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華

《青年世代》
作者:李佳蓬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7月
在地球上生活的人無法看到未來的景象,但是人類的想象力卻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的禁錮,過一把“未來癮”??苹眯≌f就是這種想象力的文學載體,這不僅是科幻小說的使命,也是它的魅力。90后作家李佳蓬的科幻處女作《青年世代》,通過對未來的建構帶給讀者欲罷不能的閱讀盛宴。
小說把時間設定為2221年的歐洲,那里已如愿成為一個聯邦,且已運行100余年。那時,歐洲聯邦成功推行了“青年革命”,旨在減少中老年人對政治的影響力,聯邦政治也隨之掌握在一群20~35歲的年輕人手中。全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向讀者展開一幅關于“未來”的巨幅畫卷,同時激發讀者對現實的思考。
比如生育率的問題。小說中,青年主導的政府推出了諸如“老年稅”“老年中心”等一系列政策,對老年人占用的資源進行限制,而對青年人在資源和福利方面都予以傾斜,從而激發了歐洲聯邦經濟最大的活力——生育率屢創新高。隨之而來的是,“墮胎”變成了一個禁忌詞。因為憑借科學技術,生育給女性帶來的負擔大幅降低,懷孕僅兩個月左右,即可進行小切口剖腹手術取出胚胎,放進培養箱里完成后續妊娠。社會因素方面,在大力培養青年、生育率就是生產力的旗幟下,墮胎雖然不違法,但卻忤逆了聯邦的道德準則和政策方向,成為很多公眾人物的“緊箍咒”。顯然,作者在虛構這一未來的“應用場景”的同時,也促使我們反思當下,生育率偏低的原因與對年輕家庭相關配套政策不完善、不及時有關,也與女性的職場壓力、高齡產婦的身體條件有關。
還有一個回避不了的話題,就是人工智能的運用。這也是小說的重頭戲。從個人層面來說,200年后,手機早已成為古董,取而代之的是與人體貼合更緊密但又不植入人體的萬能鏡。萬能鏡可以實現手機、耳機、電腦、電視、運動手環等幾乎所有個人電子設備的功能。從公共治理的層面來說,聯邦議會共有101名議員,是聯邦的101個“首腦”。為了強化決策部署的執行,需設立一個貫徹執行會議決定、負責組織協調議會各類事務的主體——議長。在這樣的需求下,結合當時歐洲最強數據公司的算法和模擬,虛擬議長“Europa”應運而生。換句話說,歐洲議會的議長不是一個自然人,而是當時世界上公認的最強大的人工智能“機器人”。
人工智能帶給人類的方便是顯而易見的。根據書中的交代,人工智能讓犯罪幾乎絕跡。城市的公共區域都有無人警戒設備或無人機持續巡游,連攝像頭都自帶了主動攻擊罪犯的能力。這種高科技的監控網絡覆蓋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完全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隨之而來的,是流浪漢等游走在社會邊緣的群體集體“失業”,這都是人工智能的“副產品”。
當然,也不是沒有危機。200年后,世界的發展已經陷入到一種集體的“囚徒困境”當中,如小規模戰爭持續不斷、金融和貿易的對抗、病毒的傳播、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的碰撞等因素,使得各個聯邦之間的互信并未增加、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反而更深。同時,人工智能也有被別有用心的人掌控、利用的危險。這也告誡我們,科技發展是硬道理,但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時代在變,在精神領域也要與時俱進,才能與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相匹配。
有人說,科幻小說作者是先知先覺者,他們在小說中的設想,很多都變成了現實。無疑,《青年世代》是這方面的佳作,它讓讀者自覺反思當下,更是為閱讀增加了厚度。
(編輯? 邢多多1048572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