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意
趙晶與工友們交流工作
2003年,19歲的趙晶從技校畢業,來到了離家較近的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工作,成為公司一名屈指可數的“女刀工”。剛參加工作時,她跟著師傅學技術,師傅說:“車刀是車工的靈魂,一定要認真打磨。”起初,車間里只有普通車床,趙晶就從最基礎的磨刀學起,打造最普通的車床刀具。她每天都會用上幾個小時的時間,站在砂輪機前練習磨刀。半個月時間,趙晶的手數次被磨破,車刀也被磨得越來越薄,當她興沖沖地拿著車刀給師傅看時,師傅卻隨手把它扔進了廢料箱。師傅一聲不吭卻又給了她一把舊車刀,讓她繼續磨。“當時感覺臉燒得通紅,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只能硬著頭皮干。”趙晶雖然有些想不通,但她沒有與師傅爭辯,而是潛心做功課。
大概用了三個月的時間,趙晶終于磨出第一把像樣的刀,師傅看了后露出贊許的目光。如果說磨刀是體力活兒,看圖就是不折不扣的腦力活兒。看圖是制造零件必不可少的一環,而且零件圖紙都很復雜, “記得剛進工廠時,看完一張復雜的圖紙可能需要一周甚至更長時間,而現在只需要幾個小時,就能將圖紙徹底讀完。” 趙晶說,熟能生巧,只要肯鉆研,肯下功夫,不管是多難的事,也一定會有收獲。
2004年6月,趙晶所在的車間引進了第一臺數控機床。正當大家討論怎么操作的時候,一個聲音響起:“讓我試一試!”趙晶主動請纓。然而,當按下數控機床啟動電鈕時,趙晶有些心虛了。這臺設備與所學的數控機床完全不同,其操作系統“似乎來自另一個世界”。為啃下這塊“硬骨頭”,趙晶購買了大量的專業書籍。面對比磚頭還要厚的英文版說明書,趙晶沒有退縮,她下苦功自學,還利用工作之余學習機械制造、金屬材料等十幾門課程,并結合工作實際寫下數萬字的學習筆記……通過幾年的刻苦鉆研,趙晶編制了5000多個數控程序,能熟練掌握5~6種操作系統,全車間近一半的數控設備她都會操作,每天可以同時開2~3臺機床。
比賽是錘煉技藝最好的“試金石”。2006年,入行僅三年的趙晶就在內蒙古自治區第二屆華中數控大賽中獲得第一名。當時她領先其他選手一個小時就將零件全部加工完成,現場的評委都被她的速度和精細的手法震驚了。一位敗給她的男選手心悅誠服地說:“這個小姑娘擁有著超過她這個年齡段的智慧和沉穩!”2008年,趙晶代表內蒙古包頭市參加自治區數控大賽。那次比賽,她取得了內蒙古第一名的好成績,順利拿到了全國比賽的入場券。
2016年4月7日,在央視《中國大能手》的“數控刀客”的比賽中,趙晶作為全國十強中唯一一位女性,向全國觀眾展示了頂尖刀工技術。比賽項目是要求加工出一個薄壁不大于0.3毫米的酒杯。趙晶操作嫻熟,從容自信,不僅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比賽項目,還憑借出眾的刀工技術和優秀的產品質量獲得了比賽的冠軍。很快,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趙晶一位雙刀套類零件操作法”申報為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第四屆創新大賽特色操作法,堪稱“絕活”。
追求完美的趙晶總是對“更好”兩個字非常執著。無論是加工產品還是攻克技術難題,她能做到100分絕對不做99分。一直以來,趙晶在崗位上踏踏實實,不斷創新。她深知,要踐行工匠精神,必須要用極致的態度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
“其實剛進廠時并沒有這種感覺,就覺得把工作干好就行了。”趙晶說,讓她改變的,是一位位老師傅身上的責任心。“再小的一個零件,最終也會成為戰車的一部分。我每加工一個零件,都是在為國防事業做貢獻。”有了這份責任感,趙晶無論是加工產品還是攻克技術難題,都要追求“更好”。
2016年8月,集團接到任務,要在極短時間內趕制出一批備件,專門用于某型國家級型號裝備試驗項目。這批備件對精度要求極高,設計加工精度要達到0.005毫米,而當時普遍的加工精度為0.03毫米,任務急、難度大,沒有人敢接這項生產任務,此時,趙晶勇敢地站了出來。她反復揣摩,率領團隊一次次試制,一遍遍研究產品參數、琢磨加工方法,經過五天四夜的連續奮戰,最終成功消除了加工中的不穩定因素,順利完成生產任務,產品一次合格率達到100%,被客戶代表稱為“免檢”產品。
2020年上半年的一天,趙晶接到了制造戰車傳動箱體和傳動件的任務。與其他零件不同,傳動箱體和傳動件是所有零部件中最關鍵、最復雜、技術含量最高的設備,而該型箱體和傳動件要承受高溫、高壓、高轉數,所用材料也都是特殊高溫合金,且設計的壁很薄,加工過程中極易變形,不能用傳統的加工方法完成。為了保質保量拿下任務,趙晶經過一個多月時間的“閉門造車”,在傳統加工方法基礎上,自行設計了一系列加工方法,經過多次試制,終于成功。在某新型主戰坦克發動機制造任務中,趙晶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連續奮戰兩個多月,連破十余項加工難題,確保該型裝備順利實現定型批量生產。別人干不了的,她來;別人不愿意做的,她上。趙晶以精湛的技藝得到客戶代表的高度贊譽。
趙晶最滿意的技術創新項目是“螺紋鋼套提質增效”。日常作業中,螺紋鋼套的加工量很大,但一直沿用的工藝加工精度差、廢品率高,且每個零件的加工時間長達65分鐘。為了攻克這個難題,趙晶嘗試用數控機床進行加工,并專門編寫加工程序。“我利用下班時間,在家把程序一段段寫在紙上,第二天上機操作,然后修改完善。”一個模塊接著一個模塊,趙晶編寫的程序最后達到三四萬字節的容量。她的心思沒有白費,經她改進后的螺紋鋼套生產工藝一次即可加工成型,用時僅5分鐘,廢品率也比以往降低了30%。
趙晶在認真工作
趙晶在鉆研機器的使用方法
之前公司有單活兒要加工200多件銅套,外圓要求是加工到0.013毫米,而趙晶使用的車床加工精度只能達到0.03毫米的范圍,按常理,她的設備是無法完美加工到這個精度的。“一件兩件還行,哪怕我手工打磨,但200多件難度太大了,機床、刀具的重復定位精度,材料振動、變形等,都會影響到最后的尺寸精度。”這極其嚴苛的要求難倒了所有人,大家都揺頭嘆息。趙晶卻迎難而上。為確保加工精度,她反復揣摩,一次又一次地試制,研究產品的技術參數、加工方法。那陣子趙晶像著了魔,吃飯、睡覺都在思考如何攻關,丈夫看了心疼地說:“你這是何苦呢?”功夫不負有人心,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產品合格率終于達到要求。憑借“精密加工”這一絕活兒,趙晶先后攻克了30余個型號、數百種零件的加工難題。同事們贊嘆,在集團公司,趙晶已經成為“精益求精”的代名詞。
當時加工一個新產品,需要7把刀,而車床只有6個工位,需要工人干兩回才能完成。這樣標準的加工程序已沿用了數十年,大家都習慣了,沒人覺得有問題。“就不能一次完成加工嗎?”于是趙晶下苦功研究出一個拓展設備的刀夾,改進工裝后再改刀具,最后調整修改加工程序,經過七八個月的技術攻關,終于完成。
2013年,內蒙古自治區級“趙晶技能大師工作室”誕生,2017年,國家級“趙晶數控大師工作室”成立。不少工友和新來的年輕人都慕名而來,想成為工作室的成員。“是公司培養了我,我就要回報公司。”趙晶說。長年累月,她帶領整個團隊攻堅克難、革新技術,在攻克一道又一道難題的過程中,讓年輕人成才成長。所有的團隊成員,都在趙晶的傾囊相授中得到了最快的成長。趙晶的徒弟呂建東在經過趙晶“一對一”重點培訓后,除了技能水平有顯著提升外,還拓展了數控設備調試、優化等技能,成為公司“一專多能”人才。另一名徒弟鞏建新,經過趙晶的數控車床技能培訓,半年后就在內蒙古全區數控車工技能競賽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
本文主人公趙晶
2020年3月17日,趙晶榮獲第十四屆中華技能大獎。成為師傅之后,趙晶才感覺當好人師并不容易。她坦言,隨著時代的發展,師徒關系正在發生變化。“工作時我是他們的師傅,下班后大家就是姐妹兄弟。”她并不介意徒弟們在飯桌上開她玩笑,她只有一個要求,干活的時候絕對不能含糊、不能湊合。為了提高徒弟們的理論水平和操作能力,趙晶結合每名徒弟的實際情況,為他們量身定制了不同的訓練方法。同時,她還以打造智能數字化生產線為契機,對徒弟們進行一對一、點對點的線上演示和培訓。通過這樣的方式,趙晶已為公司培養了500多名數控機床操作人員,帶出了一批骨干人才,并成為公司的人才“孵化器”。不僅如此,全國業內的相關技術人員也慕名前來拜師,趙晶先后培養輔導1000余人次。
多年來,趙晶帶出的徒弟們先后完成技術革新、合理化建議、QC成果等30余項,革新后的生產工藝效率最高提升20倍,每年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數百萬元。此外,他們在公司、內蒙古自治區乃至全國各項技能大賽中摘金奪銀、屢創佳績,不少人已成長為公司的技術骨干與“領頭雁”;更有徒弟獲得了諸多全國性獎項和殊榮。除了帶徒授課,趙晶也積極參加企業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她作為指導教師和考評員,累計授課達400多課時。她還把自己多年的讀書筆記、操作經驗編寫成數控加工培訓教材,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青年技工。“培養有匠心、匠魂、匠氣的工匠精神,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凸顯,讓更多普通工人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這是我最大的心愿。”趙晶說。
“我為媽媽的成績感到驕傲和自豪。”趙晶正在上初一的兒子說。開始兒子很困惑,媽媽早出晚歸,到底是在忙些什么?可當每一次凝結著媽媽心血的裝甲車輛通過天安門接受檢閱的時候,孩子便懂得了媽媽這份堅守的責任和使命。
“媽媽雖然不能經常陪我,但我知道她每天都在干看似平凡卻不平凡的事。我希望有一天也能像她一樣,成為能工巧匠,為祖國做貢獻。”看到兒子在日記中寫的感悟,趙晶很欣慰:“很多人不愿意讓孩子做工人,但是新時代的科技發展需要高水平的技術工人,這不僅是光榮的職業,也有大好前程,如果孩子適合并愿意做工人,我會非常支持他。”
趙晶動情地說:“對于我們這些把大部分時間都獻給工作的媽媽來說,家庭建設主要靠精神傳承,營造勞動光榮的家庭氛圍,把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潛移默化在生活中,就是我對家庭和孩子教育做出了貢獻。”
“每個行業都不容易,我就想把每一件產品都做成精品,要想做好就要吃苦!” 2021年4月12日,剛剛榮膺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的趙晶向公司員工作報告時擲地有聲地說。
2021年8月1日,中國兵器集團代表來到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第四分公司,為趙晶送上一面錦旗,感謝她作為兵器集團受聘的關鍵技能帶頭人,多年來所作的付出與貢獻。從業18年,趙晶收獲榮譽無數:全國最美職工、全國勞模、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又是黨的十九大代表。對于榮譽她淡淡一笑,“這激勵我一步一個腳印,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前行!”
責編/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