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詩睿

暑假前,學校以“追尋紅色記憶,踐行革命偉人精神”為主題組織研學旅行,我們去了銅川照金革命根據地和薛家寨舊址,尋找前輩們紅色革命的足跡。
照金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北方第一塊山區革命根據地,是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共產黨人把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思想與陜甘邊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光輝典范,為西北革命發展奠定了基礎,積累了經驗,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陜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紀念館于1993年5月修建。
進入園區,一群白色的和平鴿從空中有序地俯沖下來,聚集在前廣場,像是列隊歡迎我們的到來。
博物館一層展覽的是紅軍們用過的物品,那些看似破舊的物品,卻承載著先輩們為爭取自由和平流血奮斗的故事,證明紅軍們堅強的意志和不滅的革命精神。二層是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人革命事跡的介紹。看完這些英雄人物的事跡后,我對紅軍革命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正是這一群志同道合者的聚合,正是他們堅定的志向和崇高的信仰以及舍身奉獻的精神,才換來我們今天寧靜、富足的生活。
隨著參觀的人流,不知不覺中我們來到了薛家寨革命舊址,即薛家寨保衛戰的戰斗遺址。中國工農紅軍在這里駐住過,而今天我們就要體驗紅軍爬過的山路。當年紅軍走過的那細如腸子、彎曲盤旋的泥濘土路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柏油小道,兩旁是和當年一樣起伏不平的小山,山間的路旁點綴著五彩的樹,遠處的山一片翠綠。拐過幾個彎,還可以看到當年那樣的黃土。路的兩邊是涓涓溪流,清水從山頂隨著山路蜿蜒而下。同學們個個精力充沛,快速地向上爬,其中有一段路很窄,只能容納一個人通過。雖然步履維艱,可是想到當年紅軍們扛著武器、冒著槍林彈雨,還要通過這山間小路,是多么不易。剛開始時,大家有說有笑,沒過半小時,行進速度明顯慢了下來,大家都有些上氣不接下氣了。更多的人累軟在路邊,能坐的不站,能躺的不坐,前進的人越來越少。堅持的人咬牙前進,越向上走速度越慢,終于到達纜車終點站時,我們感覺體力都已耗盡。
滿以為已經到了山頂,誰承想才走過一半路。有的同學累得趴在地上,怎么拽也不肯再上去了,還有同學確實想上去,口號喊得響亮“走!上”,可是腿好像已經不是自己的了,怎么也挪不動。其實,接下來的路已經平坦許多,咬牙挺過最苦那段,一覽眾山小的美景盡收眼底。
我想,紅軍前輩就是這樣的吧,以頑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最終贏得了革命的勝利。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