中文。這對大多數的學生來說十分吃力,復雜的英文單詞,陌生的課程內容。比如其中一章節,介紹昆曲以及昆曲的代表作牡丹亭,同學們本就對昆曲很陌生,也沒有聽過牡丹亭,用中文進行課程講解都很難聽懂,更難產生興趣,更何況通篇的英文。活頁式教材中就有增加學生興趣的環節。活頁教材將圖片,視頻等資料與教材很好的對接,使學生通過掃描二維碼,即可便捷調取他們想要的信息,更配有視頻講解,增加了學生的興趣,測試題中還包括游戲闖關的方式,增加了學生做題的興趣,也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學習并掌握新的知識點。最重要的是信息化可以幫助教師更仔細的掌握學生的動態以及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便在后續教學活動中,可以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更有利于教學工作。
傳統教材基本上以完整的知識結構去構建教學內容,強調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完整性和連貫性,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確實可以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可是活頁式教材可以以單元任務為單位組織教學,以活頁的形式將任務貫穿起來,強調在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基礎上的實踐和應用,使得學生在掌握一定理論的基礎上,又能夠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適用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更多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加強教材和學習者之間深層次互動[2]。
活頁教材更注重德育在教學中的作用,增強課堂的互動性和凝聚力。教師參與編寫活頁教材,會增加進課堂知識體系涉及的案例,故事,哲理等,活躍了課堂氣氛
傳統教材中需要教師另外準備備課講義,增加學生的負擔,不方便學生歸納教材資料。活頁式教材對傳統教材進行改革,優勢高于傳統教材。活頁式教材中,把教師備課思路整理成講義放進活頁式教材,使得理論與實踐結合,延伸正式教材內容,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3],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可以增加對實踐的學習。
教師教學中,對教材的依賴性較大,很多時候學生聽課更愿意“看見”實實在在的字,學生也更依賴教材進行復習,幾乎都認為看書比聽講更容易記住知識點。
在這里,有一組實驗數據。同時讓兩組學生記“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消費者權利和經營者義務這兩個知識點。其中消費者權利有九點,經營者義務有十三點。其中一組A 組同學用看教材的方式記知識點,另一組B 組學生用聽書的方式記權利和義務,知識點一樣,用實驗來觀察哪一組學生將花費更多的時間記知識點。
通過兩組學生的比對,能看到A 組學生記知識點所耗費的時間比B 組學生少。通過實驗證明教材在學習中的幫助確實是大的。活頁式教材作為信息化,全面化,靈活性的教材,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知識點,也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知識點的興趣。
活頁式教材最大的特點是靈活多變,可以根據不同的知識點增加不同的視頻,音頻等,幫助學生了解知識點。也可以根據教師的備課思路,及時改變教材的順序,更加方便學生在課程中搜索知識點。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中可以用視頻教學作為輔助,讓課程更加生動,也有助于在學生在實踐時,操作更加的規范。
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習的最后半年,會有要求參加頂崗實習,學生進入崗位開始實踐,基本上剛剛從學校轉到工作崗位,學生反映難度大,不知道怎么去將學過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活頁式教材解決了這個問題。活頁式教材中,增加實踐操作的內容講解,教師課堂總結,以及學生的上課筆記。學生在實踐中可以讓活頁式筆記幫助他們適應理論知識學習向實踐操作的轉化。
企業對招聘的要求以及對員工的要求應該體現在活頁式教材的改革中,不同專業領域需要的人才不一樣,企業要求有助于讓活頁式教材編寫的方向正確。比如“經濟法”需要學生將法律應用于案件中,“證券投資學”要求學生了解我國的證券投資環境以及科學進行證券投資,學生不僅要知道我國的經濟政策,也需要學會應用證券投資的軟件,以及投資項目的選擇,才能將這門課的知識點掌握,并應用與實習工作中。學生投入工作中時,可以為客戶提供合理建議,為公司帶來利潤,才是企業需要的人才,才達到職業院校培養人才的目的。
活頁式教材改革是在認識到傳統教材問題基礎之上進行針對性的改革,旨在幫助學生更好的通過教材學習知識點,完善知識體系,將理論知識的學習順利應用到實際操作中。
活頁筆記可以讓學生記下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對知識點的理解,學習完成的時間以及學習完成的進度。筆記的合理運用是教師一直在課堂強調的一點,最能直接反映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以及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后的成果。增加活頁筆記可以讓學生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隨時參考理論知識的學習,將理論更順利的運用到實踐中。
傳統教材是出版之后,教師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授課。活頁式教材可以從這一點進行改革。根據學生的上課情況和教學進度,教師可以更改教材的內容。將活頁式教材分為課前,課中以及課后。課前設置討論題,采用小組頭腦風暴等形式讓學生提前準備課堂內容,進行預習,學生也可以通過查閱資料等加深對新知識點的了解。課中時增加和學生的互動環節強調活頁筆記的重要性。課后添加任務欄,調動學生的課下積極性,通過復習等方式完成對新知識點的學習。
所以活頁式教材需要更具備靈活性,結構化,趣味性,使教材更適應學校,同時也適應企業。活頁式教材可以根據教師和企業的需求實時更新,職業院校的教育就是要提供實踐性人才,所以教材的改革要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增加教材中實踐性的操作,做到理論和實踐結合,能夠幫助學生盡早地了解專業方向。
實際工作中的經驗與問題是理論科學研究無法滿足的,學校的在校教師在學校教授理論知識,沒有足夠的時間在企業中學習實踐經驗,而企業員工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更優建議,將教材的內容更與時代,與經濟的發展相結合,增加了學生使用活頁式教材的意義。
現代社會對學生的要求一直在增加,學生僅僅掌握理論知識遠遠不夠,傳統教材偏理論輕實踐,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無法為實習工作增加很多助力。活頁式教材的改革,可以幫助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合理的安排課前預習,課中學習和課后復習。活頁式教材改革是學科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教學模式轉型的必然要求,學生不能只關注理論知識的接收,所以應該加快推動活頁式教材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