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嶸
摘要: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計算機教育人員教學方式呆板、機械,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積極的開展計算機學習。因此,在教學中就需要創新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方式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幫助學生適應現代化的要求,促進學生的發展,提升學生的創新 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競爭力。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創新教育
1創新理念與創新教育
從內涵層面來講,創新的核心是人,創新由人來進行,創新成果服務于人,更進一步說就是人通過創新來改變原有的實踐方式和創造新的實踐 方式,而實踐方式的改變,最終作用于人所創造的知識、技能、產業等等, 進而兌現更好、更優的實踐成果。在教育領域,創新以知識交換、升級、 迭代的方式發生。簡要來講,即大量的知識與信息,通過各種媒介發生頻繁的交換與交流,知識傳播的速度和速率不斷提升,而在不斷地交換中, 知識發生了變化和整合,也隨即拓展出了新的領域和新的方向。因為教育 的內在模式影響,其創新的發生往往以學科創新的方式存在,以學科教育成果的展現、優秀人才的輸出達成結果。因此,學科的創新就成為教育創 新的代名詞,再進一步延伸到實踐領域,即創新教育關注的過程,是教學理念、方法與創新理念的融合與創新教育的實踐。創新教育所關注的結果, 是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養成與創新型人才的成長。
2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滲透創新理念
2.1創設創新性的教學情境
創新教育教學的情境是中職計算機教學的保證,首先,在教學中需要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中職階段的學生在實際的學習中注意力較容易分散,學習的持久性較差,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專注的進行計算機的學習,更談不上創新學習的方式和方法。這就需要在實際的教學中 為學生創設能夠激發學生好奇心的環境。如,在教學讓同學們做動畫這一 章節的時候,教師可以不先講理論知識,而是自己做一個動畫,讓學生們看, 然后規定時間,讓學生們結合導學案或者是借助一些教學的視頻自己通過 小組合做的方式進行,最后教師按照這些情況進行評比,并且給獲獎的小組相應的獎勵,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其次,要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思維是指導活動有效開展的保障,因此, 在教學中教師要創設能夠激發學生認知沖突的情境,這樣學生在解決問題 的過程中就能夠很好地運用創造性思維。如,在教學計算機的組裝與維護 的時候,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巧妙地設計故障,引導學生自己對故障進行排除,這樣就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2教與學模式的轉換與創新
針對目前中職計算機的教育狀況,教師要切實地對教育教學模式進行 優化改進,實現學科內部運行機制和組織范式的創新。在現有的教育資源、教學條件和生源條件下,更好地將創新理念融人教學實踐。首先,要改變知識傳遞的固有程序,即從教材 - 教師 - 學生 - 教材 - 教師這一傳統的循環模式,改變為學生 - 教材 - 教師 - 學生這樣更具主動性的教學模式。我們可將這個模式劃分為幾個階段,即自主思考階段、創新裂變階段和創新 實踐階段。自主思考階段。教師引導學生能夠對計算機知識進行較為系統的自主思考,不同學生在思考中產生的諸多新觀點與新見解會匯總成一個"創新池",池中的觀點與見解看似是無序的,但這恰恰是一個量的積累, 只有足夠量才能推動質變的發生,也就是創新的發生。但在這個過程中, 教師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讓學生不要脫離教材去憑空思考,一定要有源頭活水,在此基礎上去發散和創造。因為創新是嚴謹的過程,不能是憑空的臆想,要符合知識誕生和創造的規律。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引導方法的運用,包括為學生設置有針對性的主題,為學生打開思考的大門,讓學生有提出觀點并嘗試闡述和論證的欲望和訴求,這也就達到了自主思考,啟發創新能力的目的。創新裂變階段。學生的思維經過了足夠的活化,進人創 新裂變階段,教師更應該關注的是不同教學方法的運用,為"創新池"建 立循環通路,讓學生的思維不斷地裂變和升華,最終實現對知識的創造性理解和掌握,同時讓學生領悟到,計算機專業學習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軟件、代碼、數據只是知識的載體和表現形式,只有不斷地創造和突破才 能真正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建立通路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 特點,運用探究式、拋錨式、現象分析式等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不同教學方法對思維產生不同方式的鍛煉。如,在進行靜態網頁制作的內容 講解時,可以通過對實際網頁應用反饋,從用戶的角度來審視網頁的布局、定義 Css 的屬性和屬性值,從技術人員的角度讓學生對網頁框架的類型以及網頁元素的屬性等一系列與之相關的問題進行深人思考,提出相應的有 建設性的設計思路和方向。創新實踐階段。探索和推動"校企合作"模式的不斷改良,將這種模式更好更充分地利用起來,將更多的校企實踐放在日常教學中,讓學生們在實踐基地中接觸到計算機技術的實踐成果,更可以選派優秀學生,提前走進合作企業,以就業者的身份參與企業工作實踐, 感受一線的 IT 服務模式,接受產品經理、用戶的考驗,讓學生領悟到,IT 業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創新服務,沒有那個產品有完全一樣的代碼,也沒有使用習慣完全一樣的用戶,一成不變的只有不斷地改變,讓 App 和網站等運行地更好,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創新。
2.3調整結構,多樣化地設計計算機實踐項目
在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中職計算機實踐項目內容有所增加,但相比于社會實踐需求,依舊有所不足,尤其是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發展的狀況下,現有的計算機實踐內容很可能遭到淘汰,而學生所學習的內容也容易與社會相脫節。為了保證計算機應用實踐項目的先進性,中職學校應當 調整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結構,加強與社會單位的合作交流,了解計算機應用需求的變化,然后再圍繞具體實踐內容多樣化地設計計算機實 踐項目,如辦公軟件、檔案資源共享等。由于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 較快,因而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也應當及時做出調整, 必要時可以進行教學拓展,即在現有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展開教學延伸,將一些當前社會流行的計算機實踐內容展示給學生,進一步創新教學結構。 當前,多數中職學校都與校外企業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因此也可以結合這些企業的計算機應用需求來具體設置項目內容,加強對項目教學法的應 用,給學生制定多樣化的課堂實踐任務,讓學生能夠嘗試著運用所學的計算機知識解決企業問題。這樣的項目訓練也可以用來檢驗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便于教師了解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并且能夠強化學生的計算機實踐認知,拓寬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視野,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創新能力。
3結束語
創新教學理念,在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中的滲透,對于計算機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也是該專業學生滿足信息化時代對計算機人才需求的有效路徑。創新教育通過教學模式、課程設置、特色課程的開展和興趣個性化教學等方面進行潛移默化的滲透,為中職院校培養計算機專業的創新性人才指明了方向。
參考文獻
[1]李蘭. 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 .2020(16).
[2]陳敦培.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方法及對策研究[J].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20(3).
[3]王云飛.淺談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如何實施創新教育[J].現代職業教育 .2017(14):29.
[4]劉顏.探討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創新理念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 .2014(47):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