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志

作為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的大型黨員教育電視片,《百年奮斗》以開闊的視野、翔實的史料、創新的手法、真實的鏡頭、多維的切入,全景展現了一百年來龍江大地披荊斬棘的革命、建設、改革、復興的歷史進程,生動再現了發生在龍江大地上的紅色傳奇、感人故事和歷史細節,實現了傳承紅色基因從真實歷史故事到電視藝術呈現的鮮活視頻轉碼,堪稱一部用光影藝術定格黨在黑龍江的歷史中高光時刻的成功作品,是一部以黨史為鑒的優秀紅色電視片。
詮釋如磐初心:全景展現龍江大地奮斗征程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們黨從誕生那一天起,就同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回望龍江大地奮斗征程,這是龍江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用鮮血、汗水、淚水、勇氣、智慧、力量在龍江大地上寫就的征程;這是篳路藍縷、披荊斬棘、艱苦創業、砥礪前行、寫滿艱險、充滿神奇的征程;這是苦難中鑄就輝煌、挫折后毅然奮起、探索中收獲成功、奮斗后贏得未來的征程。黨在黑龍江的歷史,如明燈,照亮前行之路;如清泉,洗滌心靈之塵;如號角,激發奮進之力。
崢嶸歲月,非凡征程,歷歷在目。電視片《百年奮斗》開篇即以時鐘敲響了黨在黑龍江的歷史的重要起點。從中東鐵路鐵軌的轟鳴,到五四運動龍江青年的吶喊;從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23年10月黑龍江地區第一個黨組織建立;從九一八事變抗日救國的槍聲陣陣,到解放戰爭支前民工的車輪滾滾;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飄揚的五星紅旗,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轟鳴作響的老式機床;從1978年的改革開放,到如今的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和“六個強省”建設,本片以龍江為經、以時代為緯、以人物為峰、以黨史為鑒,凸顯了一代又一代龍江兒女在黨的領導下,不忘百年初心、經歷百年風雨、堅持百折不撓、實現百煉成鋼的偉大奮斗歷程。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正如《百年奮斗》片尾曲《江山》所唱的,“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產黨永遠的掛念”。整部片子通過一個個精心選擇的黨史事件、黨史人物、關鍵場景等,一以貫之、飽含深情地詮釋了一條紅線,那就是黨始終堅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黑龍江地區黨組織從最初只有3人,發展到如今擁有230多萬名共產黨員,正是因為他們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涌現了一批批視死如歸、勇赴國難的革命烈士,一批批不畏艱辛、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批批無私奉獻、忘我工作的先鋒模范,形成了一系列優秀精神,匯聚成不同歷史時期引領龍江發展的磅礴力量。
再現歷史細節:傳承紅色基因實現鮮活轉碼
黑龍江是一方有著光榮傳統的紅色熱土,具有豐厚的黨史文化資源。這里有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紅色之路,是東北抗日聯軍的重要戰場,是支援全國解放的大后方,誕生了無數個“新中國的第一”……
通往勝利的道路,因布滿犧牲而銘心刻骨;實現夢想的征程,因艱苦卓絕而蕩氣回腸。《百年奮斗》突破了一般黨員教育電視片高屋建瓴、縱橫捭闔、論理說教的風格,無論講事件還是說人物,講犧牲奉獻還是說振興奮斗,都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找到新鮮的切入角度和飽含情感的敘事溫度,讓一段段歷史變得鮮活,讓一個個人物深入人心。如在講述東北抗日聯軍與日軍展開殊死搏斗時,本片既通過畫面和專家的講解展現那段艱苦卓絕的歷史,又加入了適當的旁白和當年抗聯老戰士的同期聲,從細節處觸動情感,使這段歷史既大氣磅礴,又真實生動。
本片尤其注重以人言事、以情動人,將思想蘊含于細節,用樸實而生動的影視語言將黨在黑龍江的歷史娓娓道來;既觀照大時代的歷史背景和歷史走向,又觀照個人命運,將感人的故事串聯起來,聯動成宏闊的歷史畫卷。每集片子都有從小切口進入的故事,小中見大,以情動人。比如,第一集《犧牲之志》中趙一曼寫給兒子寧兒的家書,第二集《奉獻之歌》中“活烈士”李玉安現場講述抗美援朝中松骨峰戰役端著刺刀沖向敵人的英勇瞬間,第三集《振興之路》中外地游客對大美龍江的熱情贊美……都讓厚重莊嚴的黨史鮮活起來、充滿張力,成功實現了從歷史故事到藝術呈現的鮮活視頻轉碼。
挺起精神脊梁:昭示龍江“四大精神”生生不息
人無精神則不強,國無精神則不立。在非凡的奮斗歷程中,龍江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帶領下,不僅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同時也用鮮血、生命、汗水鑄就了光耀千秋、永載史冊的黑龍江“四大精神”——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百年奮斗》告訴我們,黑龍江“四大精神”從艱苦卓絕的偉大斗爭中孕育而生,是黑龍江人民意志品質、精神風貌、行為方式的集中體現,是彪炳史冊、光耀后世的精神遺產和壯麗史詩,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歷久彌新、彌足珍貴的紅色資源和紅色基因,也是開啟新征程、奮進新時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精神財富和恒久動力源泉。
歷經磨難的黑龍江人民,有著同一切困難斗爭到底的氣概,有著自力更生的決心,有著振興奮斗的底氣。這些都源于胸懷堅定意志、崇高理想、犧牲精神、敢于擔當的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把革命先輩們苦苦探索、犧牲、奉獻和擔當的偉大精神,透過一幀幀高清的畫面、一句句平實的話語、一幅幅珍貴的史料,記錄、再現、思考、重塑,并一一呈現。在《犧牲之志》中,著重刻畫了東北抗聯將士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等英雄兒女,面對生死考驗所表現出的向死而生的堅定信仰和無比忠誠;在《奉獻之歌》中,逐一展現了北大荒拓荒者的拼搏奉獻、大慶石油工人“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壯語、林區勞動模范馬永順的感人故事;在《振興之路》中強調了“中國糧食、中國飯碗”和重點國企煥發生機等新時代故事。一名名優秀共產黨員、一個個先進基層黨組織,成為引領群眾的先鋒、攻堅克難的堡壘。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在新時代仍然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歷久彌新。這些精神和故事,一次次鐫刻在這片黑土地上,煥發出無窮的精神力量。
百年奮斗,賡續榮光。風華正茂的中國共產黨已經迎來百年華誕。過去的一百年,龍江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用犧牲和奉獻演繹出的動人篇章,已定格在歷史的星空。凡是過往,皆為序章。《百年奮斗》激勵著龍江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百年奮斗,在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走出一條更加堅實的振興發展之路,譜寫現代化新龍江精神的新篇章,描繪出更加壯美的時代畫卷!
(作者系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共黑龍江省委史志研究室主任)