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旭鴻
(福建省福化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1)
TDI 全稱為甲苯二異氰酸酯,存在2,4-和2,6-甲苯二異氰酸酯2種異構體,現行市場銷售多為這2種異構體的混合物,是合成聚氨酯的重要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備聚氨酯硬泡沫體、軟泡沫體、粘合劑、涂料及彈性體,也有用于紡織物加工、天然橡膠的表面加工等方面。目前,國內外生產TDI的方法主要有非光氣法和光氣法。其中光氣法所用原料為劇毒性光氣(COCl2)與甲苯二胺(TDA),生產工藝復雜,設備投資大,生產要求苛刻,操作危險性大,但也因其工藝成熟,成本低,為國內外TDI 制造商首選主流工藝。由于TDI 化學結構中含有2個異氰酸酯基,具有較高的反應活性,大部分能相互反應或者進行自反應,與含有活潑氫的物質易發生反應,反應過程復雜,制備和提純過程中會發生很多副反應。反應產物經精餾塔提純后塔底會留下TDI 和焦油的混合物,混合物再經過LIST回收系統將TDI 回收,剩余的即是焦油殘渣,其主要成分主要為聚脲,也含有少量碳化二亞胺和脲基甲酸酯等組分。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 年版),TDI 焦油殘渣屬于HW11,該焦油粉末產生量大,遇到潮濕易結塊,遇干燥空氣易產生揚塵。現有主要的處理辦法是焚燒和填埋,填埋處理需占用土地,而焚燒時產生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二噁英等勢必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巨大的資源浪費。
TDA 作為制備TDI的主要原料以及多種醫藥與染料中間體原料,研究水解工藝從TDI 合成過程排放的焦油殘渣中回收TDA 不僅解決了環境保護問題,也可以廢物資源化利用,具有一定的環保效果和經濟效益。本文以福建省東南電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焦油殘渣為研究對象,采用高沸點的乙二醇作相轉移劑,加入氫氧化鈉水溶液,通過堿催化對TDI 焦油殘渣進行水解。該方法解決了在常壓條件下水解反應活性差、傳質阻力大的問題,提高了焦油殘渣的水解速度,實現了對TDA的高效回收。通過實驗研究反應溫度、反應壓力、水解時間、堿與原料配比、原料粒度在不同條件下對TDI 焦油殘渣進行水解的影響,得出了全流程較理想的工藝條件。
TDI 焦油殘渣取自東南電化,室溫下為脆性深棕色或黑色固體。
乙二醇、氫氧化鈉、二氯甲烷、蒸餾水、冰醋酸、高氯酸等均為分析純。
分析天平、磁力攪拌加熱套、溫度計(100 ℃~250 ℃)、冷凝管、注射泵、粉碎機、篩網、選裝蒸發器、分液漏斗、真空過濾器、高壓反應釜、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等。
TDI 焦油殘渣成分以縮脲為主,還含有縮二脲、碳化二亞胺、脲基甲酸酯等。殘渣眾多組分中大部分均含有羰基和氮原子的脲鍵。其中的羰基中π 鍵極化,致使氧原子帶部分負電荷,而在碳原子上帶部分正電荷,此結構易與親核試劑發生反應。雖碳氧雙鍵與氮原子上未共用電子對形成p-π 共軛,碳原子的正電性有所減弱,但碳氧雙鍵仍可被強親核試劑OH-進攻,從而切斷殘渣中的脲類化合物的C-N 鍵,使大分子的物質轉化為小分子有機物,直至形成TDA。反應機理化學式如下。

采用高沸點的多元醇作為相轉移劑,使用常規的氫氧化鈉水溶液作為堿性催化劑,對焦油殘渣進行水解。將同一批次的焦油殘渣粉碎備用,每次稱取焦油殘渣50 g,稱取乙二醇250 g,加入足量的蒸餾水,形成漿料。在不同溫度、壓力、時間下使之發生水解反應,加壓采用氮氣作為保護性氣體,使漿料中的蒸餾水處于液相狀態。實驗結束后,使用定性過濾濾紙進行過濾,去除不溶物質,得到黃色清液并稱重,用高效氣相色譜儀檢測清液中TDA 含量(色譜條件:色譜柱ZB-5,30 mm×0.32 mm×0.25 μm;溫度320 ℃;柱流量1.5 mL/min;吹掃流量3.0 mL/min;線速度30.0 cm/s;分流比3∶1),最后換算得到焦油殘渣水解率。水解率公式如式(1)。

式中:m1為反應液過濾后的清液質量,g;m2為TDI 焦油殘渣的投加量,g;x 為反應液過濾后的清液中TDA的含量,g。
本文以反應溫度(℃)、反應壓力(MPa)、水解時間(h)、堿與原料配比(g/g)、原料粒度(目)選擇為影響因素,優化最佳水解反應條件。
實驗選擇反應壓力為1 MPa,水解時間為6 h,堿與原料配比0.7,原料粒度為100 目,不同溫度下結果見圖1。結果顯示反應溫度對水解率影響很大。隨著溫度的升高,水解率顯著增大。當反應溫度從160 ℃升到180 ℃,水解率也相應從31.2%提升至96.9%;當溫度為200 ℃時,水解率達到81.6%;當溫度再升高時,從實驗中觀察到,反應產物會有較多的有色雜質,因此水解的實驗溫度以180 ℃為宜。

圖1 不同反應溫度下對焦油殘渣的水解率的影響
實驗選擇反應溫度為180 ℃,水解時間為6 h,堿與原料配比0.7,原料粒度為100 目,不同壓力下結果見圖2。結果顯示壓力對水解影響很大,隨著壓力增大,水解效率顯著增大。在常壓下水解效率僅為27.9%,其主要原因是常壓下水的沸點為100 ℃,而反應釜內溫度已達200 ℃,使得漿料中大量的水在升溫過程中氣化,導致液相中反應物水與焦油殘渣的反應摩爾配比低,水解率低。同時,觀察到在常壓下因無保護氣,TDA 容易被氧化,隨著時間延長變成深紫色或黑色。而采取N2保護加壓,使水在釜內平衡后,大部分處于液相狀態從而提高焦油殘渣的水解率。反應釜內壓力從1 MPa 升至1.5 MPa,兩者水解率已經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因此可確定反應壓力以1 MPa 為宜。

圖2 不同反應壓力下對焦油殘渣的水解率的影響
實驗選擇反應溫度為180 ℃,反應壓力為1 MPa,堿與原料配比0.7,原料粒度為100 目,不同反應時間下結果見圖3。結果顯示隨著水解反應時間加長,焦油殘渣的水解率持續增大,前6 h 產率增長較快,但持續延長時間,水解率反而下降,因此可確定水解時間以6 h 比較合理。

圖3 不同反應時間下對焦油殘渣的水解率的影響
實驗選擇反應溫度為180 ℃,水解時間為6 h,原料粒度為100 目,不同堿與原料配比下結果見圖4。結果顯示隨著堿催化劑用量的增加,焦油殘渣水解率也跟隨之增加。考慮到水解反應結束后,催化劑堿回收困難,堿用量增加意味固廢量增加。且從反應結果可知,配比從0.7 提升至0.8 時,水解率提升效果已不顯著,因此綜合考慮選擇堿與原料配以0.7 為宜。

圖4 不同堿配比下對焦油殘渣的水解率的影響
實驗選擇反應溫度為180 ℃,水解時間為6 h,堿與原料配比0.7,不同原料粒度下結果見圖5。結果顯示顆粒越小,焦油殘渣水解率越高,其反應是液固相反應,固體原料的顆粒大小是關鍵因素。顆粒越小,殘渣越易與反應液中的OH-接觸,越有利于水解反應的進行。但是粒度小于100 目后,焦油殘渣水解率提高很少。

圖5 不同原料粒度下對焦油殘渣的水解率的影響
(1)該工藝對堿性條件下使TDI 焦油殘渣催化水解反應生產TDA,具備技術可行性。
(2)本文研究了在TDI 焦油殘渣催化水解的最佳條件為:反應溫度為180 ℃,反應壓力1 MPa,水解時間為6 h,堿與原料配比0.7,原料粒度為100 目,最高焦油殘渣水解率可達96.9%。
(3)TDI 焦油殘渣成分復雜且含有大量高聚合物,既難溶于水又難溶于有機溶劑。實驗采用高沸點且水溶性強的乙二醇作為相轉移劑,氫氧化鈉水溶液作為堿性催化劑,對TDI 殘渣進行加壓催化水解,可解決非均相水解反應傳質慢,以及低溫低壓下反應效率低的問題。
(4)采用本文中的方法和工藝對TDI 焦油殘渣水解回收利用技術是可行的。實現焦油殘渣的資源化利用,這已成為TDI 焦油殘渣處理的一種重要方向,既符合國家對危險廢物從源頭上資源化利用管理要求,也減少了資源浪費,提升企業競爭力;同時為危險廢物行業資源化工程應用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